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枉凝眉 傳奇樂坊 - 傳奇樂坊蕭演奏曲 QQ音樂 如何賞析古典詩詞之美 胡中行 中國古代詩詞是座美輪美奐的文學殿堂。但當前國人在詩詞常識方面有嚴重缺失,走進“圍城”有五把鑰匙——識字、識人、識世、識物和識法。 數學大師華羅庚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一首詩歌,對盧綸的《塞下曲》提出批評。盧詩是:“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華先生寫了首詩:“北方大雪時,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唐詩提出了批評。意境是古典詩詞的靈魂,看古詩,不要老盯著某些“科學”瑕疵。 走進“圍城”的第一把鑰匙——識字。漢字有多少?8萬左右。你能識多少?算4000,再加1000,5000個字到頂了。打開一本大字典,10個字里你不能識一個字。對一個字你認識到什么程度?20年前高考出過一道題,問“坐”是哪個部首?答案是“土”,古人席地而坐。這一步,僅是高中生水平。古人怎么坐?把臀部放在腳后跟,叫坐;臀部離開腳后跟,叫跪;臀部在地上,兩腳伸直,叫箕踞,比較正規(guī)的場合,絕對是跪坐。理解到這一步還不夠?!白睘槭裁词莾蓚€“人”?《說文解字》里說“凡坐獄訟,必兩造也”?!白钡谋疽馐谴蚬偎荆辽儆性婧捅桓?。至此,才對“坐”有真了解。古代詩詞里有時用的就是本意。 古代單音詞為主,千萬不要用現(xiàn)在的雙音詞去理解,詞義一定要準確地把握。 走進“圍城”的第二把鑰匙——識人。了解賈寶玉,先要了解曹雪芹。這兩者不等,但有聯(lián)系。詩歌也這樣。李白的天才是寫詩,在政治方面非常幼稚,兩次政治賭注都失敗。李白最吸引人的是平交王侯。再大的官,跟我平等。杜甫的性格很褊,固執(zhí)到極點。杜甫肯定不如李白討人喜歡,在長安十年,一無所獲。杜甫是各體兼長的大師,他的詩歌都經過嚴密推敲,一字不能改。李白靠天才,有時寫得比杜甫好,但平均下來,杜甫的實力略強于他。杜甫詩歌的力量植根于整個社會審美觀的變化。他用很笨重的東西來講,以丑為美,膽子很大,能寫出丑惡的東西,造成心靈振蕩,這跟時代的變遷有關。人跟詩歌、作品關系非常密切。 走進“圍城”的第三把鑰匙——識世。對時代要了解,但絕不能形而上。為什么有學者認為中國沒有屈原?屈原是有些可以懷疑的地方。戰(zhàn)國時的知識分子愛國沒愛到這個程度,那時很多知識分子有奶便是娘,如蘇秦張儀。大前提是中國內部斗爭,秦、楚、齊,誰統(tǒng)一中國都一樣。屈原這么執(zhí)著的愛國思想,不大能夠產生在戰(zhàn)國,大一統(tǒng)的國家方有愛國主義。 走進“圍城”的第四把鑰匙——識物。物的范圍廣,包括所有名物、制度,了解得越多越好。隨著時代的推移,“物”會發(fā)生很多變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東漢就不知道雎鳩的內涵,只知道雎鳩是水鳥。但它跟愛情有沒有聯(lián)系?肯定有,但這條鏈已經斷了。中國大量神話失傳,這或跟孔子的破壞有關,孔子不喜歡神話,“子不語怪力亂神”。 沒有背景,物也難以理解。有個英國人結婚,我送他一對木頭做的鴛鴦,我自認為寓意很好,沒想到他一看說“這么漂亮的野鴨子”,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愛情的寓意,鴛鴦在英國不代表愛情。 走進“圍城”的第五把鑰匙——識法。寫詩詞有格律、有規(guī)律。這就是“圍城”,詩的平仄、對粘、對仗、用韻、古今體的分類這些基本的東西要把握。還有詞牌(字數、句式、分段、用韻、平仄),它規(guī)定了詞的所有方面。掌握這些并不是要你成為一個詩人。掌握了,欣賞時不一樣,能理解古人為什么這么寫。 韻味是一種境界,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尤其不能翻譯。我很反對詩歌翻譯。翻譯古詩更難,要翻譯古詩的韻味難上加難,基本不可能。要么就不要欣賞古詩,千萬不要去讀翻譯過的古詩,特別是古典詩詞。我們不能偷懶,一定要欣賞原作。 作者 胡中行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復旦人文課程之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研修班》名師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