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深度撞擊號撞向彗星
2005年7月4日,“深度撞擊”探測器與“坦普爾-1”號彗星相撞,這一簡單卻壯觀的實驗在公眾中間引發(fā)強烈反響。這次實驗旨在撞擊彗星彗核,以便科學家研究從彗核中噴涌而出的物質。
美國宇航局為了此次撞擊彗核項目做了6年的準備工作,當然,彗星的運行軌道契合發(fā)射撞擊飛船取角也是計劃周期漫長的重要原因之一。類似遠征的卡西尼號,這次擔任撞擊任務的飛船也是由一艘主飛行器和一個二次拋射裝置組成。
在今年的7月將上演這出以浩淼宇宙為背景的帶有“破壞性”的“行為藝術”,預計飛行器與彗核的撞擊將造成一個14層樓深、足球場大小的坑洞,全部撞擊過程將由隨機攜帶的攝像頭拍攝傳回。
“彗星就像一個攜載太陽系的形成和演變信息資料的太空艙。”美國宇航局發(fā)言人如是形容道,“如果我們在此次撞擊采集物中能夠有類似分子化合物存在的證據,而非預期中盡是單質的存在,那么關于地球本身的歷史就將在2005年重新界定?!?/font>
來自: tjhx0526 > 《世界記事》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NASA彗星獵人使命終結!9年歷程拍50萬張照片
“深度撞擊”號探測器在2005年對坦普爾1號彗星彗核進行了撞擊,并收集揚起的彗星物質,科學家認為這些任務有助于揭開彗星的組分、物質以...
組圖:“深度撞擊”探測器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
組圖:“深度撞擊”探測器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時間:2005年07月04日14:21.來源:央視國際網絡。相關新聞:CCTV.com快訊:美國宇航局證實,...
盤點人類與彗星的7次親密接觸
盤點人類與彗星的7次親密接觸。2014年8月6日,歐洲空間局(ESA)的羅塞塔探測器結束了它十年的征程,到達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
【飄影23號】人類第一次撞擊彗星“深度撞擊”
人類第一次撞擊彗星“深度撞擊”_江訊網軍情視野 2005年1月13日,北京時間2時47分,美國成功發(fā)射彗星探測飛船,“深度撞擊號”。因此...
“深度撞擊”號探測器任務終結 完成多項使命
“深度撞擊”號探測器任務終結 完成多項使命NASA項目“深度撞擊”已經結束,自從2005開始以來,在9年時間里,對彗星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阿赫恩是本項任務主要研究者,他認為撞...
震驚人類的“彗木大沖撞”事件20年紀念
在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之間,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碎片相繼進入木星的大氣層,美國宇航局組織了龐大的空間望遠鏡“艦隊”對這起事件進行觀測,伽利略號飛船雖然拍攝到彗星撞擊的一刻,但是其還在飛往木...
科學史上的今天——7月4日
姜立夫積極主張數學的國際交流,除鼓勵學生出國留學、翻譯國外優(yōu)秀數學圖書外,還力促邀請外國數學家來華講學,為使中國數學盡快進入世...
掃帚星——彗星
掃帚星——彗星。掃帚星在天文學稱彗星。兩種彗尾兼有的如海爾—波普彗星。7月4日美國宇航局“深度撞擊”號彗星探測器以每秒10.3公里的速度準確命中,成功撞擊了“坦普爾1號”彗星,產生相當于4.5噸炸...
人類著陸器將首降彗星 彗星,人類,羅塞塔
人類著陸器將首降彗星 彗星,人類,羅塞塔。它由軌道器和撞擊艙組成,其中的撞擊艙于2005年7月4日首次撞擊了坦佩爾-1彗星,效率最高,這是...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