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基礎專題系列
本期專題系列為CT基礎及應用,此外平臺直接輸入關鍵詞“診斷報告”“診斷要點”“診斷數(shù)據(jù)”,即可獲得全身系統(tǒng)的CT相關知識。
1、檢查前準備
(1)明確檢查目的和要求。 (2)囑咐病人在檢查期間保持體位不動。 (3)對增強掃描者,按含碘對比劑使用要求準備。檢查前4h禁食。 (4)掃描前去除病人腰、腹部皮帶及其他金屬物品等。
2、檢查方法
(1)平掃 肘關節(jié)
體位和范圍:俯臥位。身體置于床面中間,兩手上舉,手心向上,兩側肘關節(jié)盡量靠攏以縮小掃描野。頭先進。根據(jù)定位片,包括整個肘關節(jié)。
掃描基準線:橫斷面連續(xù)掃描。
層厚和層距:掃描層厚:3~5mm;層距3~5mm。
窗寬和窗位:軟組織窗,窗位L:30~50HU,窗寬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寬W:1000~1600HU。
腕關節(jié) 體位和范圍:俯臥位。身體置于床面中間,兩手上舉平伸,手心向下,兩手盡量靠攏以縮小掃描野。頭先進。根據(jù)定位片,包括整個腕關節(jié)。
掃描基準線:橫斷面連續(xù)掃描。
層厚和層距:掃描層厚:3~5mm;層距3~5mm。
窗寬和窗位:軟組織窗,窗位L:30~50HU,窗寬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寬W:1000~1600HU。
髖關節(jié) 體位和范圍:仰臥位。身體置于床面中間,兩手臂上舉,雙側大腿內旋,兩足尖并攏。頭先進。自髓臼上方1cm向下連續(xù)掃描,包括整個髖關節(jié)。 掃描基準線:橫斷面連續(xù)掃描。
層厚和層距:掃描層厚:3~5mm;層距3~5mm。
窗寬和窗位:軟組織窗,窗位L:30~50HU,窗寬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寬W:1000~1600HU。
骨盆 體位和范圍:仰臥位。身體置于床面中間,兩手臂上舉,雙側大腿內旋,兩足尖并攏。頭先進。自髂嵴向下連續(xù)掃描至坐骨下支,包括整個骨盆。
掃描基準線:橫斷面連續(xù)掃描。
層厚和層距:掃描層厚:3~5mm;層距3~5mm。
窗寬和窗位:軟組織窗,窗位L:30~50HU,窗寬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寬W:1000~1600HU。
骶髂關節(jié) 體位和范圍:仰臥位。身體置于床面中間,兩手臂上舉,雙側大腿內旋,兩足尖并攏。頭先進。自髂嵴向下連續(xù)掃描至坐骨大孔。
掃描基準線:橫斷面連續(xù)掃描。
層厚和層距:掃描層厚:3~5mm;層距3~5mm。
窗寬和窗位:軟組織窗,窗位L:30~50HU,窗寬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寬W:1000~1600HU。
膝關節(jié) 體位和范圍:仰臥位。身體置于床面中間,兩手上舉抱頭,膝關節(jié)下略墊高,使關節(jié)稍彎曲。足先進。根據(jù)定位片,包括整個膝關節(jié)。
掃描基準線:橫斷面連續(xù)掃描。
層厚和層距:掃描層厚:3~5mm;層距3~5mm。
窗寬和窗位:軟組織窗,窗位L:30~50HU,窗寬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寬W:1000~1600HU。
(2)、增強掃描 對比劑:80~100ml離子或非離子型含碘對比劑。
注射方式:壓力注射器靜脈內團注、分次團注或加壓快速手推團注、分次團注,2~3ml/s。
掃描時間:注射60~80ml后開始連續(xù)掃描,必要時在注射對比劑后3~5min作延遲掃描。
掃描程序:參數(shù)與平掃相同。
3、注意事項 (1)較小的病灶應在體表放置定位標記。 (2)應注意掃描檢查以外部位的防護屏蔽。 (3)增強掃描后,病人應留觀15min左右,以觀察有無遲發(fā)過敏反應。 (4)四肢檢查應雙側同時掃描,以便對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查看所有歷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