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研究整理 上個學期我粗淺研究了列王記,現(xiàn)在將整理的一些材料與大家分享。 很多人覺得舊約不好讀,讀了也讀不懂,看懂了也記不住,所以就沒有熱情深入了。其實舊約整個來看是一部很龐大的歷史書:從亞當被創(chuàng)造到挪亞去世一共2006年(我是根據(jù)家譜計算出來的,希望大家?guī)臀因炈鉤^),記載了洪水之前、洪水滅世以及后來上帝與人類立下彩虹之約的整個過程;后來閃的后代亞伯蘭被上帝呼召,于是誕生了一個叫以色列的民族,也開始了以色列人在上帝引導之中的歷史。 所以舊約的大部分是記載以色列人與上帝關系的。其中包括亞伯拉罕遷徙的一生;以色列民族在埃及為奴的時代;出埃及、曠野漂流的時代;進入應許之地的早期族長時代,以及緊接著出現(xiàn)的士師時代;及至掃羅被立為王,標志也君王時代的到來;其中,君王時代又以“大衛(wèi)被立為王”和“所羅門之后的王國分裂”為兩個重要的節(jié)點而展開。研究列王記其實是抓住了舊約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為了簡明清晰,以下用表格列出。第一列:是第幾位王(帶星號的表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第二列:王的名字;第三列:在位年數(shù);第四列:記載君王在位期間的主要事跡(后面都附有經(jīng)文出處);第五列:與君王同時代的先知。 以下列表只是知識性的梳理,解釋和各樣的感動是在沒法一并列出來的,只是盼望有機會在分享中與大家交通。另外,如有疏漏,請大家多多指正。 猶大君王(南國)
| 君 王 | 年 數(shù) | 主要事件 | 先 知 | 1 | 羅 波 安 | 17 | 王國的分裂 其父所羅門;其母拿瑪是亞捫公主;41歲登基。(王上14:21)。 在城示劍登基,而不在耶路撒冷(王上12:1)。 羅波安聽從同輩,以重稅脅迫人民,使得的北方各支派在耶羅波安的帶領下反叛。猶大和便雅憫是唯一忠于羅波安的兩個支派。 羅波安差庫官亞多蘭前往修好,結果被北方黨派用石頭打死。 羅波安從猶大和便雅憫支派中征召了18萬人,準備北上討伐。 先知示瑪雅宣稱以色列國的分裂是神對以色列民在所羅門期間所犯罪惡的懲罰。羅波安隨即取消了他的軍事計劃。 羅波安在位期間,常有間歇性的軍事沖突(王上十四30)。
分裂后首位猶大的王 羅波安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北國設立了遠離真道的新宗教,祭司和利未人都紛紛遷移至南國(代下11:17)。 眾民修建邱壇和外邦圣所,跟從外邦拜假神、同性戀(王上14:22-24)。 羅波安離棄耶和華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代下12:1)。 羅波安有18個妻子、60個妾侍、28個兒子和60個女兒(代下11:21-23)。 羅波安第五年(約主前926),埃及的示撒一世(即示爽一世)以1200部馬車和60000人進侵巴勒斯坦(王上14:25;代下12:2、3)。猶大要向埃及大量進貢,諸城更慘遭搶掠,圣殿的財寶幾乎被擄盡。
| 示 瑪 雅 | 2 | 亞 比 央 | 3 | | 示 瑪 雅 | 3★ | 亞 撒 | 41 | | | 4★ | 約 沙 法 | 22 | 其父亞撒;其母阿蘇巴,是示利希的女兒。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 除去所剩的孌童(王上22:46);
- 拒絕以色列王亞哈謝的邀請(王上22:49)。
| | 5 | 約蘭 | 8 | | | 6 | 亞 哈 謝 | 1 | 其父約蘭;其母亞他利雅,以色列王暗利的孫女(王下8:26)。 效法亞哈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8:27)。 與亞哈的兒子約蘭一起去基列的拉末與亞蘭王征戰(zhàn)。 去耶斯列探望約蘭時,被耶戶所殺(王下9:16、27)。
| | 7 | 亞 他 利 雅 ︵ 女 ︶ | 6 | 亞哈謝之母,約蘭王的妻子;剿滅王室,篡位(王下11:1)。 約蘭王女兒、亞哈謝妹子約示巴將亞哈謝的兒子約阿施藏在圣殿里6年(王下11:2)。 第7年,祭祀耶何耶大在圣殿膏立約阿施為王(王下11:4-12)。 亞他利雅被軍兵殺在回王宮的路上(王下11:16)。
| 耶 何 耶 大 | 8★ | 約阿施 | 40 | 其父亞哈謝,其母是別是巴人西比亞;7歲登基(王下12:1)。 在祭祀耶何耶大的教導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12:2)。 祭祀收取銀子修理耶和華殿的破壞之處(王下12:4-16)。 亞蘭王哈薛要攻打耶路撒冷,約阿施拿耶和華殿、王宮府庫中的金子求和(王下12:17-18)。 約撒甲和約薩拔反叛,在希拉的米羅宮將其殺死(王下12:20)。
| 耶 何 耶 大 | 9★ | 亞瑪謝 | 29 | 其父約阿施;其母約耶但,耶路撒冷人;25歲登基(王下14:2)。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下14:3)。 在猶大的伯士麥與以色列王約阿施征戰(zhàn)、被擒;耶路撒冷城墻被毀,圣殿、王宮、府庫的金銀和器皿被擄掠(王下14:8-14)。 耶路撒冷有人反叛,亞瑪謝逃往拉吉,后被叛黨殺于拉吉(王下14:19-20)。
| | 10★ | 亞撒利亞 | 52 | | 以賽亞 何西阿 阿摩司 | 11★ | 約坦 | 16 | | 以賽亞 彌迦 | 12 | 亞哈斯 | 16 | | 以賽亞 何西阿 | 13★ | 希西家 | 29 | 其父亞哈斯;其母亞比,是撒加利亞的女兒;25歲登基(王下18:1-2)。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大衛(wèi)一切所行的(王下18:3)。 專心倚靠耶和華,在他前后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王下18:5)。
希西家的宗教改革 - 作王第一年一月,修葺圣殿;召聚利未人,要他們自潔,又潔凈圣殿;恢復荒廢已久的崇拜;供給祭牲,圣殿中重新有了祭司供職(代下29)。
- 邀請全猶大和以色列的人,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jié),但希西家的使者卻受到北國支派的譏誚(代下30)。
- 逾越節(jié)后,拆毀邱壇和祭壇、打碎柱像、砍斷木偶(代下三十一1)、打碎了摩西所造的銅蛇(民二十一6-9),因為它已成為人民拜祭的偶像。
亞述的威脅 - 跟隨父親亞哈斯的政策,臣服亞述,進貢。
- 亞述王撒珥根在主前705年逝世,西拿基立繼位,暴亂隨即在亞述各省發(fā)生。希西家停止了對亞述的朝貢,又乘亂突襲非利士人(王下十八8)。
- 西拿基立平定了東部的叛亂以后,便在主前701年進兵“赫提地”,赫提是亞述對西部列國的通稱。希西家便修補城墻、建造城樓、加筑新墻、堅固大衛(wèi)城的米羅,又囤積了很多兵器盾牌(代下三十二5),準備應戰(zhàn)。城被圍困時,最重要的是水源。故希西家在城下的巖石中,鑿通了一條長1777英尺(約合541.6米)的隧道,把水從城外的基訓泉,引入城內(nèi)的西羅亞池,免得水源被亞述所得(王下二十20;代下三十二3、4)。
- 西拿基立在主前701年圍攻耶路撒冷(王下十八13至十九37;代下三十二1-22;賽三十六,三十七)。逐個擊破猶大的堅固城(王下十八13)。希西家愿意交納西拿基立所定的賠款:銀子300他連得、金子30他連得。希西家取出了殿庫和國庫中所有的金銀,又把圣殿門上和門柱的金子全都刮下,才能繳納貢銀(王下十八14-16)。
身患重病 - 主前701年之前,希西家患重病,他懇切祈求,神便應允了他,答應多給他15年的壽數(shù),并拯救他脫離亞述人。希西家向以賽亞求一個必得醫(yī)治的兆頭,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后退了10度(王下20:1-11)。
- 希西家痊愈后,巴比倫王比羅達巴拉但派來說服希西家聯(lián)盟推翻亞述。希西家向使節(jié)展示了金銀財寶。以賽亞警告希西家,這一切的財寶都會被擄到巴比倫去(王下二十12-19)。
| 以賽亞 何西阿 | 14 | 瑪拿西 | 55 | 其父希西家;其母協(xié)西巴;12歲登基(王下21:1)。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亞哈所行的(王下21:2-3)。 眾先知預言耶路撒冷的災禍(王下21:10-15)。
| | 15 | 亞們 | 2 | | | 16★ | 約西亞 | 31 | 公開誦讀律法,王與百姓在神面前立約,要遵守祂的誡命(王下23:1-3)。 將猶大各城的外邦神龕和邱壇鏟除(王下23:4-14)。 約西亞反對法老王尼哥經(jīng)過猶大領土進軍,在沖突中被埃及王殺在米吉多,耶利米和所有百姓都極為哀傷(代下35:25)。
| 戶勒大 (女) 耶利米 西番雅 | 17 | 約哈斯 | 3月 | 其父約西亞;其母哈慕她,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王下23:31)。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23:32)。 埃及王尼哥將其帶到埃及,死在那(王下23:34)。 埃及王尼哥立約西亞兒子以利亞敬為王,改名約雅敬(王下23:34)。
| 耶利米 | 18 | 約雅敬 | 11 | 其父約西亞;其母西布大,魯瑪人毗大雅的女兒(王下23:35)。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23:37)。 約雅敬一直臣服于埃及,直到主前605年迦基米施之役,巴比倫軍隊在尼布甲尼撒的指揮下大敗尼哥,猶大有3年成為巴比倫的屬國(王下24:1-7)。 在主前598年,尼布甲尼撒入侵猶大(王下24:8-17)。巴比倫人摧毀重要的猶大城市底壁和拉吉,奪取了南地,并且擄去猶大數(shù)千精英。 約雅敬在巴比倫人圍攻耶路撒冷期間去世(約主前598年底)。
| 哈巴谷 耶利米 | 19 | 約 雅斤 | 3月 | 其父約雅敬;其母耶路撒冷人以利拿單的女兒尼護施他;18歲登基(王下24:8)。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24:9)。 巴比倫人掠去圣殿和王宮里的寶物,并將約雅斤、皇室人員、軍事將領、國中大官、工藝巧匠,都擄到巴比倫去(王下24:12-16;代下36:10)。 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父瑪探雅(后稱西底家)在耶路撒冷作王。
| 耶利米 | 20 | 西底家 | 11 | 其父約西亞;其母哈慕她,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王下24:18)。 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下24:19)。 猶大國最后一位君王(主前597至586年)。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兩度攻擊耶路撒冷(597和586年)。 假先知保證在兩年之內(nèi),巴比倫的權勢將被打破(耶28:2-4)。耶利米雖然反對這些先知,他的信息卻無人支持。 即位后第四年(主前593),鄰邦亞捫、摩押、推羅、西頓組成聯(lián)盟抗拒巴比倫的霸權,謀求獨立;西底家同年到訪巴比倫。 先知以西結(結17:13-18)譴責一心渴想擺脫巴比倫的西底家,因為他違背了向尼布甲尼撒效忠的誓言(參代下36:13),差遣使節(jié)到埃及聯(lián)絡援兵來背叛巴比倫。 尼布甲尼撒領兵西行,在亞蘭(敘利亞)北部的利比拉設立大本營,攻打耶路撒冷(結21:18-23)。第二次圍城卻殘酷地繼續(xù)到城破為止。西底家和軍兵一同向東逃亡,在耶利哥附近被擒,被帶到尼布甲尼撒王面前。他眾子在他眼前被殺,他的眼睛隨后更被剜出,被用銅煉鎖著帶到巴比倫,他終于在那里死在獄中(王下25:5-7;耶39:7,耶52:8-11;參結12:13)。 耶路撒冷陷落,圣殿被毀(王下25)。
| 耶利米 以西結 (約雅斤被擄5年4月后得神默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