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 勇
近日,為治理空氣污染,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對公交車實施限行,然而私家車、政府公車等類型車輛均可以在城區(qū)內行駛,此舉引發(fā)部分居民不滿。(9月12日 澎湃新聞網(wǎng))
近些年來,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空氣質量不斷惡化,藍天白云、干凈水源成為稀缺的奢侈品。特別是在我國華北地區(qū),每年冬春季節(jié)頻頻遭受霧霾襲擊,不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而且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治理污染、優(yōu)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最熱切的共同期盼,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也成為最基本、最大的民生之一。
共建綠色家園,治理環(huán)境污染,不能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還必須依賴全民、全社會的參與和付出,才能徹底取得治污的成效,尋回藍天白云。為了達到治污的目的,地方政府采取汽車限行政策,給民眾的日常出行等生活帶來不便,讓民眾付出一定的犧牲,縱然很多人對此舉有一些怨言和不滿,但也并無不可,最終還是能得到人們的理解。因為研究表明,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特別是PM2.5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甚至已經(jīng)是一些城市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然而,出臺汽車限行政策有合理性,并不等于出臺公交限行政策也是對的,相反,公交限行開錯了治理污染的藥方,是徹頭徹尾的錯誤藥,不但不能治污,反而是給治污添堵,與治污南轅北轍。
汽車限行,減少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數(shù)量,可以直接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有利于治理空氣污染。但是,相比較而言,道路上行駛的汽車主要是公車和私家車,方便市民出行的公交車數(shù)量較少。從這個角度說,公交限行,私家車、公車不限行,并沒有減少汽車尾氣的最大源頭,對治理汽車尾氣污染的作用相當有限,實質上是一種“劫貧濟富”的治污手段。
退一步說,即便小縣城現(xiàn)在使用的公交車污染過重,公交限行主要是限制污染過重的公交車。但在個體出行的平均污染上,落后的公交車污染還是比私家車要輕。因為私家車和公車只是少數(shù)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公交車才是大多數(shù)普通市民的出行工具。而且,政府應當做的是加大財政投入,加快公交車的更新?lián)Q代,盡早讓清潔能源公交車上路,而不是拍腦袋的一禁了之。
事實上根據(jù)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治污先進經(jīng)驗,要減少汽車尾氣污染,降低汽車噪音污染,關鍵是要推動全民綠色出行。說白了,就是鼓勵和引導市民步行、騎自行車或者乘坐以公交車、地鐵為主的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駕駛私家車出行頻率,進而減少路面上的汽車數(shù)量。這既能滿足市民出行,給市民生活帶來方便,又可控制大氣污染,一舉兩得。換句話說,治理空氣污染的有效對策應當是采取公交優(yōu)先政策。南和縣出臺公交限行恰恰與之背道而馳,在治污上完全是走南轅北轍之策。
總而言之,治污沒有錯,但在治污政策的選擇上,要開對藥方,不能任性為之,不能給民眾生活添堵,失去民眾的支持。(何 勇) [責任編輯:王營] 作者:何 勇
近日,為治理空氣污染,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對公交車實施限行,然而私家車、政府公車等類型車輛均可以在城區(qū)內行駛,此舉引發(fā)部分居民不滿。(9月12日 澎湃新聞網(wǎng))
近些年來,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空氣質量不斷惡化,藍天白云、干凈水源成為稀缺的奢侈品。特別是在我國華北地區(qū),每年冬春季節(jié)頻頻遭受霧霾襲擊,不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而且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治理污染、優(yōu)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jīng)成為全社會最熱切的共同期盼,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也成為最基本、最大的民生之一。
共建綠色家園,治理環(huán)境污染,不能只是依靠政府的力量,還必須依賴全民、全社會的參與和付出,才能徹底取得治污的成效,尋回藍天白云。為了達到治污的目的,地方政府采取汽車限行政策,給民眾的日常出行等生活帶來不便,讓民眾付出一定的犧牲,縱然很多人對此舉有一些怨言和不滿,但也并無不可,最終還是能得到人們的理解。因為研究表明,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特別是PM2.5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甚至已經(jīng)是一些城市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然而,出臺汽車限行政策有合理性,并不等于出臺公交限行政策也是對的,相反,公交限行開錯了治理污染的藥方,是徹頭徹尾的錯誤藥,不但不能治污,反而是給治污添堵,與治污南轅北轍。
汽車限行,減少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數(shù)量,可以直接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有利于治理空氣污染。但是,相比較而言,道路上行駛的汽車主要是公車和私家車,方便市民出行的公交車數(shù)量較少。從這個角度說,公交限行,私家車、公車不限行,并沒有減少汽車尾氣的最大源頭,對治理汽車尾氣污染的作用相當有限,實質上是一種“劫貧濟富”的治污手段。
退一步說,即便小縣城現(xiàn)在使用的公交車污染過重,公交限行主要是限制污染過重的公交車。但在個體出行的平均污染上,落后的公交車污染還是比私家車要輕。因為私家車和公車只是少數(shù)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公交車才是大多數(shù)普通市民的出行工具。而且,政府應當做的是加大財政投入,加快公交車的更新?lián)Q代,盡早讓清潔能源公交車上路,而不是拍腦袋的一禁了之。
事實上根據(jù)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治污先進經(jīng)驗,要減少汽車尾氣污染,降低汽車噪音污染,關鍵是要推動全民綠色出行。說白了,就是鼓勵和引導市民步行、騎自行車或者乘坐以公交車、地鐵為主的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駕駛私家車出行頻率,進而減少路面上的汽車數(shù)量。這既能滿足市民出行,給市民生活帶來方便,又可控制大氣污染,一舉兩得。換句話說,治理空氣污染的有效對策應當是采取公交優(yōu)先政策。南和縣出臺公交限行恰恰與之背道而馳,在治污上完全是走南轅北轍之策。
總而言之,治污沒有錯,但在治污政策的選擇上,要開對藥方,不能任性為之,不能給民眾生活添堵,失去民眾的支持。(何 勇) [責任編輯: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