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句話,不得不說朱元璋。這位土皇帝不像一些花銷大方的皇帝,他這一輩子也沒舍得花多少錢,出手大方幾乎和他沒什么關系。就連明皇宮最大的奉天殿,也只有雄偉而沒有豪華的氣場。 說奉天殿的目的,我們是為了印證圣旨中奉天承運的來歷。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成奉天殿殿,此后,圣旨中才出現(xiàn)了奉天的字樣,實際上這是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奉天代表了承上天的意思來行事,權利受命于天,自然是權威的。后來朱棣遷都北京,也把奉天殿的原型原封不動的遷到了北京,可見奉天殿在明王朝中的重要性。 清朝學者俞樾的《茶香寶續(xù)鈔》中也有記載說奉天承運是論豐天殿的名字而來,不過明朝的圣旨原型里,開頭并不是“奉天承運”,而是“奉天承運皇帝”意思指的是君主頒布的詔書,當然這里不必太過專注。 到了清朝時期,還有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的使用,這一流傳甚久的語句,也隨著皇帝制的瓦解而煙消云散,而它的威信氣度,始終讓我們在宮廷劇、歷史中回味,它依舊那樣神秘和不可觸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