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培養(yǎng) 一 精心設計游戲,創(chuàng)設良好的團隊合作學習情境 體育的教育功能是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得到身心的發(fā)展,而體育鍛煉的方法和種類很多,有的練習是以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有的則是需要群體的團結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在實際教學中采用什么樣的練習進行教學,是值得研究的。針對現在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較差,我設計采用了一些以兩人或小組合作學練為主貫穿于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讓他們在練習過程中逐步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 根據不同的游戲內容和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圍,有利于更好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 寓教于玩,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理念,愛玩是學生的天性,體育游戲就很好的將“教”與“玩”有效地結合起來,因此,學生都很樂于參與體育游戲活動。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可以引導和教會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和體驗團隊合作帶來的快樂,從而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健康地成長。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團隊活動的積極性
2、讓學生體驗團隊成功,增強自信心
體育新課程理念指出: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發(fā)展,要關注那些經常在角落里的孩子。那么,如何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些“困難戶”學生的自信,讓他們也感受成功的喜悅,真正積極參與到體育課中來呢?我認為體育游戲是一種較好的方法。通過參加一些集體性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互助互補,從而讓這些體育“學困生”也體驗到團隊成功合作的快樂。如游戲“搭橋過河”,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給相同的兩塊木板,讓各組學生渡過“河”。游戲中各組學生都互相鼓勵、互相幫助,能力強的與能力差的同學都能安全到達彼岸。于是,每個學生的臉上都寫滿了成功的喜悅。再看那些平時躲在角落里的學生,也走到了“臺”中央,笑容也是格外的燦爛。 3、激發(fā)學生的個人與團隊的創(chuàng)新精神 創(chuàng)新是時代的要求,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根本。在現代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體育技能和體育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體育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體育任務。學生在進行體育游戲活動時,要通過小組的交流、合作,用教師所給的資源完成一定要求的任務,而完成此過程的同時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過程。有一個游戲叫做“連環(huán)手”,游戲的方法是這樣的: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隊員站成一個面向圓心的同心圓,每個人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對面同學的手,再用左手握住另一個人的手,這時就形成一個復雜的“網”,要求學生在不松手的情況下,想辦法把這張“網”解開,最后形成一個大家手拉手圍成的一個大圓圈。游戲的目標是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時都需要哪些步驟,體會與別人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團隊合作、創(chuàng)新、永不放棄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游戲中,學生通過團隊的合作順利完成了任務,卻意外地得出了兩種答案,一種是一個大圈,一種是兩個套著的環(huán)。這個游戲讓我和學生們都認識到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無限的。 三 討論交流,體驗和鞏固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教師應該因勢利導,組織大家交流發(fā)言:為什么能獲得成功?當學生失敗時,那么就適時組織學生討論思考:為什么沒有取得成功?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各種情況也能及時地與其他人進行交流、探討,對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思考,進而找出解決辦法,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與別人交流合作能力以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體驗和鞏固了團隊的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學校拓展心里訓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體育心理學.華師大出版社.1997 體育新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