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杰人 《朱教授講朱子》為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朱杰人先生所開專欄,為廣大讀者講解朱子之道。
![]()
朱子像 《朱教授講朱子》百四三 朱子曰:“信讒邪,則任賢不專;徇貨色,則好賢不篤。賈捐之所謂‘后宮盛色,則賢者隱蔽;侫人用事,則錚臣杜口’,蓋持衡之勢,此重則彼輕,理固然矣。故去讒、遠色、賤貨,而一于貴德,所以為勸賢之道也?!?/p> 譯講:朱子說,相信讒言和奸邪的人,那么你就不可能一心一意地任用賢惠正直的人;謀求金錢和美色,那么你就不可能堅定地喜歡賢惠和正直。漢代的賈捐之說“后宮里面如果只看重美色,那么賢惠正直的人就會把自己隱蔽起來;拍馬屁的人掌握的大權,那么正直的大臣就會閉口不言?!边@就是事物平衡的規(guī)律,這一方面重了,另一方面就輕了。所以,離開讒言、遠離美色、不把金錢看得過重,而以德、義為貴,這才是進用賢人的正確道理。 《朱教授講朱子》百四四 朱子曰:“人之所以易其言,以其不知空言無實之可恥也。若恥,則自是力于行,而言之出也不敢易矣。這個只在恥上。” 譯講:《論語·里仁》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币馑际钦f古人不輕易講話,因為講了話就一定要做到,講了話卻做不到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朱子在解釋這段話時說:“言古者,以見今之不然。”就是說,現在的人已經不這樣要求自己了。又說:“逮,及也。行不及言,可恥之甚?!彼f,逮的意思就是及,就是達到、做到。講一套,做一套,或者講過的話卻做不到,這是最可恥的。朱子說的“易其言”,易是輕易之易,就是隨便講話,不負責任,就是“空言”。朱子認為犯這種錯誤的原因就在于“不知恥”。如果人懂得什么事羞恥,他就不會講空話,而努力去兌現(立行)自己的話語了。 《朱教授講朱子》百四五 朱子曰:“人謹得言語不妄發(fā),即求仁之端。此心不放,便存得道理在這里?!?/p> 譯講:孔子的學生司馬牛問什么是仁??鬃踊卮鹚叭收咂溲砸沧殹薄V熳咏忉屨f:孔子說的讱,就是忍。這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仁者的心里保存著天理而不讓它(心)隨便放縱,所以他對自己的言論能夠忍而不輕易發(fā)表。司馬牛這個人喜歡隨便說話而且急躁,所以孔子就讓他先從這一點開始做起。朱子認為,孔子的這番話,一方面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謹言慎行,不放失本心,這也是追求仁德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本文為騰訊儒學特約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