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宋 黃庭堅 送四十九侄詩 故宮博物院藏 經(jīng)典回顧:宋代書法 紙本,行楷書,卷。 縱:35.5厘米,橫:130.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原為《宋元寶翰》冊之一,后改裝成卷。此詩在《山谷外集》中沒有記載,四十九侄亦無考。該帖字大如拳,結(jié)體多取柳公權(quán)法,字大方可盡其筆勢。撇捺特長,筆畫多取橫勢,字勢舒展俊朗,跌宕起伏,變化出新,極具挺拔之態(tài)。 黃庭堅的書法正如其詩法。張耒評其詩句:“不踐前人舊行跡,獨經(jīng)斯世擅風(fēng)流。”用此句評論黃庭堅的書法是很恰當(dāng)?shù)闹浻凇堆b余偶記》卷五、《石渠寶笈初編》卷一。 帖后無名款。鑒藏印有“白石山房”、“宋犖審定”、“宣統(tǒng)御覽之寶”。 宋 黃庭堅《送四十九侄詩》欣賞 釋文】 詩送四十九侄。又妷財相見,何堪舉別觴。共期同奮發(fā),更勉致軒昂。接物宜從厚,修身貴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親旁。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