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才華的人太多了,有的人是跟錯了領(lǐng)導(dǎo),最終導(dǎo)致蹉跎一生,而有些人輝煌了一輩子,臨了因為老板掛了,老板的兒子登基從而備受打壓,甚至是不受待見,就陷入了悲慘的境地。 攻下七十座城全身而退——樂毅 樂毅是一個猛人,原本作為魏國的使者出使燕國,而此刻的燕國是燕昭王當(dāng)家做主扛把子。 燕昭王是一個有抱負,有理想,有想法的三有青年,想要做一番驚天地泣鬼神大事業(yè),畢竟燕國才剛剛辦完國喪,燕王噲這個腦殘腦洞大開的冒險王,要把王位讓給國相,被齊國多管閑事的給滅了。 燕昭王這個新任的王,想要帶領(lǐng)燕國走的更遠,要替死去的老爹報仇,就大肆招攬人才,為此還鑄見黃金臺,禮賢下士,見誰有本事,都恨不得上去拜干爹 樂毅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畢竟是武將家族,祖上樂羊也是鼎鼎大名的魏國武將,心軟的他被燕昭王求才若渴給打動了,就留在了燕國,幫助燕國整治軍隊。 樂毅帶領(lǐng)著趙楚韓魏燕五國聯(lián)軍,五年時間一口氣攻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就差莒和即墨沒有攻下,差點就把齊國給滅了。 可惜,燕昭王掛了,換上了他兒子燕惠王。燕惠王本來就對樂毅很有意見,加上齊國的田單是一個造謠離間的高手,直接招搖說樂毅要自稱王,燕惠王嚇的急忙召喚樂毅回國。 樂毅干脆就不告而辭,他清楚如果就此回燕國,依燕惠王的小心眼子,絕對拿他祭天地。只是可惜了燕國的霸業(yè)付諸流水。 變法圖強身死被車裂——商鞅。 商鞅是法家的代表,從事的是法律相關(guān)業(yè)務(wù),在秦孝公向全世界發(fā)布招聘令的時候,商鞅正在魏國給公孫痤打下手,甚至于公孫痤臨死的時候都對他防備的很,讓魏王不用就殺,可惜魏王沒有聽公孫痤這個將死之人的建議。 商鞅通過霸道,王道,帝道三輪面試,殺出重圍,最終和秦孝公成了黃金搭檔,兩人共同努力,推行新法,把混亂的秦國治理的井井有條,而商鞅也因為功勞突出,被封為商君。 可惜商鞅變法就是在施猛藥,效果有了,卻也自傷的不輕!他得罪了太子和太子的師傅公子虔,心狠手辣者的下場就是遭遇到更心狠手辣的待遇。 當(dāng)太子登基成為了秦惠文王的時候,商鞅因為變法而得罪的一大票敵人,終于亮出了獠牙,直接給商鞅安上了一個造反的名頭,把商鞅給亂箭射死了,如果僅此而已也就算了,為了發(fā)泄心中的不快,商鞅的尸體被帶到咸陽后,竟然執(zhí)行了車裂的刑法! 而秦惠文王做這一切的時候,秦孝公才去世不到一年的時候。而秦孝公當(dāng)初發(fā)布招聘令的時候,可是許諾過,要和能夠強大的人分享整個秦國!商鞅的待遇令人惋惜。 戰(zhàn)爭狂人戰(zhàn)無不勝——吳起。 說道真正的戰(zhàn)爭狂人,吳起絕對是榜上有名。吳起的狠辣不只是對別人,對自己同樣也狠的令人心痛,為了獲得魯國的將名,他可以殺掉國籍為齊國的妻子,為了解除懷疑,他干脆直接從魏國出逃,可是當(dāng)他到達了對他才華很看重的楚國,并且大刀闊斧的進行整治時,他終于如同商鞅一樣,觸碰了權(quán)貴的利益,和權(quán)貴爭權(quán),就是拿小命在賭博,可惜吳起賭輸?shù)袅恕?/p> 在楚悼王這個對吳起很重視的王死掉后,尸骨都還沒有安葬時,吳起就被貴族們聯(lián)合給做掉了,可悲可嘆。 吳起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祿,可惜領(lǐng)導(dǎo)死的太早。 憑借一張嘴吃四方——張儀。 張儀是一個最早的推銷家,他推銷的縱橫之術(shù),讓秦國迅速崛起,秦惠王給他封了國相的職位,可謂是走到了權(quán)力的頂峰。他甚至能夠憑借一張嘴,輕松的戲謔楚王,卻讓楚王根本就無從應(yīng)對。 依靠著聰明睿智,他用連橫之術(shù),打破了同門蘇秦辛苦建立起來的合縱策略,讓崛起中的秦國免去了遭受打壓,給秦國的崛起爭取了足夠多的時間,更為秦國開疆?dāng)U土。 可惜,在秦惠王死掉后,張儀就急忙的逃跑到了魏國,對于他而言,侍奉暴力的秦武王簡直就是在玩命,不如直接跳槽有前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