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絕對 古往今來,有的對聯(lián)因上聯(lián)過于奇巧,使人難以應(yīng)對,于是便成了絕對。 1、蘇東坡主政杭州時(shí),某日與友人攜歌女游西湖,一歌女提一把錫壺給東坡斟酒,不慎將壺掉入湖中,席間友人觸景生情,當(dāng)即撰出下聯(lián),請東坡對上聯(lián),東坡一時(shí)語塞。 下聯(lián):游西湖,提錫壺,錫壺落西湖,惜呼錫壺。 2、(古)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3、北宋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jiān)少年時(shí)乘船離開江州(今九江)赴蘇杭出游,船家素聞其為當(dāng)?shù)夭抛?,吟一上?lián)欲試其才氣,黃沉思再三,終不能對。 上聯(lián):駕一葉扁舟,蕩兩只槳,支三片篷,乘四面風(fēng),載五位客,過七里灘,到八里湖已十里。 4、宋神宗時(shí),名相王安石曾有三難蘇東坡之故事,其中第三難是出了三句上聯(lián)求對。面對王安石所出三句上聯(lián),蘇東坡雖是奇才,尋思良久終不能成對。 第一聯(lián):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因出聯(lián)那年恰好閏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兩次立春,故有此上聯(lián)。 第二聯(lián):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蘇州金閶門外到虎丘山下這段長七里的路,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山塘”,中間有個(gè)地名叫半塘。 第三聯(lián):鐵城西,金玉銀山叁寶地。 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古名鐵城。臨長江,有金山、銀山(亦名焦山)和玉山(又名北固山),山上有佛殿僧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