
最近看到兩篇文章是關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重要性的,題目分別是《一生的基礎在于小學時的閱讀》和《閱讀改變孩子的命運》,周邊很多家長也都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歡閱讀,孩子沒有閱讀的習慣等等。這促使我又想寫一篇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文章以供圈內朋友探討分享。
孩子天生具備超強的好奇心,而書中的故事或內容正好可以滿足孩子的這種好奇心,但很多孩子為什么不喜歡讀書或沒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呢。下面我想通過提出以下問題和大家一起去分析探索其中的原因。在孩子沒養(yǎng)成閱讀習慣之前你是否有做過以下事件中一件或幾件。
一、在孩子六歲前你是否有堅持過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每天在固定時間里和孩子一起讀書? 大家都知道基本所有習慣的養(yǎng)成都最好在六歲前,并且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21天的時間,如果能在一個月內堅持每天在同一時間里作同一件事,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會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你家是否有閱讀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第一個學習方法就是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果家里有閱讀的氛圍,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地翻書。在我兒子兩歲前,我的公公婆婆幫我?guī)Ш⒆樱?/span>他們比較喜歡看電視,但因為不敢讓我兒子看太多,他們會主動關了電視而選擇看書,所以兒子看到他們看,有時就會拿出自己的書翻個不停。兒子一歲左右的一天我從外面回家,開門時聽到家里靜悄悄的,還以為孩子睡了,悄悄打開門一看:孩子的爺爺在沙發(fā)上坐著看報紙,奶奶在看雜志,兒子坐在地墊上自己在翻書,這一幕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我老公喜歡在每晚睡前看會書再睡,所以孩子也是在睡前要求給他讀書。試想一下如果你一味的要求孩子去看書,而大人在家的生活方式不是看電視就是打麻將或上網(wǎng),孩子能喜歡看書嗎?家長要喜歡看書,喜歡閱讀,才能把閱讀的幸福感傳遞給孩子。
三、孩子纏著你給他讀書時,你是否有表現(xiàn)出不耐煩? 年幼的孩子對書中的內容充滿好奇,大都渴望從書中了解這個豐富的世界,但有些家長會對孩子的要求表現(xiàn)出不耐煩,不懂孩子的家長會直接說:沒看我正忙著嗎?自己呆一邊看去,這就打擊了孩子探索書本知識的欲望。
四、孩子要求你不停地重復給他讀同一本書時,你是否有抱怨的情緒? 在我兒子三歲前,他經常抱著一本書請求我們給他三遍五遍地重復著讀,直到我們讀得口干舌燥,有時家里幾個人輪流上陣給他讀書,一直讀到他滿意為止。從中我感覺到年幼的孩子的理解在于重復,同一本書你給他讀一遍和讀兩遍他對書的內容的理解完全不同。我有時覺得孩子讀書就像是在吃一顆水果糖,如果你沒有讓他品到糖的真正味道(比如橙味,蘋果味,草莓味等)就結束了,他便不能盡興??偸侨プ鲎屗荒鼙M興的事他就不會樂意去做了。有時孩子想讓大人幫他讀書,孩子所需要的也許不是書本的內容,而是享受被父母摟在懷里或并排坐在一起的的那種感覺,那一刻需要我們全身心地陪伴在孩子身邊,真得與孩子同在!而不是口里幫孩子讀著書,心里則想著工作的事或其他事務,別看孩子年齡小,其內心是最敏感的,你有沒有用心在讀,孩子的感受是最清楚的。所以說?親子閱讀也是家長和孩子情感交流的過程,有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信任,同時也是培養(yǎng)良好親子關系的一個方式。
五、當孩子在不該看書的時侯要看書(比如你認為該睡覺了或在車上),你是否指責過他該看時不看,不該看時亂看?或者在孩子看書時無故罵他裝樣子? 孩子從懵懂的世界中來,在最初的時侯,是完全沒有時間觀念的,是完全活在當下的。在這一刻,他并不會想到下一刻。那一刻他想看書,而大人卻說這個時侯該睡覺,并責怪他看書的行為,想想當時孩子的感受,是不是感到委屈,是不是從此對看書產生恐懼。當他想看時,他的心里會馬上出現(xiàn)一個念頭:看書會遭到指責,這樣一來他還會去進行這種明知下場會遭到指責的行動嗎?
六、當孩子不喜歡看你給他選的書時,你是否有指導過他這是一本有用的書或要求他必須看? 經常聽家長說給孩子買的書,孩子不喜歡看,從而責備孩子不看書。家長有沒有反思過:你買的書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嗎?合自己孩子的口味嗎?孩子喜歡看什么書需要我們家長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閱讀傾向與愛好,用心挑選,而不是看到鄰家孩子在看什么書或別人都在看什么書就認為自己孩子也應該看。看什么書孩子喜歡看才是最高的標準,誰都不樂意抱著被教育的目的去看一本書,更不會去讀一些承載著別人期望的書。還有一些很好笑的家長,五六歲的孩子根本沒養(yǎng)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他覺得孩子不能再看兩三歲小朋友看的繪本之類的圖畫書了,就學著其他家長的樣子給孩子選擇一些小學生看的無圖書,要知道一個孩子從圖畫書到無圖書是需要一個很好的銜接和過渡的,對一個識字不多、閱讀困難的孩子你一下就給他一些枯燥的長篇書,他喜歡看才怪呢,這只會讓孩子對書本產生懼怕,從而遠離閱讀。孩子大都喜歡圖片多字少的繪本,因為圖片能幫助孩子理解書中內容,降低閱讀困難。優(yōu)秀的繪本更能陶冶寶寶的藝術情操,并且美麗的繪本都展示著不同藝術家的風格及藝術追求。雖然簡單,卻堪稱“完美”。有人也許會說,那寶寶們能看“懂”嗎?其實,只要寶寶喜歡、著迷,對美好藝術發(fā)自內心地喜愛,這就足夠了。家長真得沒必要去關注孩子到底能看懂多少,因為他有他的世界,孩子和我們讀出的內容經常是完全不同的。我?guī)缀趺總€星期會在網(wǎng)上幫我兒子選書,有時會和他一起選,但也不是每次買回來的書他都喜歡,他那一時不喜歡看的書我會悄悄把它收起來,過陣子再當新書拿出來,一時不喜歡的,過一陣子說不定就喜歡了。
七、當孩子想看他自己喜歡看的書時,你是否有說過他,他喜歡的那本書是無用的閑書? 在孩子還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之前,家長真得不用理孩子看什么書,只要他樂意去看就好了,閱讀習慣養(yǎng)成了,什么有用的、無用的書他自然會去看。試想一下他想看的你不讓他看,他還會看嗎?他不看就養(yǎng)不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沒有好的閱讀習慣今后多么有用的書他都不會去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整天抱本書樂在其中,你還擔心他看不到有用的書。
八、當孩子看完一本書后你是否有向他提問過書里講了什么或要求他復述內容給你聽,或問他記住了哪幾個字?
昨天我和一個朋友聊天時,朋友說她兒子看完一本書后,她一問他里面的內容總是不知道,我問她:“你為什么要去問他?”她說擔心孩子沒有認真看書。我聽后不禁汗顏。對一個剛剛愿意抱本書坐在那里看的孩子,你不去鼓勵欣賞他的行為,卻去關注他的結果,你這不是在打擊孩子看書的積極性嗎?他愿意坐在那里看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你現(xiàn)在的目的是培養(yǎng)他的閱讀興趣,如果他看完還要去面對你的一堆責問,他對讀書的興趣還能高嗎?早期閱讀不等于識字,家長應避開功利性對待親子閱讀,而應該注重孩子快樂的閱讀狀態(tài)以及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可能要求一個還沒有良好閱讀能力的孩子看完一本書記住多少,說出多少。孩子讀完一本書家長真得不必追問每本書的現(xiàn)實意義,讓孩子享受純粹的閱讀,享受字里行間的樂趣,真正愛上閱讀這才是目的。我兒子獨立閱讀三年的時間了,我從沒問過他更沒要求過他給我講書里的內容,都是他自己愿意時就大概給我說一下,我會分享他從書中學到了知識的快樂,鼓勵表揚他在閱讀中思考了。 九、當孩子不想看書或玩的正興致時,你是否有要求他在那個時間看書?或總在他面前嘮叨看書才是正事。 前面提到孩子是活在當下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年幼的孩子,任何和玩有沖突的要求孩子都會有抵觸情緒。所以當孩子玩得正興不想看書時不要去強求。其實看書是一件很享受的事,能在書中吸取精神食糧是讓人很快樂的事,但一經家長嘮叨則變成了一種任務,要知道任何的任務都是有壓力的啊,有壓力孩子還樂意去做嗎?如果你真得想引導孩子看書,不如和他一起玩一起書中的游戲,這讀邊玩,把閱讀做成簡單快樂事。
十、你是否經常拿他和喜歡讀書或已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孩子作比較?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不喜歡老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如果家長想比較只需縱向和他自己比就好了,比如孩子上次考試得了65分,這次考試得了70分,你非把他和得100分的去比,這不是在害孩子嗎?他有進步了就值得鼓勵表揚。你看到孩子有主動讓你幫他讀書或主動看書的舉動,就馬上表揚他是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他一定會沿著你的這種積極暗示的方向前進。
十一、當孩子問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而你又不知如何回答時是否有引導孩子和他一起去書里尋找答案? 由于孩子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腦子里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天馬行空、無厘頭的問題,如這時和他一起去書里尋找答案是引導孩子看書的最好方法。孩子的很多問題(比如:人為什么會放屁?魚為什么會游泳等等)我們大人都無從下手去回答,這時我們可以給孩子說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引導孩子去書中尋找答案或和孩子一起去找,共同感受尋找過程中帶來的快樂,從而讓孩子知道讀書的用處、感受讀書的快樂!
十二、你是否逢人就說他是一個坐不住的人,不喜歡看書的人? 慌話說一千遍即成真言,孩子會隨著大人的暗示去發(fā)展他的行為,如果你給孩子的是一個消極的暗示,他就會向消極的一面發(fā)展,反之亦然。在孩子沒有定性前,我反對家長往孩子身上亂貼標簽,比如你給孩子貼了一個“他是一個坐不住的人”的標簽,他真得就會坐不住,因為他“坐住了”就對不起您給他貼的這個標簽了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關注什么,就會發(fā)展什么。你關注他退步,他就不會前進,你關注他動作慢,他就不會快。 十三、你的孩子是否有書讀,是否讓孩子隨處都能看到書? 有的家長因孩子一時不喜歡看書,就不給孩子買書看,家里看不到幾本適合孩子看的書,或孩子也沒有自己的書柜。來過我家的朋友都看到過,我家?guī)缀趺總€臺面都能看到書,兒子看完的書他沒有及時放入書柜,我也沒有對他提出硬性要求一定要放入書柜,我認為到處有書孩子才會隨時隨地想到看書,反過來說家里凌亂點和孩子看書兩件事哪個更重要呢?
十四、你是否喜歡給孩子解釋書里的道理或詢問孩子是否理解,當他說不理解時你是否有說過他這書白讀了?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生怕孩子不明白,總是反復給孩子解釋,如果一本書里剛好講了一個大道理,家長總是利用此機會借機對孩子教育一番,好端端的一個親子閱讀時間變成了教育大會,孩子會覺得讀書有樂趣嗎?三歲前我和兒子一起讀書時基本不給他做解釋,除非他對書中的某個詞或某句話有疑問詢問我,我就簡單解釋一下。我認為:解釋多了就變成了“灌輸”或“說教”。“灌輸”和“說教”都帶有強制的意思,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十五、你是否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和購書中心看書或買書? 圖書館和購書中心是書籍集中的地方,去到那里的人大都是抱著看書或買書的目的,孩子很容易被那種氛圍感染。所以節(jié)假日經常帶孩子去那里轉轉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一個不錯的方式。
十六、孩子六歲前,你是否有過這種觀念:讀書是上學以后的事,現(xiàn)在讓孩子讀書是在拔苗助長。 對于這個觀念,我個人的評價是錯誤的。因為對于年幼的孩子的閱讀培養(yǎng)僅僅在于興趣上,而非讓他學多少知識或識多少字,怎么能說是拔苗助長呢,并且讀書的過程完全可以做到在游戲中或和孩子一起玩樂中進行,孩子喜歡這種玩樂方式,怎么能說是提前給他灌輸知識呢。相反,我認為閱讀應該成為兒童早期生活中的一部分,讓孩子保持閱讀的興趣和對事物的好奇心。另外:我個人建議閱讀越早開始越好,可能有家長說寶寶會撕書,那就找一些紙給他撕或買一些布書或玩具書給他讀。如果他不喜歡聽,就變換讀書方式,比如聲音搞怪些再帶上夸張的動作和表情,孩子可能會被吸引住。 本文轉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馬上刪除、 關于我們:我們相信幸福生活源于愛和智慧!父母的狀態(tài),能量,關系,教育方法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教你做智慧父母”會與您一起將愛和智慧傳遞給更多的朋友!愛家,愛自己,愛孩子,傳遞智慧正能量! 溫馨提示:之前很多內容非常寶貴,為了您收獲更多的價值,請新關注的朋友點擊主頁右上角“查看歷史消息”收看以前您認為有價值的內容。 我們每天收到很多朋友的反饋和鼓勵,感謝您的支持與肯定。我們會一如既往的努和進步,能夠給您帶來點滴的價值都是我們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