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名將不可勝數(shù),名劍也燦如星河。軒轅以圣道輔黃帝,湛盧因仁道擇賢主,赤霄借帝道創(chuàng)大漢,泰阿憑威道救楚王,魚腸以勇絕留青史,承影恃工藝動世人??此泼麆ε溆⑿郏瑢崉t成敗皆蕭何,其中就有這么一把因殺忠臣而出名的劍—屬鏤。 屬鏤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的寶劍。此劍之有名,不在其削金斷玉,鋒利無比,而是因為此劍之下,纏繞著兩縷忠魂。 第一位死在此劍之下的是忠臣伍員伍子胥。據(jù)《左傳.魯哀公十一年》記載:“吳王夫差賜伍子胥屬鏤自刎”。伍子胥原是楚國人,因楚平王昏庸無道,誅殺親族而出逃吳國。后輔佐兩代吳王,引薦專諸,推薦薦孫武,擊破楚軍,打敗越國。奠定了當(dāng)時吳國的霸主地位。然而,在存滅世仇越國的問題上同吳王夫差產(chǎn)生矛盾。伍子胥深謀遠慮,看破勾踐的心機狡詐,置生死于不顧處處勸諫吳王,怎奈忠言逆耳,最后夫差賜伍員屬鏤之劍,伍員含憤而死。臨死前,伍員對左右說:我死后,將我的眼睛挖出,掛在吳國的東門之上,我要看著越軍是怎樣打進吳國的。伍員死后,夫差將其尸體斬為數(shù)段,裝在皮口袋之中,拋入?yún)卿两?/p> 第二位死在此劍之下的是越國忠臣文種。越王勾踐被夫差打敗后,臥薪嘗膽,決心報仇。當(dāng)時勾踐有兩個得力助手,一個是范蠡,另一個就是文種。二人所長不同,文種擅長辭令,在外頭周旋搞外交;范蠡安撫百姓發(fā)展經(jīng)濟搞內(nèi)政。后又進獻西施鄭旦迷惑夫差,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在文種范蠡的幫助下,終于滅掉強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滅吳后,范蠡對文種說:“勾踐長頸鳥喙,可以隱忍羞辱,卻妒忌下臣功勞,只可以同患難,不可以共富貴,你我兄弟不如棄官逃走,免得遭遇不幸?!蔽姆N以為范蠡多慮了,不以為意,范蠡一個人出逃外地,隱姓埋名,做起了生意,十年之內(nèi),三致千金。而范蠡出走不久,越王勾踐果然不出所料,將一口寶劍賜與文種。文種接劍在手,認得正是吳國忠臣伍員自裁之屬鏤劍。文種明白了越王勾踐的意思,于是,伏劍而死,葬于臥龍山。 各為其主,同為忠臣,同死于屬鏤劍下,伍子胥文種也真是同病相憐。據(jù)說,后來一次發(fā)大水,沖擊臥龍山,文種墓崩裂,有人見伍子胥文種前后踏浪而去。生為死敵,死作良友,二人忠魂相惜,著實讓世人為之嗟嘆。而屬鏤劍不名以功業(yè),卻連殺二忠臣,毀其江山,也算得上史上最不詳之劍了。 |
|
來自: 激揚文字 > 《冷兵器:十八般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