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購物中心怎樣通過內部空間布局使顧客一進來就馬上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心情愉悅,從而激發(fā)顧客在商場內購物的欲望?下文十二招對成功的購物中心的空間布局和設計作了核心的總結與分析。 第一招:層層退縮中庭設計,讓顧客空間感受最佳化 從第一層開始,隨著層次向上延伸,弧形的半徑也按比例依次延長,形成層層依次向后退縮的環(huán)繞中庭的弧形回廊。 這樣的中庭設計使顧客感覺到購物中心內部的空間很開闊,進入商場馬上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心情愉悅,激起顧客在商場購物、休閑的欲望。 雖然犧牲一定的商鋪面積,但隨著樓層的往上,環(huán)繞回廊上面向中庭的商鋪面積也依次增加,開發(fā)商獲得了更多更具商業(yè)價值的一線商鋪,同時提升了整個購物中心的購物環(huán)境。 第二招:大量運用弧形動線,創(chuàng)造豐富視覺空間感和愉快購物體驗 人流動線在設計時應注意兩個方面的要求: 1、應突出購物中心內部商業(yè)空間設計的可視性,從而起到引導公共購物的作用,營造空間的安全感和舒適感覺。 2、應強調交通組織的引導性,讓顧客能很容易到達商場的各個區(qū)域,只有顧客能看到、走到的地方才能產生好的效益。 透過圓弧形動線,能讓顧客視野的延伸性更強,可視性更強,單店的能見率更高,便于顧客到達店面?;⌒蝿泳€被很多香港購物中心廣泛采用,如又一城、太古廣場等。
第三招:不讓主力店占據(jù)一整層面積,而是讓它多層分布 香港購物中心往往不會讓核心主力店占滿某一整層,而是同時占據(jù)幾個層面的一部分,一般都小于該層的二分之一。這樣的布置可以讓主力店在多個層面發(fā)揮作用,匯聚和引導人流到達更多的層面,提高同層的其他小商鋪的商業(yè)價值。 【案例】又一城 又一城的AMC電影院頒布在三層、海港城的”連卡佛“分布在三個層面、太古廣場的”生活創(chuàng)庫“分布在四個層面,而SEIBU分布在兩個層面、荃灣廣場的”吉之島“分布在四個層面,瑪莎百貨幾個在每個購物中心都有兩個以上的層面。
第四招:平面商業(yè)分布不設商品專屬區(qū),而是實行混業(yè)經營 現(xiàn)代購物中心的商業(yè)業(yè)態(tài)經營區(qū)域的劃分,主張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成功的購物中心大都采用混業(yè)經營與分區(qū)經營并軌的方法。即在大的類別和大的經營品種上,劃分一條基本的界線,以區(qū)域和經營層及作為劃分。在這一前提下又采用比較靈活的、適應變化的、相對松散的混業(yè)經營方法。 第五招:將不同價位的商品分別設置于不同的樓層 在購物中心內,商鋪是共生的關系,商鋪與商鋪之間必須要相與帶動,因此同一區(qū)域內商品組合必須要有一定的互補性。 不同區(qū)域的商品組合要適合不同消費水平和不同消費年齡層次的消費者需求,這些都涉及到購物中心內商業(yè)區(qū)域的劃分和商品組合技術。 購物中心經營區(qū)域的劃分,一般應遵循一個基本的原則:任何一個購物中心的業(yè)態(tài)都是非常豐富的,任何一個購物中心都不應該片面地適應某一類消費者,而應該盡量適應更大范圍之內的消費者。 第六招:次級街道控制在3-7米的范圍內,主街道要在12米以上 次級街道是連通購物中心內各散戶商鋪的主要通道。一般情況下,通道寬度小于3米,人在通過時會感到狹窄,有緊張感和不適感,尤其是在通道距離比較長的時候。寬度3米可以被認為是最舒適的底線。 【案例】海港城、太古城 香港購物中心的次級街道都在3米以上,為數(shù)不少的購物中心的次級街道的寬度在4.5米以上,甚至還有個別的寬度達到7米以上。而主街道的寬度一般在12米左右,如海港城、香港太古城中心。 第七招:每隔20-40米布置一組自動扶梯,電梯采用集中布置 為有效地組織人流垂直流動,購物中心通常設置了大量的自動扶梯,多達幾十部上百部,有的大型購物中心甚至達幾百部。自動扶梯成為購物中心組織人流垂直流動的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設施。 香港購物中心一般將自動扶梯布置在比較醒目的位置,并且每隔20-40米就布置一組自動扶梯,以方便顧客乘坐,如中庭、出入口等位置。中庭作為購物中心內部平面交通和垂直交通的樞紐,是布置自動扶梯主要區(qū)域和最為集中的區(qū)域。 第八招:設計跨多層的“通天梯”實現(xiàn)人流跨層傳送 按照商業(yè)價值隨樓層上升遞減的規(guī)律,則樓層越高商業(yè)價值越低,但設置高層直達扶梯后,由于可從低樓層直達高樓層,如4樓直達8樓,這樣4樓就和8樓具有了幾乎相同的商業(yè)價值。 時代廣場從露天廣場處設有三臺直達10-12樓“食通天”飲食區(qū)的自動扶梯?;适冶さ淖詣臃鎏菘梢詮氖讓又边_15層,電梯分二組設置,一組直達3-9樓,一組直達10-15樓。 【案例】朗豪坊 朗豪坊的通天梯從4樓可直達12樓,其間只在8樓設有一個緩沖區(qū)。 第九招:將餐飲場所設置于溜冰場上空,推動娛樂觀賞化、餐飲娛樂化 推動娛樂觀賞化,餐飲娛樂化,成為購物中心吸引客源的重要手段。 【案例】又一城真冰溜冰場 又一城的真冰溜冰場設置在UG層,位于中央挑空空間的下方,其上面是三層環(huán)繞中庭的商業(yè)街道,并且都在沿溜冰場的邊緣位置配置了餐桌,提供餐飲。 第十招:人性化的細節(jié)設計無處不在 洗手間:外面設有等候區(qū),等候區(qū)中有石凳;附上指示牌,明晰顧客身處何處。 無障礙設計:激發(fā)老年人的購買力。 第十一招:在購物中心設計充足的停車位 香港購物中心的建設者充分考慮到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不給消費者的購物過程帶來一絲不滿和不方便。 第十二招:主入口設計醒目標志,使其成為人流集中和各類活動的焦點 香港購物中心樂于在主入口設計醒目的標識,其目的在于形成該購物中心獨有的記憶符號,并促進人流集中,使這里成為人流集中和各類活動的焦點。 【案例】時代廣場、海港城、朗豪坊 香港時代廣場:大鐘、大型電視屏幕; 香港海港城:大型電視屏幕; 香港朗豪坊:極具抽象藝術氣息的雕塑,象是一位狂放的歡迎者。 (來源:商業(yè)地產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