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也就是6月16日,廖靜文在北京去世,享年92歲。廖靜文19歲時被徐悲鴻招進中國美術院擔任圖書管理員。2年后,她與徐悲鴻訂婚。1945年12月31日,徐悲鴻與蔣碧薇正式離婚。14天后,廖靜文與徐悲鴻結婚,當時廖靜文23歲,徐悲鴻51歲。他倆是一對名副其實的老少配。
徐悲鴻出生于1895,那一年是光緒二十一年。那個時候,女人得纏足,男人可以有三房四妾。徐悲鴻留過洋,出名又早,自然不能跟別的男人一般見識。他原配夫人是江蘇宜興老家人,這樁婚姻是由父母包辦的。他18歲就當了父親,孩子取名為“劫生”,后改名為“吉生”。不幸的是,徐吉生7歲時因天花而夭折,孩子的母親去世得就更早。
徐吉生夭折時,徐悲鴻和同鄉(xiāng)才女蔣碧薇到法國已一年有余。蔣碧薇是徐悲鴻老師蔣梅笙的二女兒。她跟徐悲鴻一見鐘情。不顧家人的反對,他倆于1917年私奔去了日本,后來又以官費生的身份轉赴法國留學。1927年,蔣碧薇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她決定回國待產(chǎn),而徐悲鴻已早于她回到國內(nèi)。
當年年底,蔣碧薇在上海生下兒子徐伯陽。兩年后,徐悲鴻夫婦又有了一個女兒麗麗。麗麗出生后不久,徐悲鴻與女學生孫韻君產(chǎn)生了婚外情。用蔣碧薇的話說:“我們的家快毀了!”徐悲鴻不聲不響地搬了出去。后經(jīng)好友相勸,徐悲鴻又回到蔣碧薇身邊,還帶她去歐洲游歷,長達二十個月之久,可兩人的距離反倒越來越遠了。到1936年前后,他倆的關系已經(jīng)惡化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徐悲鴻去了廣西,蔣碧薇獨自承擔起撫養(yǎng)兩個孩子的責任。
張道藩是徐蔣二人留法時的好友。他在“天狗會”里排行老三,徐悲鴻行二,蔣碧薇這個“壓寨夫人”自然就是他二嫂。“天狗會”是幾個志同道合的留法窮學生搞得一個小組織。張道藩家境不錯,出手闊綽,在“天狗會”里數(shù)他的人緣最好。他暗戀蔣碧薇,可又不能橫刀奪愛。為了證明自己已死心,他娶法國人素珊為妻。在婚宴上,他卻喝得酩酊大醉。早年在英國留學時,張道藩就加入了國民黨,并結交了后來創(chuàng)立特務機關“中統(tǒng)”的陳立夫?;貒螅瑥埖婪獥壦噺恼?,在政壇上平步青云。
徐悲鴻婚外情曝光之后,張道藩趁虛而入,利用自己的官職和關系,為蔣碧薇排憂解難,還時常接濟她。蔣碧薇的幾份工作都是張道藩找的,她后來兼職的地方就是張道藩擔任次長的教育部的下屬單位。蔣碧薇父親的工作也是張道藩找的。只要是蔣碧薇吩咐的事,對他來說就是“命令”。無論難易,他都會不折不扣的完成。
對比徐悲鴻和張道藩二人,蔣碧薇說過這樣的話:“悲鴻心目中永遠只有他自己,我和他結婚二十年,從來不曾在他那兒得到絲毫安慰與任何照顧。我們活著,一切都得為他,因此對于他的軌外行為,我們也必須加以容忍。道藩呢,他所求的僅只是我給他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而他卻付出最大的代價,細心熨帖,無微不至?!彼倪@些話告訴我們,她心里的天平已經(jīng)偏向于張道藩那一邊了。徐悲鴻的出軌也就成為她做張道藩情人最好的理由,只是她一直竭力掩飾,生怕外人知曉。
盧溝橋事變后,這兩個婚約在身的男女開始互寫情書以彌補相思之苦。張道藩自稱“宗”,并給蔣碧薇取了只有他倆才知道的名字——雪。在給雪的第二封情書里,張道藩就交代了這段婚外情的前因后果:“我的雪本來是人家的一件至寶,我從來不敢有任何的企求,一直到人家侮辱了她,虐待了她,幾乎要拋棄了她的時候,我才向她坦承了十多年來深愛她的秘密。幸而兩心相印,才有這一段神秘不可思議的愛?!?/span>
張道藩是蔣介石的“文藝斗士”,也是情書高手。他寫的情書不僅感人心肺,而且情真意切。從“海枯石爛,斯愛不泯”,到“你若把我的心切成片片,你一定能在每一片上看見你美妙的麗影”,再到“如果上蒼能夠使我得到你永恒的愛情,那么無論是什么樣的苦事,我也覺甘之如飴”。讀到這樣的信,只要是女人,無論婚否或許都會有把自己變成他的那個“雪”的沖動。蔣碧薇是國民才女。從她所寫的“夕陽秋草,在在愁人,紙短情長,行行是淚”這16個字中,蕭陶能夠察覺到她內(nèi)心的那份糾結。她為收獲一份新的愛情而欣喜若狂,可又感嘆擁有這份愛實在太辛苦了。
1938年,徐悲鴻在桂林的報紙上刊登啟事,聲明他與蔣碧薇脫離同居關系。他本想以此還自己一個自由身,以便向?qū)O韻君求婚。哪知事與愿違,孫韻君的父親不僅痛罵上門提親的徐悲鴻,還帶閨女離開了桂林。徐悲鴻與孫韻君苦戀八年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了。徐悲鴻也離開了這傷心之地,去了南洋。后來,孫韻君嫁給了當時的浙江省教育廳長許紹棣。
徐悲鴻單方便刊登離婚啟事更是極大地傷害了蔣碧薇。遠在新加坡的徐悲鴻一度曾給蔣碧薇的母親寫信,希望能跟蔣碧薇復合,可蔣碧薇怨氣難去,當然不會同意。1941年,在外遨游兩年多的徐悲鴻厭倦了漂泊的生活,打算返回陪都重慶。蔣碧薇得知后,急忙寫信告訴張道藩。張?zhí)岢?/span>4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包括離婚結婚、私奔求生、忍痛重圓以及保持自由,但全都被蔣碧薇否定了。
1941年4月1日,徐蔣二人的好友在《中央日報》第一版上刊登了一則徐悲鴻與蔣碧薇結婚啟事,張道藩的名字竟然也出現(xiàn)其中,說他是介紹人之一。不明就里的人看到第二天《中央日報》刊登的蔣碧薇的否認聲明后才如夢初醒,所謂的破鏡重圓只是愚人節(jié)的把戲。
抗戰(zhàn)期間,蔣碧薇的父親也住在重慶。一向身體不錯的蔣梅笙突發(fā)急病,不久就命歸黃泉。蔣碧薇認為正是受到徐悲鴻的刺激,她父親才犯的病。舊恨不解又添新仇。1943年,徐伯陽瞞著蔣碧薇參加了遠征軍,后經(jīng)張道藩多方打聽才知道他在孫立人的新一軍,孩子的叛逆讓蔣碧薇更加怨恨徐悲鴻。正是這兩件事讓她徹底成了徐悲鴻的陌路人,而此時的張道藩官運亨通,已升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
1944年,徐悲鴻在《中央日報》上刊登啟事,稱“悲鴻與蔣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和,斷絕‘同居’關系已歷八年,中經(jīng)親友調(diào)解,蔣女士堅持‘己’見,破鏡已難重圓。此后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不相干。”
啟事見報后的第三天,徐悲鴻就在貴州與廖靜文訂婚了。廖靜文的父親原本不贊同這樁婚事,廖靜文通過在貴州上大學的姐姐做他的工作,終于得到了父親首肯。其實,1942年徐悲鴻登報招聘圖書管理員只是個幌子,為自己物色生活伴侶才是其本意。那時中國美術院剛成立,只有徐悲鴻和張大千兩位研究員,根本不必配備專職的圖書管理員。據(jù)說慕名前來報考的有五十多人,有點類似現(xiàn)在的“海選”。徐悲鴻認定湖南妹子廖靜文就是他苦苦尋覓的那個人。起初,廖靜文并不知情。一個有意一個無心,但兩人朝夕相處一段時間后,廖靜文發(fā)現(xiàn)自己愛上了這個有家不能回的大叔。廖靜文后來回憶說,她一心想上大學,可考上金陵女大后,她根本沒心思讀書,只好輟學回到徐悲鴻的身邊。要蕭陶說,如果說徐孫之戀是為了愛情,那么徐廖之戀更多的是為了生活。這時的徐悲鴻已是奔五的人了,他渴望早日告別那種“名義上已婚,實際上單身”既痛苦又無聊的生活。
1945年底,在律師的見證下,徐悲鴻終于與蔣碧薇正式離婚。其實,他倆壓根就沒結過婚,當年只是私奔,但作為社會名流,徐悲鴻最后還是選擇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結束這段“事實婚姻”,而蔣碧薇通過離婚協(xié)議得到一筆補償。前些年,廖靜文接受采訪時稱,徐悲鴻除了給蔣碧薇1百萬元的贍養(yǎng)費和100幅畫外,還把收藏的40幅古畫送給了蔣碧薇,另外每個月還要付四萬塊的生活費。但蔣碧薇在其回憶錄里沒有提及后面的兩項,但說過“一紙空頭承諾”的“子女的教育費”。蕭陶判斷,廖靜文所說的“生活費”或許就是“子女的教育費”。蔣碧薇后來跟張道藩分開后,又獨自生活了18年。正是靠著百幅徐悲鴻的畫作,她才安然度過了晚年。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于北京,年僅58歲。那時,廖靜文才30歲。她與徐悲鴻所生的兒子徐慶平6歲,女兒徐芳芳5歲。廖靜文不僅含辛茹苦地把兩個孩子拉扯大,而且守寡將近60年。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把徐悲鴻留下的1200多幅作品以及所收藏的1000多幅歷代名家書畫等全都捐贈給國家,還把徐悲鴻留給她的唯一住宅改建成徐悲鴻紀念館。要蕭陶說,廖靜文雖不是繪畫大師,也不是民國才女,但她的思想境界比誰都高。在物質(zhì)上,她是個無產(chǎn)者,但在精神上,她比誰都富有。
蔣碧薇去世時79歲,張道藩只活到71歲。廖靜文不僅比他倆長壽,即便跟普通人相比,她也是長壽之人。真是應了那句話,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愿廖靜文先生一路走好!
(蕭陶原創(chuàng)。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轉載請注明作者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