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誼直播]政府救市的目的是什么呢?竊以為應(yīng)該是防止金融危機的爆發(fā)。那么,在什么情況下股市下跌會引發(fā)金融危機呢?答案是:當之前的股市泡沫是由銀行資金吹起來的時候。銀行資金之所以大規(guī)模地進入股市,一方面有利率市場化的因素,當存貸利差縮小時,資本的逐利沖動必然尋找高利率的標的,為股市資本金配資就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當牛市是為政府所支持(新起點輪)的時候(與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fā)同屬一個邏輯)。高杠桿融資通常都配備警戒線和強制平倉標準。在一個成交活躍的上升市況,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但是,當市場轉(zhuǎn)向時,投資者心態(tài)趨于謹慎,特別是出現(xiàn)快速下跌時,大量的高杠桿融資無法平倉出局,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yīng)。這時救市無疑是必要的,問題是怎么救?既然恐慌式下跌是由于高杠桿資金自相踐踏造成的,當務(wù)之急自然是降低杠桿。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暫停交易,在一個指定的位置做強制對沖(包括管理層拋售股份的強制回補),將杠桿降低到一個安全可控的范圍。恢復交易后,讓市場決定自己的走向。政府的平準基金只是在不引發(fā)金融危機的底線兜底。并在市場趨于瘋狂時拋出股票。政府最好不要在多空之間做站隊選擇。既然銀行配資的總體規(guī)模不過兩萬多億。在二級市場用5萬億救市,似乎成本過高,就是直接對沖也無需這個數(shù)目,要知道,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我們才動用了4萬億救市,而且還是投向?qū)嶓w經(jīng)濟。如果我們將寶貴的資源用在虛擬標的之上,當真正的危機來臨時,我們將無牌可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