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都要去娘娘山游覽明長城,順便去山頂看看冰洞的結(jié)冰情況。今天是周末,約上好友,一行四人坐上去大通縣的班車來到了娘娘山腳下。沿著明長城一路向上,爬上一個比一個高的山坡。海拔從大通縣城的2700米逐漸上升到3300米。今天天氣不錯,晴空萬里,山頂沒有一絲風(fēng),是個適合徒步的好日子。遠(yuǎn)處的村莊里飄著淡淡的炊煙和這山坡上的積雪融合在一起,人,明長城,吃草的牦牛組成的小城冬天別有特色的風(fēng)景,這是一幅優(yōu)美又飄渺的風(fēng)景畫。 娘娘山流傳久遠(yuǎn)的名勝古跡和奇妙動人的神話故事,無不令人神往。據(jù)史料記載,公元609年隋煬帝率文武百官和各種服役人員約十萬之眾,巡游河右(河西的別稱)親征吐谷渾。隋煬帝胞妹樂平公主隨行,殂于金娥山,后建成圣姥廟。因圣姥俗稱娘娘,故金娥山又叫娘娘山。 青海省除門源縣境內(nèi)有一小段漢長城外,在10個縣和兩個區(qū)內(nèi)存在明長城建筑遺址。對面的山峰是老爺山。 這一天然冰洞地處娘娘山一條小溝內(nèi)部,海拔高度約為3000多米,洞口呈喇叭口形,寬9米,洞深有8米左右。洞內(nèi)冰清玉潔,寒氣逼人,洞頂?shù)嗡疂i漣,從洞底到洞頂矗立著一根根晶瑩的冰柱,各種玲瓏剔透的冰花、冰掛異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如同置身在亦真亦幻的冰宮,美妙無比。 娘娘山不僅風(fēng)景秀麗,而且還是一座寶山,山下蘊(yùn)藏著豐富的煤層,開采了五、六百年之久。娘娘山麓中嶺還埋藏著大量的石英石,水利資源也十分豐富。 這一天然冰洞地處娘娘山一條小溝內(nèi)部,海拔高度約為3000多米,洞口呈喇叭口形,寬9米,洞深有8米左右。洞內(nèi)冰清玉潔,寒氣逼人,洞頂?shù)嗡疂i漣,從洞底到洞頂矗立著一根根晶瑩的冰柱,各種玲瓏剔透的冰花、冰掛異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如同置身在亦真亦幻的冰宮,美妙無比。 歡迎轉(zhuǎn)載:http://www./v-b73834b7195818d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