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頂徑】(biparietal diameter,BPD) 1.測量切面:丘腦橫切平面 2.測量方法:近側顱骨外緣→遠側顱骨內緣之間的距離(方法有三種,這里就敘述最常用的這種了) 3.測量值:這個現(xiàn)在的B超上都設有測量公式,以下這個表格在無測量公式的機器上可以作為參考 【頭圍】(head circumference,HC) 1.測量切面:同雙頂徑測量切面 2.測量方法:用電子求積儀(橢圓功能鍵)沿胎兒顱骨聲像外緣(包括頭皮)直接測出頭的周長 現(xiàn)在較不常用的方法:HC=枕額徑(OFD) 雙頂徑(BPD)x1.6 【腹圍】(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 1.測量切面:胎兒腹部最大橫切面,該切面顯示腹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受壓時),脊柱為橫切面,胎胃及胎兒肝內門靜脈1/3段同時顯示 2.測量方法:電子測量儀(現(xiàn)在B超上都有的)沿腹皮膚測量一周 較不常用方法:測量切面的 (前后徑 橫徑)x1.57 【股骨長度】(femur length,FL) 1.測量切面:股骨干最大長軸切面,且兩端呈平行的斜面 2.測量值:測量點應在股骨兩端的端點上 【肱骨長度】(humerus length,HL) 測量方法同股骨長測量方法 【羊水】 1.羊水指數(shù)(AFI) (1)測量方法:以母體臍為中心,分別測量左右四個象限內的羊水最大深度,四個測值的和就是AFI (2)測量值:正常值10-20cm 孕37周前AFI≤8,或孕37周后AFI≤5,為羊水過少 孕37周前AFI≥24,或孕37周后AFI≥20,為羊水過多 2.羊水最大深度 (1)測量方法:尋找宮腔內羊水最大暗區(qū),內不能有肢體或臍帶,測量此暗區(qū)的垂直深度。 (2)測量值:最大深度≤3.0cm(第六版超聲醫(yī)學上為2.0cm)為羊水過少,≥8.0cm為羊水過多。 【胎盤的分級】 Grannum胎盤分級法將胎盤成熟度分為四級: 0級胎盤:絨毛板呈一條光亮直線,實質呈均勻一致細顆粒,見不到基底。多出現(xiàn)孕28周以前。 1級胎盤:絨毛板為一輕度起伏亮線,胎盤實質顆粒略粗,回聲略強,基底層仍未出現(xiàn),多出現(xiàn)孕周29-36周。 2級胎盤:絨毛板出切跡,延伸至胎盤實質但未達到基底層,胎盤實質顆粒變粗,出現(xiàn)較強的短柱狀回聲,基底層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較強的條狀回聲,平行靠近肌壁。孕周多在36-40周。 3級胎盤:絨毛切跡已達到基底層,胎盤實質出現(xiàn)多個強回聲環(huán),內可出現(xiàn)無回聲小池,有時可見反光增強的鈣化灶。 文章及圖片來源:《超聲醫(yī)學》、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