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人物玲瓏提食盒 食盒是古代盛裝食物用的竹木結(jié)構(gòu)器具,內(nèi)有數(shù)層不等。用以盛放食品、食具或其他禮物的,可提可挑的大盒子,酒肆飯店以及富貴人家常用。 粉彩花卉食盒 這個估計是古董中的古董了: 青銅四龍紋食盒 《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間,只見遠遠的一個夯漢,挑了一擔(dān)食盒來。”《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歷史歌謠選·宋景詩起義》:“家家戶戶都獻禮,火腿板鴨送食盒?!?趙樹理 《邪不壓正》一:“這地方的風(fēng)俗,送禮的食盒,不只光裝能吃的東西,什么禮物都可以裝食盒?!薄@些都是文字所記載的食盒,可見食盒歷史之悠久! 清中期 掐絲琺瑯食盒 (五件一套) 這種無把手的估計就是電視劇里,??吹降墓糯影诿烂赖睦C花布里,然后直接用手拎著的那種盒子,想想精致的繡花老布包裹著同樣精致的飯盒,簡直是還沒開吃就已經(jīng)醉了! 清晚期 木胎大漆描金人物紋食盒 古時的士紳名流,出門訪友,或參加詩社、文社的活動,與至交把酒言歡,常會事先準(zhǔn)備一些肴食果品,作為助興的下酒菜。初春時節(jié),文人士夫出門踏青郊游,也會攜帶酒菜食物以備野餐。食盒就是專門盛放食物酒菜、便于攜帶行走的長形抬盒,有木、竹、琺瑯、漆器等材質(zhì),其中又以木質(zhì)的居多。 古畫里的食盒:
清 黃釉粉彩食盒 這個小巧精美,放現(xiàn)在也是實用性極高的: 清 紅木五彩點螺花鳥瑞獸食盒 清 粉彩百子圖食盒 食盒的造型多為層式結(jié)構(gòu),由數(shù)格屜盤層疊組成,便于分隔盛放不同的食品。盒體的長寬大小不一,大者可達半人高,須由兩人肩抬方能移動;小者如甌,由人捧著即可行走。也有少部分食盒形如柜櫥,外設(shè)兩扇門,內(nèi)里是分裝各式食物的屜格。 民國食盒 民國 粉彩一路清廉食盒 景泰藍食盒 清 漆器食盒 清晚期青花冰梅山水紋食盒 清 竹雕大漆描金雙層食盒 古代食盒有木、竹、琺瑯、漆器等材質(zhì),其中又以木質(zhì)的居多。尤其是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酸枝等紋理細密、色澤光潤的硬木,堅固而有韌性,制成的食盒耐磕碰,又具有一定的重量,在挑、提的時候不易晃蕩。 清 剔紅二龍戲珠食盒 清 木鑲螺鈿食盒 古代食盒的堅實材料加之古時工藝的榫卯結(jié)構(gòu),硬木在拼接、制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做工精巧的硬木食盒,不僅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且能在外觀上充分利用木料固有的紋理色澤,給人一種典雅莊重之感,既美觀又實用。 清 木胎大漆雕花卉紋食盒 竹鏤雕漆金食盒 竹編“龍飛鳳舞”提籃食盒 清 鐵包黑漆帶架食盒 清 黃花梨雙層食盒 清 宮廷食盒(碧玉) 清末民初竹質(zhì)手提食盒 雍正 五彩龍鳳瑞獸纏枝食盒 清乾隆 大漆嵌螺鈿三層食盒 此器圖繪因螺鈿博巧而色彩紛呈,集人物、花卉景物于一器,為典型的乾隆時期嵌螺鈿工藝特征。 清光緒 大漆金字圓食盒 描金漆器食盒 清 大漆描金食盒 清 朱漆描金八寶食盒 七十年代 大漆食盒 果盒 食盒三層,竹篾為胎,主要髹以黑、紅、金三色漆,漆質(zhì)堅密光亮。器呈八棱形,盒內(nèi)活格髹以紅漆,底部為八腳高圈足,造型古雅,設(shè)計獨特,工藝水準(zhǔn)高超。整體色彩華美,制作繁復(fù)精細。 明晚期 黃花梨食盒 該食盒以黃花梨木制成,尺寸較大,素面長方形,天蓋地式。盒身較淺,下承四淺足,蓋面光素,四壁開窗,內(nèi)嵌銅紗罩,既可通風(fēng),又能阻絕蚊蟲,設(shè)計巧妙。其開窗與明式家具常見的橢圓形或海棠形線條不同,形式獨特,為素雅的食盒平添變化。木質(zhì)紋理美觀大方,包漿古舊,氣息渾厚。 明崇禎 竹篾髹漆描金三撞八棱形食盒 這和我們現(xiàn)在帶分割格的便當(dāng)盒相似: 民國 黃花梨食盒 黃花梨食盒 描金八卦紋食盒 黃花梨雕八仙食盒 紅酸枝食盒 紅木嵌百寶食盒 雕山水紅漆食盒 紅酸枝八仙食盒 大漆描金山水人物方食盒 大漆食盒 大漆食盒 (一對) 大漆描金人物故事紋圓食盒 19世紀(jì) 花梨木食盒 菱形黑漆食盒 “可以似玉”、“紅杏春意”食盒 這么美估計是哪個大戶人家之物: 清 象牙鏤雕提食盒 |
|
來自: lemon0520 > 《傳統(tǒng)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