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專業(yè)紙廠都會生產(chǎn)粗中細三種不同紙表肌理的水彩紙以適應不同的水彩技法題材和用途。這些不同肌理的紙表是因為紙張生產(chǎn)過程中抄造的網(wǎng)模(MOLD SCREEN),脫水所使用的毛布(FELT)及滾筒(ROLLOR)所產(chǎn)生的最終效果,也就是最后的表面肌理(SURFACE TEXTURE)。我們使用的透明水彩其實是半透明(TRANSLUCENT)狀態(tài)的,即使是最專業(yè)的透明水彩也不能例外,這是原料的特性。只是部份比較透明,而部份處于半透明。透明水彩涂料層涂在不同的紙張表面肌理(TEXTURE),由于折光的現(xiàn)象,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質感及視覺效果。同時不同的紙表也影響不同技法的表現(xiàn),因而選擇不同肌理紙表的水彩紙以達到畫者心中的繪畫效果,認識不同紙表肌理的水彩紙是有必要的。同時我們應該了解水彩紙的磅重不一樣,紙表的肌理也有差異,比如 190 GSM和 300 GSM 的粗面(ROUGH)水彩紙,即使是同一品牌也會產(chǎn)出不完全相同的肌理,而不同品牌差異就更大了。 水彩紙的紙表肌理大致可分為三種: (一) 熱壓水彩紙 / 細面水彩紙 ( H. P./ HOT PRESS) 水彩紙的紙表肌理光滑細致,最為植物寫生(BOTANICAL)及精細的描繪畫家的歡迎,同時也是喜歡使用不很粗糙紙表的花卉及肖相畫家的最佳選擇。由于熱壓水彩紙的紙表密度高,雖吸水性較粗面水彩紙低,但干得快,適合大面積的渲染效果,留在紙表的顏料層較明亮(BRIGHT)。較大的色面上色時,中間顏色會較淡而周圍色彩較深表現(xiàn)的筆觸纖細而簡潔。另外這類水彩紙很適合碳精、碳粉類畫家的作畫紙張。 (二) 冷壓水彩紙 / 中目水彩紙( C. P. / COLD PRESS) 這是最普及且廣為一般畫家接受的水彩紙,適合各種技法及題材的描繪,尤其是初學者,選擇中目水彩紙比粗目水彩紙容易上手。冷壓水彩紙有時也稱為非熱壓水彩紙,簡稱「NOT」,意思是「NOT HOTPRESSED」。 (三) 粗面水彩紙 ( ROUGH) 水彩紙的紙表粗糙堅強,佈滿自然形成凹凸的肌理,稱為TOOTH 或 粒子(GRAIN),容易留住顏料,水彩干后,顏料會平均分散在紙表的凹處;若使用干筆,顏料則留在粒子的凸起處,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多變有趣的層次和筆觸,尤其擦筆留白的效果,更是許多畫家喜歡選用這種水彩紙的原因。特別是風景及海景畫家最為偏愛。 水彩紙的磅重厚薄(PAPER WEIGHT) 一般水彩紙的稱重(WEIGHT)是以公克/平方米 (g/m2或gms)或磅(lbs)來稱呼。許多人都弄不清楚磅重厚薄的關系,那是因為過去,紙張的稱重都以磅重為主,所以到現(xiàn)在許多人還是習慣使用磅重的傳統(tǒng)稱呼,但是經(jīng)常都將英美的磅重(IMPERIAL MEASURMENT)與公制的公克/平方米(METRIC MEASURMENT),互相混合攪和在一起。 幾磅紙?其意義就是每令紙(500張) 的紙張 (通常指560×760mm大小的紙),其重量是多少磅。再由幾磅重的紙來得到一個厚薄的觀念。但實際上依磅重的觀念來理解紙張的厚薄是錯誤的,比如500張140lbs的紙(560×760mm)的半開時(560×380mm),其稱重則只有原紙的一半磅重(70lbs),而每張紙的厚度并不會因為磅重變小而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我們是弄混了磅重與厚薄的關系。只是各家專業(yè)的水彩紙生產(chǎn)廠商都了解消費者的認知盲點及習慣,所以都會在紙張上標明水彩紙的磅重和公克/平方米并列,這紙上標明的磅重實際上是指500張的560×760mm大小(IMPERIAL SIZE)的水彩紙的磅重。所以我建議購買水彩紙時,不妨直接使用公制的稱重法,買幾公克(gms)的紙張就簡單多了,因為同樣公克重量的紙,不論紙張大小,若品牌相同其厚度都相同。 一般專業(yè)水彩紙生產(chǎn)紙廠都會生產(chǎn)下列各種厚度的水彩紙,使用者都可以在一般美術社買到。不過初學者不妨多了解一下每種不同磅重水彩紙的使用方式,那都是過去水彩畫家的使用經(jīng)驗心得,或許對你也有一些幫助。 (一) 150 g/m2 (72lb) 這是最輕薄的水彩紙,適合素描(SKETCHING),干性媒材和非渲染性的水彩干筆畫法(DRY BRUSH WORK)。如果需要水量較多的渲染法,紙張必須先用水浸透,取出后裱張(STRETCHING)在畫板上,待干后或適當?shù)母珊猿潭葧r再進行工作。 (二) 190 g/m2 (90lb) 這是輕磅的水彩紙,價格比厚磅水彩紙便宜,紙表肌理和質惑與厚磅紙相似,是經(jīng)濟考量下最常用的水彩紙,尤其是美術大專及專門學校的水彩創(chuàng)作及習作,在國內外都是最受歡迎的磅重水彩紙。使用時與150 g/m2 (72lb) 輕磅水彩紙相似,適合水份較少的水彩技法或水彩干筆畫法(DRY BRUSH WORK)。若需使用較多的水份來渲染時,最好還是預先全張上水或浸濕后裱張在畫板上較為恰當。當然這磅重的紙張也適合所有的干性畫材、膠彩、廣告顏料或水粉顏料 (不透明水彩 /GOUCHE)。 (三) 300 g/m2 (140lb) 對專業(yè)水彩畫家來說,這是最常使用的中磅重量紙。適合各種技法及不同媒材使用。肌理堅強厚實,不易灣曲變形,紙質穩(wěn)定。採用濕畫法(WET TO WET)時,全紙上水再進行工作,效果會更好。 (四) 425 g/m2 (200lb) 這是重磅水彩紙,一般來說直接使用就可以,除非技法上的需求水彩紙可以不需要再上水處理。 (五) 535 g/m2 (250lb) 這是超重磅水彩紙,適合濕畫法及大量水份的渲染技法。不需上水處理。 (六) 638 g/m2 (300lb) 這是超重磅的紙板水彩紙(PAPERBOARD),專業(yè)畫家最喜歡使用的水彩紙,適合各種技法,即使大量渲染洗刷(HEAVY WASHES),紙張都可信任,不會彎曲變形皺縮。 水彩紙的尺寸規(guī)格(PAPER SIZE) 最初紙張的抄制都是以人工漉紙方式生產(chǎn),所以人工抄制的紙張并沒有一定的規(guī)格,常常因人而異。生產(chǎn)過程中必須使用適當操作模網(wǎng)(MOULD SCREEN)過濾紙漿使紙漿纖維層積成型,生產(chǎn)速度慢,使用的模網(wǎng)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格,所以產(chǎn)出的紙張也沒有一個公認的尺寸標準。直到1809年圓網(wǎng)機的發(fā)明,紙張走向半手工生產(chǎn),按照一定的生產(chǎn)流程,一樣的網(wǎng)模產(chǎn)出比較有規(guī)格的紙品,但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規(guī)格。到西元1836年,英國政府才針對紙張的磅重及尺寸規(guī)格訂下一個標準,稱為帝皇開(IMPERIAL SYSTEM),規(guī)定帝王開尺寸(IMPERIAL)為22吋×30吋,也叫做全開紙(FULL SHEET),是其他尺寸紙張的基本依據(jù)。不過這套標準尺寸引用到美國及加拿大后,同樣尺寸的稱呼有不同的標準尺寸,比如英國的DOUBLE ELEPHANT大小的紙張是27吋×40吋,而美國及加拿大郄是29吋×41吋。不過今天在歐美所生產(chǎn)的水彩紙還是以帝皇開尺寸(IMPERIAL SIZE)為全開紙,尺寸與1836年所訂下的尺寸完全一致。畫家也是以標準的名稱來購買水彩紙。 英國帝皇開的紙張尺寸和標準名稱 (THE BRITISH IMPERIAL SYSTEM OF PAPERDIMENSIONS & IMPERIAL STANDARD NAMES) 水彩紙除了單張出售外,廠商也生產(chǎn)卷筒(ROLLS)水彩紙,方便使用者自行裁剪適當?shù)某叽缁蛩撼尚埵褂?。整卷的水彩紙并沒有標淮規(guī)格。一般長度都以10碼(YARDS)為最常見,而寬幅110公分(2張全開紙的寬度)到152公分(2張全開紙的長度)都有,甚至有生產(chǎn)寬幅達40吋到60吋的大幅作品用紙。整卷水彩紙存放時應特別注意,不可平放或立放在地板上,以免紙張受潮影響紙張的品質。 另外在亞洲生產(chǎn)的水彩紙其尺寸規(guī)格多延續(xù)使用印刷紙的尺寸,特別是日本、韓國、臺灣、香港、中國及東南亞一帶。全開紙的尺寸為1090×788mm,日本稱為四六判全開紙。而且近十年來,歐美的水彩紙工廠也向亞洲市場供應這種規(guī)格的水彩紙。下列有關紙張的開數(shù)以資參考:
這些不同白色的水彩紙若不是放在一起比較,這不同的白色調子常是難于辨識的,其差異不是非常明顯,但是會影響到透明水彩顏色呈現(xiàn)的色感,這應該是所有水彩畫家都了解的。乳白色的水彩紙常會將顏色的呈現(xiàn)有點混濁(MUDDY),而將黃色在藍調的白色水彩紙上色時則呈現(xiàn)綠調。不過有趣的是,如果使用乳白調的白色水彩紙作鉛筆素描再上淡彩時,畫面呈現(xiàn)的效果就比純白色水彩紙更要柔和動人。所以何種白調的水彩紙是好的,就看畫家怎麼樣去使用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了。 過去我們以為畫水彩一定用白色的水彩紙,不過在英國及歐美也開始使用有淺色調的水彩紙作畫了。英國山度士紙廠多年前就生產(chǎn)彩色水彩紙(COLOURED WATERCOLOR PAPER)包括乳白色、尉藍、淺綠、淺灰、麥芽黃等多種淺色調水彩紙,提供水彩畫家一種新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現(xiàn)在已經(jīng)漸漸受到畫家的歡迎并畫出一些新風格的作品,現(xiàn)在你也可以作新的嘗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