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老師答群友問 問:請問腦供血不足的人如何調(diào)理才能康復?也就是椎動腦供血不足,請群主指點? 答:這個從膀胱經(jīng)論治,一般從三陽論治,但主要從膀胱經(jīng),多為在表陽氣不升,從臨床的表現(xiàn)癥狀來看,椎基底動脈狹窄多伴隨膀胱經(jīng)的癥狀,從臨床的表現(xiàn)癥狀來看,椎基底動脈狹窄多伴隨膀胱經(jīng)的癥狀,血虛心臟容易心悸,椎基底動脈在背部本身是膀胱經(jīng)的循行范圍所在。 問:老師,氣虛心無力,陽虛心率遲緩。那么血虛、陰虛心會怎樣? 答:陰虛生內(nèi)熱,心率容易虛數(shù)。 問:老師前幾天講的心主神明,血液運行是心包經(jīng)的作用,那與肺經(jīng)什么關(guān)系呢 答:好吧,講下這個問題,你們認為心臟能正常的運行血液需要哪些因素,<氣足>除了氣還有什么嗎,從中醫(yī)觀點討論吧<血液的量要充足,>嗯,其實心主運動血液,和五臟都有關(guān)系,然后在詳細的理清楚五臟如何參與了心主運行血液的功能,首先,心血從哪來,心臟運行血液,首先得保證心臟的血液有個來源吧<肝脾> 如何從肝脾來呢, 那么,心臟在運行血液之前,這個血液是從肝中疏泄到心臟里面, 因為在中醫(yī)里,肝主藏血,是血液存儲的倉庫, 肝藏血,也主疏泄氣血, 當心臟需要血液時,肝就把所藏的血上奉于心,然后心推動血液運行到全身, 如果肝里面藏血不足,肝血虛,則供奉心血就會不足,<血從倉庫里調(diào)運出來,進入肝,疏泄于心,是要靠氣而催動吧>主要靠肝氣的條達疏泄氣血,當然也會有肝氣的上升,另外,如果肝經(jīng)氣血郁滯,肝經(jīng)氣血疏泄不暢,也會導致肝不能把所藏的血液上奉于心,從而導致心脈缺血,<如果肝里面藏血不足,肝血虛則供奉心血就會不足老師,那脈 會怎樣?>脈法來學習班學習吧,不過這個問題我可以透露下下,當肝郁的時候,脈口的脈往往脈弦,特別是左脈口,而左脈口的寸部脈會沉弱或者細弱,脈沉弦而寸不及,為肝郁;寸為心,寸不及為心血不足,整體而言為肝郁導致氣血不能疏泄于心,而心血不足.<老師,左關(guān)獨有,寸尺沒有,是上下不流通是吧>看人迎,還有整體癥狀,臨床上有肝郁的同時伴隨腎虛.<如果肝氣上升太過會影響心血么>這個會的,肝氣血升而有余而下降不足,氣血并走于上,會導致心舒張有余而收縮不足.<今天遇到一個左寸到腕上去了,很大,我怎么都降不下來,后來用祝老師教的方法分析出原因解決了>你怎么取穴的?<答:我取太淵 大陵 用瀉法>嗯,這個屬于實邪,并非升而有余。 回來講心行血的問題,肝提供血液,肺提供宗氣貫心脈而行氣血,而脾主生成肺氣與肝血,宗氣有一部分是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化的營衛(wèi)之氣,同時脾土能生肺金之氣,所以脾土對于宗氣很重要,對于肝所藏的血也很重要,脾虛的話容易氣血兩虛而導致心氣血不足,那么腎呢,腎與心為水火,腎在心運行血液的過程中起什么作用,胃氣是什么呢,自內(nèi)經(jīng)以來,我沒有看誰真正悟透了胃氣<腎在心運行血液的過程中起動力的作用>動力,這個動力就是腎中相火,腎給心包提供命門相火,以使心陽充足,心陽之熱能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動力,能從而能維持正常的心跳節(jié)律。<那個脾的問題,除了剛才說的脾會導致氣血兩虛外,我還覺得脾虛運化無力會使身體生痰濕,堵塞血脈。>嗯,這個也是常見的臨床問題,這個是脾土的運化生清功能,<胃氣,一直想不明白,好像無處不在,類似精氣根本,不知道對不對>你來學習班就能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胃氣,為什么得胃氣則生,失胃氣則死,為什么絕胃氣則脈現(xiàn)真臟,人以胃氣為本,胃氣豈是簡單的氣呢,好了,今天的講課到此。今天的理論都是我臨床所驗證過的,雖然我只是簡單的概述了下,但聰明的也可以從中受益。這個心主運行血液的問題可以具體到脈象,我在臨床上最拿手的就是心臟疾病,基本上也是遵從我上述的理論體系,只是沒有涉及到人迎六腑這一塊。其實六腑對于心臟的血液運行也有影響,<老師那這么說早搏是命門火衰了>心率過緩一般為命門火衰. 問:老師心率過緩的人是不是血壓會低 答:這個有一部分的人是 問:請問老師,治療長久失眠按哪個穴位有用?神門嗎 答:失眠原因眾多,并非都按神門的,還有涌泉太溪;或者失眠穴、內(nèi)庭等 問:老師我就經(jīng)常按太溪 涌泉穴 現(xiàn)在腳走路有力量了 感覺力量很足是不是腎經(jīng)打通了呀 答:這兩個穴位可以幫助腎藏精,使氣血下行足部而治療腎陰精不足的腿腳酸軟無力 問:老師補腎陰精光按穴位能補多少,是不是離不開飲食的營養(yǎng)吸收 答:腎陰虛而陽浮,陽浮于上則下無力,取這兩個穴位是補陰而引腎中陽氣下達足部,從而讓下肢有力,不說了,今天晚安。其余沒有回答的問題我抱歉了。 |
|
來自: 山東中醫(yī)竹林 > 《佛天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