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和弦的構(gòu)成和樂理是密不可分的,死機(jī)硬背肯定不行,而且不利于以后的歌曲創(chuàng)作,和聲編配,下面主要是教大家怎么從一個(gè)你熟悉的和弦推出其他和弦!廢話少說,開始正題! 吉他的空弦構(gòu)成音 |----------------|----------------|----------------| 最細(xì)一弦 高音 空弦音:E |----------------|----------------|----------------| 二弦 空弦音:B |----------------|----------------|----------------| 三弦 空弦音:G |----------------|----------------|----------------| 四弦 空弦音:D |----------------|----------------|----------------| 五弦 空弦音:A |----------------|----------------|----------------| 最粗六弦 低音 空弦音:E 還有張音程關(guān)系圖,也是很重要的: 以下和弦按照自然大小調(diào)音程關(guān)系定義!這個(gè)也是最常用的調(diào)式! 所謂自然大調(diào),就是1 2 3 4 5 6 7 ?這8個(gè)音構(gòu)成 全全半全全全半 的音程關(guān)系! 所謂自然小調(diào),就是6 7 1 2 3 4 5 6這8個(gè)音構(gòu)成 全半全全半全全 的音程關(guān)系! C和弦,構(gòu)成音 C E G,其實(shí)C和弦在吉他上都有很多種按法(其他和弦也是),只要保證其構(gòu)成音是C E G就行了,只不過是音高音低的問題,比如下面的例子: 低把位C和弦,如圖: 中把位C和弦,如圖: 下面我們用大橫按理論(注意大橫按其實(shí)就是變調(diào)夾的作用)從C及其變化和弦推到B及其變化和弦: C到B的變化(圖中就是大橫按):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從C和弦到B和弦,大橫按分別按在了3品,5品,7品,8品,10, 空(12品),2品,因?yàn)榧放c品之間相差半音,所以這樣的排列是按照自然調(diào)式全全半全全全排列的,同樣#C, #D, #F, #G, #A也能很容易推出來! 有人要問,為什么到了A和弦,不是大橫按12品呢,看下面這張圖12品的各弦音比空弦音只是高了一個(gè)8度,音名是一樣的,因?yàn)?/span>12品以后的和弦比較難按,而且音色也一般,很少用,所以回到空弦了!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和弦圖(圖中就是大橫按):
有沒有看到E到F的變化,E和F相差半音,所以F和弦大橫按住一品,就是所有音提高半音,是不是恍然大悟的感覺!
第二部分 我們來接著往下看。。。 首先看C到Cm的變化, 2弦5品變成了2弦4品,也是就音高從E變成了bE, 大家知道Cm的構(gòu)成音就是C bE, G,這么一個(gè)簡單的變化就把C變成了Cm,不要小看這個(gè)半音,音樂出來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C表現(xiàn)色彩明亮,歡快的感覺,Cm表現(xiàn)色彩黯淡,憂傷的感覺 再看Cm到Bm的變化(圖中就是大橫按): 看到?jīng)]有,那個(gè)熟悉的Am, Bm原來也可以這么推出來,心情好雞凍啊 同樣#Cm, #Dm, #Fm, #Gm, #Am也能很容易推出來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的和弦圖(圖中就是大橫按): 其中Dm,Em,Am,Bm比較常用的 看到Em, Fm, Gm的變化沒有,就是那么簡單 至于有人會(huì)問,如果不用大橫按,Fm和Gm會(huì)不會(huì)更簡單一些呢,答案是更難按,比如下面的Fm和Gm,就比上面的難些了 我們來接著往下看。。。 先看C到C7的變化,3弦5品變成了3弦3品,也就是音高從C變成了bB 大家知道C7的構(gòu)成音是C E G bB, 這個(gè)音的加入,感覺更加寬廣明亮,這就是大小七和弦的特點(diǎn) 再看C7到B7的變化(圖中就是大橫按): 和前面一樣,我就不啰嗦了,列出來是讓大家有個(gè)印象,畢竟比直接用文字好些吧 同樣#C7, #D7, #F7, #G7,,#A7,也可以很容易推出來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的和弦圖(圖中就是大橫按): 其中C7,D7,E7,G7,A7是比較常用的 同樣E7到F7的變化也是和前面一樣的,反正你會(huì)越來越發(fā)現(xiàn)和弦那么好玩 我們來接著往下看。。。 先看Cm到Cm7的變化, 3弦5品變成了3弦3品,也就是音高從C變成了bB 大家都知道Cm7的構(gòu)成音是C bE G bB, 叫做小七和弦,它表現(xiàn)的色彩比Cm更濃烈,情緒變化更大 再看Cm7到Bm7的變化(圖中就是大橫按): 那個(gè)經(jīng)典的Am7,讓我想起【愛我別走】這首歌,里面就是用了這個(gè)和弦,感覺味道憂傷,但和Am又不一樣,它的色彩跟濃烈,感情表達(dá)更豐富 同樣#Cm7, #Dm7, #Fm7, #Gm7, #Am7也可以很容易推出來 大家所熟悉的低把位的和弦圖(圖中就是大橫按): 其中Dm7,Em7,Am7是比較常用的 注意Em7—Fm7---Gm7的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