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十點(diǎn),「為你讀詩」(thepoemforyou) ▎圖說 圖為俄羅斯畫家康斯坦丁·沙莫夫(1869-1939)的作品《約會的晚上》?!爸灰蜻@個地方還和從前一樣,使得你的缺席像是一股殘忍的力量”。(伊麗莎白·詹寧斯《缺席》)
▎收聽 點(diǎn)擊下方視頻,或在微信對話框中輸入:約會,即可收聽。 約 會
作者:茨維塔耶娃(俄羅斯) 為你讀詩:康輝 | 中央電視臺新聞主持人 我將遲到,為我們已約好的 相會,當(dāng)我到達(dá),我的頭發(fā)將會變灰…… 是的,我將被攫奪 在春天,而你賦予的希望也太高了。
我將帶著這種苦痛行走,年復(fù)一年 穿過群山,或與之相等的廣場、城鎮(zhèn), (奧菲尼婭不曾畏縮于后悔?。┪覍⑿凶?/span> 在靈魂和雙手之上,勿需顫栗。
活著,像泥土一樣持續(xù)。 帶著血,在每一河灣、每一灌木叢里; 甚至奧菲尼婭的臉仍在等待 在每一道溪流與伸向它的青草之間。
她吞咽著愛,充填她的嘴 以淤泥。一把金屬之上的光的斧柄! 我賦予我的愛于你:它太高了。 在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禮。
譯者:王家新
▎詩說 文/王家新 (特別鳴謝王家新先生為本期節(jié)目薦詩并撰文) 瑪琳娜·伊萬諾夫娜·茨維塔耶娃(1892 - 1941),蘇俄著名女詩人,生于莫斯科一個知識分子藝術(shù)家家庭,從少年起就寫詩,第一本詩集《黃昏紀(jì)念冊》所嶄露出的“不容懷疑的天才”,很快引起人們注意。十月革命后,她被迫帶著孩子移居國外,1939年抱著一線希望回國,但兩年后即自殺于俄羅斯中部的一個小城。 縱然一生不幸,但茨維塔耶娃從未放棄寫詩,其心靈力量和詩歌天才的持續(xù)迸發(fā)都讓人不能不驚異?!拔膶W(xué)是靠激情、力量、活力和偏愛來推動的”,茨維塔耶娃曾如是說。她的詩如此,她的生命也如此。她早期詩中的那種“抒情的冒犯”,對中國眾多的詩人,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美國詩人佛羅斯特曾這樣談詩:“讀者在一首好詩撞擊他心靈的一瞬間,便可斷定他已受到了永恒的創(chuàng)傷——他永遠(yuǎn)都沒法治愈那種創(chuàng)傷。這就是說,詩之永恒猶如愛之永恒,可以在頃刻間被感知,無須時間檢驗(yàn)。真正的好詩……是我們一看就知道我們永遠(yuǎn)不可能把它忘掉的詩”。 《約會》便是這樣一首詩。詩一開始就道出對命運(yùn)的直覺,并帶著令人顫栗的力量:“我將遲到,為我們已約好的/相會……”,這是一場怎樣的“約會”?顯然,這是一種不可能的愛,它已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一般的情愛而帶著一種絕對的性質(zhì),因而更艱難,也更致命:“當(dāng)我到達(dá),我的頭發(fā)將會變灰……” 但我們的女詩人仍忠實(shí)于她心靈的契約。她愿意為愛而受難,她也知道她“將被攫奪”,但她仍帶著苦痛(“依據(jù)全身的疼痛/我辨認(rèn)愛情”),奔赴這樣一場一開始就注定了的“約會”。她甚至拉來了《哈姆雷特》中那位因愛而毀掉自己的悲劇女主人公作為她自己的鏡像:“奧菲尼婭不曾畏縮于后悔!” 詩到了第三節(jié)和第四節(jié),出現(xiàn)了大地、泥土、溪流這些與“天空”相對應(yīng)的元素:“活著,像泥土一樣持續(xù)”,這就是那種連死亡也不能止息的愛。奧菲尼婭并沒有因墜河而死,她的臉仍在溪流與伸向它的青草之間等待,她甚至在吞咽著愛,以“淤泥”——這種愛的物質(zhì)——充填她的嘴。 詩寫到這里,已到了語言不能承受的強(qiáng)度。然后,精神的迸發(fā)還在最后,隨著“一把金屬之上的光的斧柄”的展開,詩人不僅意識到她所賦予的愛“太高了”(這與詩一開始的“在春天,而你賦予的希望也太高了”形成了一種反諷性呼應(yīng)),而且在“天空之上”看到了自己的“葬禮”! 據(jù)說詩人的丈夫曾這樣對人說:她追求的不是“水平線式的”愛,而是“垂直線的”愛。的確,這是一種“垂直線的”愛,而它在要求一種相稱的精神幻象,正因?yàn)檫@種痛苦的、不可能的愛,詩人在天空深處看到了自己的葬禮。 就這樣,由對淤泥的吞咽到天空深處的燃燒,一首詩寫出了一個詩人的命運(yùn):活于大地而死于天空。 詩人當(dāng)然愛大地、愛生命,但她同時也要求她的詩“服務(wù)于更高的力量”。為此她把自己整個奉獻(xiàn)了出去。 面對這樣的詩,我們除了一遍遍地去讀,還能說些別的什么呢。 ▎樂說 配樂剪輯自德國音樂人尼爾斯·弗拉姆的作品Ambre(《琥珀》)。黑白琴鍵的起伏看似平靜,就像他的作品,看似安靜的外表下包含了各種情感。作品的細(xì)節(jié)中被有意加入了很多微小的、象征性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重復(fù)而略帶抽象的聲音,聽起來耐人尋味。 ▎讀詩嘉賓 康輝 中央電視臺新聞主持人 ▎明日預(yù)告 明晚10點(diǎn)(5月28日),京東集團(tuán)副總裁、拍拍總裁蕢鶯春為你讀英國詩人勃朗寧夫人的作品《葡萄牙人十四行詩》(第七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