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倍子散 [藥物]五倍子適量。 [用法]將五倍子研末,直接外敷。 [療效]此方治療脫肛,確有良效。 [來源]周春香.浙江中醫(yī)雜志 1990; (8): 367 2、提肛散 [藥物]炙黃芪 30~60 克,黨參、白術(shù)、當(dāng)歸、柴胡、白芷、赤石脂 各 12 克,陳皮 9 克,黃連 8 克,黃芩 10 克,枳殼 15~30 克,升麻 6~9 克, 川芎、炙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屬于Ⅱ、Ⅲ度脫出者,均用以上劑量;屬Ⅰ 度脫肛且無明顯滲液者,黃連、黃芩、白芷、赤石脂等量均可減半。 [療效]此方治療脫肛有良效。 [來源]李波,陜西中醫(yī) 1985; (2) : 79 3、礬連脫肛方 [處方組成]明礬6克、黃連2克、甘油20毫升、枸櫞酸鈉1.5克、奴佛卡因1克,注射用水加至100毫升。 [療程療效]治療直腸脫垂158例,其中Ⅰ度脫垂69例,Ⅱ度脫垂72例,Ⅲ度脫垂17例。1次注射而愈153例,占96.8%;5例經(jīng)2次注射而愈。隨訪l-8年,良效者155例,占98.1%,1年后3例復(fù)發(fā),占1.8%。 [處方來源]成都中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周世成。 4、棗榴樹皮煎 [處方組成]老棗樹皮6克、石榴皮6克、明礬4.5克,上藥煎水300毫升,待微溫,用脫脂棉球蘸藥水洗脫出部分。日2-3次。 [療程療效]治療30例,治愈24例,無效6例。 [處方來源]豫杞縣城關(guān)街道職工醫(yī)院梁永安 5、木鱉子方 [處方組成]木鱉子15克,研極細(xì)末備用。升麻30克,烏梅30克、枳殼30克,水煎,洗患處,擦干后用上藥液將木鱉子末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送入復(fù)位。然后令患者躺半小時(shí)即可。 [療程療效]治療44例,總有效率90.9%。 [處方來源]山東寧陽縣第一人民醫(yī)院王福興。 6、脫肛方 [處方組成]使君子肉若干搗爛,加飴糖適量,制成丸藥,每丸3克,每次1丸。另煨瘦豬肉100-150克,取肉湯服用。每3天服丸藥和肉湯1次,3次為1療程。 [療程療效]治療53例,痊愈30例,占56.6%;好轉(zhuǎn)15例,占28.3%;無效8例。 [處方來源]福建省龍溪地區(qū)中醫(yī)院柯澤春。 7、升陷回腸湯 [處方組成]黨參30克、升麻9克、甘草6克,加水400毫升,煎到200毫升,過濾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二次藥液混合,分早晚2次服。 配合外洗藥:芒硝30克、甘草9克,加水2500-3000毫升,加熱至沸5分鐘,待溫坐浴,早晚各1次。 [療程療效]治療32例,痊愈(脫肛完全回納,自覺癥狀消失,加大腹壓不再脫出,隨訪1年未復(fù)發(fā))28例,占88%;有效(脫出程度與自覺癥狀減輕)4例,占12%。 [處方來源]王建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