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化社會需要一大批擁有良好口才的人,新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從小學中低年級就開始訓練口語。要利用一切機會,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孩子們樂于表達。 關鍵詞:新課標口語交際內容和形式 口語交際,顧名思義是口頭語言的交往。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口頭語言——口才,就會準確地表達思想,提高知名度,維護良好人際關系,進而獲得人生的成功。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擁有良好的口才顯得尤為重要。 新課標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口語交際”的總目標:使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并且規(guī)定了各年級段的口語交際具體目標。到小學畢業(yè),要達到這樣的目標: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jù)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fā)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我們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較多,還有很多留守兒童,口語能力培養(yǎng)的難度更大,更富有艱巨性?,F(xiàn)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利用教材訓練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最掌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學生自己說說你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guī)律,也可以訓練學生的口語。如在教學形聲字“跑,泡,炮,抱”時,先讓學生懂得聲旁幫助記字義,形旁幫助辨字形,再讓學生說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造句,學生通過分析,知道“跑”是足字旁,它要用腳,組詞“跑步”,造句:劉翔跑步飛快;知道“泡”是三點水旁,與水有關,組詞“泡腳”,造句:晚上泡腳真舒服;知道“炮”是火字旁,與火有關,組詞:鞭炮,造句:過年了,家家戶戶放鞭炮。知道“抱”是提手旁,跟手的動作有關,組詞:懷抱。造句:媽媽的懷抱真溫暖。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生字,把知識掌握得更靈活,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口語,主要是教師通過描述課文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就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課文最后寫小蝌蚪終于找到了媽媽,但是只寫了媽媽的話,沒有寫小蝌蚪怎么說的,我就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小蝌蚪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有的學生說:“媽媽,我可找到你了!”有的說:“我找您找得好苦??!”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學生已經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自由地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二、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樂于表達 新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 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樂于交際,善于交流,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創(chuàng)設交際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關注日常生活,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鄙顬榭谡Z交際的訓練提供了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樂于表達。 如在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上,我面帶笑容,先用“嗨,小朋友,早上好!”的問候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然后向小朋友介紹:“我是楊老師,是你們的老師,更是你們的大朋友。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們都搶著喊“我愿意!”我繼續(xù)說:“既然交朋友,先要互相認識。下面就請小朋友做自我介紹吧?!蔽野炎晕医榻B的要求說一下:“你叫什么名字?幾歲了?你最喜歡玩什么?”等,讓學生和老師一問一答,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著自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我又讓小朋友組成小組,前后四人一組,互相對話,把自己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其他三個小朋友,并讓說得好的同學上臺示范說。這樣,剛才還不認識呢,現(xiàn)在一下子至少認識了三個人。學生積極主動地練習著口語,課堂氣氛異常熱烈。這樣的情境,不僅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還讓孩子們覺得學習語文是多么開心的事情,提高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我又讓孩子們下課的時候跟沒有機會在課堂上交流的同學打招呼,互相自我介紹。結果沒幾天,一年級小朋友就互相認識了。 2、通過主題活動,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大教育家朱熹曾經說過: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為了能讓孩子們更好地練習口語,我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設計一些主題鮮明、有趣的活動,讓學生互相間進行交流,使他們能在與外界接觸的過程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想象及表達能力。 在大地回春、萬紫千紅的春天里,我?guī)Ш⒆觽冏叱鼋淌胰タ创禾??;▓@里金燦燦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招來許多小蜜蜂,映著孩子們的笑臉,一句句美好的語言出來了:“花兒笑了,在等小蜜蜂來親嘴呢!”“迎春花在歡迎我們呢!”在綠茵茵的草地上,孩子們迎著春風,沐浴著陽光,開心地用稚嫩的童音背起了唐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痹诹z輕拂的河邊,孩子們受著《詠柳》的啟發(fā),說“風婆婆像把大梳子,把柳樹姐姐的長發(fā)梳得真漂亮?!弊匀伙L光的熏陶與感染,啟發(fā)了學生的心智,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解除了學生的束縛,使他們的言語變得絢麗多彩。 在果實累累的金秋,則讓孩子們收集各種落葉,體會“一葉知秋”的含義,更有“秋天的樹葉像蝴蝶”的美好比喻;讓孩子們走向果園和田野,感受豐收的喜悅和金秋的含義,于是便有了“石榴張開了小嘴開心地笑了”這樣的擬人句。中秋節(jié)前后,讓小朋友跟媽媽到集市上去認水果,并帶一個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到學校來介紹給同學。從水果的外形,大小,顏色,吃法,滋味等方面進行介紹,孩子們最喜歡這樣的活動了,常常樂此不疲。這樣,他們的口語表達水平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3、家?;勇?lián)系,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每學期開學,我都把本學期口語練習的重點印發(fā)給每一位家長,提醒家長首先自己要規(guī)范口語,再則重視對孩子進行早期的口語交際訓練,做孩子的忠實聽眾,及時糾正孩子口語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語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在家庭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了《哪吒鬧海》后,請孩子們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感恩節(jié)到了,寫下幾句祝福的話悄悄地放在爸爸媽媽的床頭,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班級轉來新同學,把他介紹給爸爸媽媽認識。這樣的作業(yè),學生樂做,又感興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4、課對話增進師生情誼 學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時間就是課間,我每次下課都不急于離開教室,跟學生聊一聊,一來增加對學生的了解,二來增進師生間的情誼,更重要的是在跟學生聊的過程中,學生是放松的,心情是愉快的,這樣更有利于對他們進行有效的訓練。比如,我會跟他們聊中午吃的什么菜,或者評價某個女孩買的新衣服,自然,學生有時也會對我的新衣服評價一番,在交流過程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說準確,并注意選擇恰當?shù)膶υ挿绞?,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說話質量。 5、活動之后的即興講述 學校里經常組織有意義的活動,如建隊日新生入隊儀式、跳繩比賽、領操員比賽、寫字比賽、速算比賽、廣播操比賽等等,在活動之后,學生往往還沉浸在快樂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時候,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我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jié)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這時,我就提醒他們注意自己口述的條理是否清楚,用詞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流暢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自然得到提高。 總之,口語交際能力,不是學來的,而是在交往中訓練出來的?,F(xiàn)在,全社會的人都以口語交際為主要表達工具。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大批專門人才,更需要有口才的人。不僅日常生活離不開口語,而且在傳授知識、處理問題、洽談業(yè)務、傳遞信息,以及做復雜的思想工作等方面都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不僅自己應當擁有良好的口才,而且更應訓練我們的孩子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最后,用屈子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結束此文?!?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