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在位時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設(shè)置軍機處加強皇權(quán),實行“改土歸流”、“火耗歸公”等一系列鐵腕改革政策,對康乾盛世的連續(xù)具有關(guān)鍵性作用。 歷史上每一位帝王,身邊都有一些能臣干將,雍正也不會例外。雍正是出了名的鐵血冷面的皇帝,他身邊的大臣,也都是一些剛正不阿的大臣,比較突出的有八位。
康熙帝第十三子,滿洲正藍旗人,只與雍親王胤禛關(guān)系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總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wù)。胤禛念國儲關(guān)系民生,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命王領(lǐng)戶部,管理三庫事。胤祥以“國家休養(yǎng)生息,民康物阜”為務(wù),針對前朝財政積弊,清理天下賦稅,稽核出納,量入為出,致府庫充盈,國用日裕。天下浮糧,害民甚劇,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僅江南之蘇、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計每年減除60多萬兩,直省正供蠲免多達數(shù)百萬兩。 鄂爾泰: 清滿洲廂藍旗人,西林覺羅氏??滴醭e人。任內(nèi)務(wù)府員外郎。雍親王的心腹。雍正三年遷廣西巡撫,次年調(diào)任云貴總督,兼轄廣西。在滇實行改土歸流,在西南各族地區(qū)設(shè)置州縣,改土司為流官,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后任軍機大臣。世宗死,受遺命與張廷玉等同輔政,總理事務(wù),加至太保。 田文鏡: 漢軍正黃旗人,監(jiān)生出身,康熙末年任侍講學士,雍正朝授兵部尚書銜,兼河東總督。雍正元年署山西布政使,二年出任河南藩司,同年升本省巡撫,五年七月晉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六年十月為河南山東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八年兼北河總督。雍正命予田文鏡祭葬,謚端肅。雍正評他“忠誠體國,公正廉明”。 馬齊: 富察氏,滿洲廂黃旗人,米思翰子。由蔭生授工部員外郎。內(nèi)閣侍讀學士。官職曾被調(diào)動為郎中、內(nèi)閣侍讀學士。康熙二十四年任山西巡撫,后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銜。 張廷玉: 滿清保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太保, 封三等伯,歷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滴踹M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加少保銜, 后加太保。 隆科多: 佟佳氏,康熙的孝懿仁皇后之弟,佟國維子,康熙理藩院尚書兼步軍統(tǒng)領(lǐng),雍正朝吏部尚書加太保銜。與雍正養(yǎng)母佟佳氏一族。被雍正公開稱為“隆科多舅舅”。是康熙、雍正兩朝皇權(quán)交替之際最為關(guān)鍵的核心人物之一。公元1727年,隆科多與沙俄談判邊境問題,即將成功,但由于結(jié)黨營私,并私藏玉牒,抓到罪證立即譴其回京逮捕、抄家;十月,定隆科多41條大罪。公元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 年羹堯: 漢軍鑲黃旗人,同進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zhàn)功。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他恃功自傲,終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于雍正四年賜自盡。 李衛(wèi): 康熙捐資員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書,授直隸總督。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衛(wèi)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江蘇巡撫,浙江巡撫,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等職。乾隆三年病逝,謚敏達。 隆科多和年羹堯是立下大功的,可惜他們忘記了自己姓什么。不管功勞多大,都要跟著皇帝姓“皇”,不能隨著自己姓。 |
|
來自: 激揚文字 > 《分封諸侯/王候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