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現(xiàn)實中遇到的情況是:你跟一個人對視,看著看著……就笑了起來。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也沒少遇到“對視”的情況,這種“對視”的結果是引發(fā)雙方的會心一笑呢,還是兇狠對峙?其背后又是什么心理在操作呢? “對視”源于本能 也許很多人都經歷過,當你盯著一只也正在看著你的狗(不是你家滴)時,多半它會沖你狂吠。因為“對視”這個動作,在動物(包括人類)的潛意識里,是一種危險信號,有著攻擊性暗示。就好像兩只老虎在林子里相遇了,總要先用眼神來威懾對方,觀察對方的反應,再作出自己的反應。 這也是為什么如果有人盯著你,就算你一開始沒發(fā)現(xiàn),不用多久你就會意識到哪里不對勁,會開始尋找目光的來源,并與之對視。這是你對周圍警覺的生物本能,歷史上那些不夠警覺的生物都被殘酷的自然界所淘汰了,它們安逸淡定的基因沒有能流傳到今天。 看就看唄,為啥又要笑呢? 大家肯定都好奇,為什么大多數(shù)“對視”都是以“微微一笑”收尾呢? 笑是一種很直接有效的情緒表達方式,而在“對視”之后的一笑,可以被稱之為:大腦在遇見沖突時的應急措施。如果在長時間對視的情況下,雙方都沒什么動作和反應,至少會有一方先意識到對方是沒有威脅的,會感到輕松、安全,于是便用“笑”這個動作來緩解尷尬的局面,表明自己卸下了心理的防備。而另一方——相較之下更謹慎的一方,看到對方的笑容,收到了對方不會發(fā)動攻擊的信號,自然也會下意識地放松,同樣感到輕松、安全,所以也會笑。 我們可以想象對視雙方的內心獨白: 咦,奇怪了,我跟TA既不互相喜歡,又沒矛盾,干嘛要這樣盯著對方啊,感覺有點小尷尬唉,要不然笑一下吧~ ta ta ta怎么笑了,應該沒有什么惡意吧,我也應該友善一點笑一下。 利用好“對視”,收獲多 拋開人類本能不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對視”(目光接觸),其實它也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 無論是東北銀民的“再瞅削你”,還是敵人的“用眼神殺死你”,都是希望通過目光接觸,讓你明白TA強硬的態(tài)度,使你向TA屈服。所以說,“相視而笑”只是“對視”最基礎的結果,咱們還可以從“對視”的過程中,獲得對方更多信息。 這種通過“對視”(目光接觸)來了解對方心理的能力,在心理學上被歸結為“心智理論”。心智理論假說是指個體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情緒意圖、期望、思考和信念等,并藉此信息預測和解釋他人行為的一種能力。這么強大的能力,用來指導我們的生活真是妥妥的??! 就像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相視而笑”是一種緩解尷尬氣氛的行為,也表示對方的“對視”沒有惡意,那這種小伙伴就可以考慮“深交”一下~其實,不只是眼神,語音語調、身體動作、表情等等非語言符號,都是我們理解他人情緒、心理的好幫手。 圖文源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