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修身寶璧

 縱馬關山 2015-02-12

修身寶璧 ? 存養(yǎng)類(1)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數(shù)也宜多。曰窮理。曰盡性。曰達天。曰入神。曰致廣大。極高明。 ? 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數(shù)也宜少。曰謹言。曰慎行。曰約己。曰清心。曰節(jié)飲食。寡嗜欲。 ?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煉心如煉金。百煉而后為真金。百煉而后為真心。]
清明以養(yǎng)吾之神。湛一以養(yǎng)吾之慮。沈警以養(yǎng)吾之識。剛大以養(yǎng)吾之氣。 ? 果斷以養(yǎng)吾之才。凝重以養(yǎng)吾之器。寬裕以養(yǎng)吾之量。嚴冷以養(yǎng)吾之操。
[馮少墟云,凡人拈花弄月,尋山問水,便覺天趣盎然,而況存心養(yǎng)性,直達真源,上下古今,都在這里,此中樂趣,更何復如。]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yǎng)深。 ? 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yǎng)大。 ? 以虛養(yǎng)心。以德養(yǎng)身。
以仁養(yǎng)天下萬物。以道養(yǎng)天下萬世。
涵養(yǎng)沖虛。便是身世學問。[劉念臺云,涵養(yǎng)全得一緩字,凡語言動作皆是,劉直齋云,存心養(yǎng)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省除煩惱。何等心性安和。[世人遇不如意事,動輒煩惱,而煩惱無補于事,徒自增苦,惟有耐心料理,勿更添此一重纏縛。] 
顏子四勿。要收入來。閑存工夫。制外以養(yǎng)中也。 ? 孟子四端。要擴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遠也。 ? 喜怒哀樂而曰未發(fā)。是從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養(yǎng)。 ? 未發(fā)而曰喜怒哀樂。是從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 存養(yǎng)宜沖粹,近春溫。省察宜謹嚴,近秋肅。
就性情上理會,則曰涵養(yǎng)。就念慮上提撕,則曰省察。就氣質(zhì)上銷熔,則曰克治。

[省克得輕安,即是涵養(yǎng),涵養(yǎng)得分明,即是省克,其實一也,皆不是落后著事,涵養(yǎng)與克治,是人心雙輪,入門之始,克治力居多,進步之后,涵養(yǎng)力居多,及至車輕路熟時,不知是一是二 先儒每言存養(yǎng)省察,畢竟工夫重省察,人若不能省察,說甚存養(yǎng),真文忠云,治心如治病,然省察者,切脈而知疾也,克治者,用藥以去疾也,存養(yǎng)者,則又保護元氣,以杜未形之疾者也。]
一動于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人于初起念時,即便回心一想,其是非固自皎然,非者去之,是者存之,克己工夫,即從此初念克起,行善工夫,即從此初念行起。]
人心如谷種。滿腔都是生意。物欲錮之而滯矣。然而生意未嘗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 人心如明鏡。全體渾是光明。習染薰之而暗矣。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惟有內(nèi)起之賊,從意根受者不易除,即之氣拘物蔽,則表里夾攻,更無生意可留,明體可觀矣,是謂喪心之人,君子惓惓于謹獨以此。]
果決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閑。因循人似閑,心中常有余忙。[應事接物,常贏得心中有從容閑暇時,才見涵養(yǎng),若應酬時勞擾,不應酬時牽掛,極是吃累的。]
寡欲故靜。有主則虛。[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呂新吾云,心要如天平然,任物之去來,只是靜慮中正,何等自在。]

無欲之謂圣。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循欲之謂狂。[用力寡之,斯寡矣,其治本在敬,不用力寡之,則必至于徇,其病本在怠,周石藩云,寡欲極是難事,蓋必見理親切,將義命二字,守得牢固,則心理自然明白,魂夢自然受用,而欲乃不得而入之,若心上打掃不清,則窮通得喪,當吃緊之際,未有不潛移默奪者,此素位不愿外之所以難也。] ?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
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欲則閑。


  
 


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欲則平。 ? 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欲則樂。 ? 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欲則剛。
[須把心頭打疊干凈,渾如樓閣在空中,何等蕭灑自在,故孟子云,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 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動。忌坐馳。忌旁騖。四者切己大病。[時時遵此條持,則心自凝。] ?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訣。勿忘勿助,得一漸字訣。 ?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器量涵蓋一世。 ? 小人之心。不勝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 怒是猛虎。欲是深淵。
忿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故君子立身,其大要在乎懲忿窒欲。] ? 懲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懲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集古錄云,學者之懲忿窒欲,即使八戰(zhàn)八克,終懼冷灰之復燃,倘其七縱七擒,必至狂瀾之橫決,直須一刀兩斷,方是澈底澄清。]
心一松散。萬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萬事不入耳目。心一執(zhí)著。萬事不得自然。 ? 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
古之學者,在心上做工夫,故發(fā)之容貌,則為盛德之符。 ? 今之學者,在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則為實德之病。 ? [陳榕門云,誠于中自然形于外,制乎外所以養(yǎng)其中。] ? 只是心不放肆,便無過差。只是心不怠忽,便無逸志。

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智慧如鏡,富貴福澤,其翳之者也,困苦艱難,其磨之者也,徐曙庵云,最妙是一個逆字,今人處順境,現(xiàn)成受享,有何意味,惟逆則艱難險阻中,陶煉得幾許事業(yè),故逆來順受四字,隨在當有自得處。]

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薛文清云,國以逸欲而亡,家以逸欲而敗,身以逸欲而為昏愚,為戕賊,患無不至,蓋憂患是天理之行,震動驚醒,心膽變換之地,安樂是人欲之窟,般樂怠傲,志溺魂銷之地,故孟子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古語云,富貴不與驕奢期,而驕奢至,驕奢不與死亡期,而死亡至,處順境者,可以知所警矣。]
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顛到。吾人修行之資也。 ? 青天白日的節(jié)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乾轉(zhuǎn)坤的經(jīng)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

名譽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隱忍中大。[尹和靖云,莫大之禍,皆起于須臾不能忍,不可不謹,薛文清云,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又云,自古大智大勇,必能忍小恥小忿,皆是享福德處,顏光衷云,每在天下事,則是非交集,非受垢受不祥,火氣都盡,未有能休休有容,沉默濟世者也,故世間為手眼人,每以忍辱大第一精進。]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 ? 喜來時一檢點。怒來時一檢點。怠惰時一檢點。放肆時一檢點。
[劉念臺云,易喜易怒,輕言輕動,只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最不小,如今要將此種浮氣,覓個銷歸安頓處,平時養(yǎng)得定了,自然發(fā)而中節(jié)。]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 [非有盛養(yǎng)者不能。]
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
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

[燈動則不能照物,水動則不能鑒物,性亦然,動則萬理皆昏,靜則萬理皆澈,靜之一字,十二時離了一刻不得,才離便亂了,門盡日開闔,樞常靜,妍媸盡日往來,鏡常靜,人盡日應酬,心常靜,惟靜也故能主張得動,若逐動而去應事,定不分曉。便是睡時,此念不靜,做個夢兒也胡亂,人心至活,倏忽之間,起滅萬狀,未有無所事事而能懸空守之者,初入靜者,

 

 


不知攝持之法,必須涵泳圣賢之言,使義理津津悅心,方得大機流暢,斷不可空持硬手也。] ?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決然不露。[心頭有一句話,定要說出,胸中有一毫才,決要露出,只是量窄,然因其無量,即以卜其無福。]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沖繁地,頑鈍人,拂逆時,紛雜事,此中最好養(yǎng)大,若決裂憤激,不但無益,而事卒以僨,人卒以怨,我卒以損,此之謂至愚,耐得過時,便有無限受用處,人性褊急則氣盛,氣盛則心粗,心粗神則昏,其處事也,不能再思,其與人也,不能三反,其治家也,不能百忍,乖舛繆戾,可勝言哉,呂新吾云,天下之物,舒徐柔和者多長,迫切急躁者多短,人生壽夭禍福,無不皆然,褊急者可以想之矣。]

心平氣和。千祥駢集。[呂新吾云,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yǎng)者不能,做工夫只在個定火,火足則百物兼照,萬事得理,若一動火,則神昏氣亂,便種種都不濟了,又云,涵養(yǎng)不定底,惡言到耳,先思馭氣,氣平再沒錯著,陳榕門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勝則氣自平矣。]
世愈煩惱處。要耐得下。 ? 世事紛擾處。要閑得下。 ? 胸懷牽纏處。要割得下。 ? 境地濃艷處。要淡得下。 ? 意氣忿怒處。要降得下。
以和氣迎人。則乖診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 ? 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yǎng)身。則夢寐恬。 ? [非生平有養(yǎng)氣工夫者,不克語此。]
觀操存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饑疲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鎮(zhèn)定在震驚時。 ?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執(zhí)當矯之以圓。傲當矯之以謙。 ? 肆當矯之以謹。奢當矯之以儉。忍當矯之以慈。貪當矯之以廉。私當矯之以公。 ? 放言當矯之以緘默。好動當矯之以鎮(zhèn)靜。粗率當矯之以細密。躁急當矯之以和緩。 ? 怠惰當矯之以精勤。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谷刻當矯之以渾厚。 ? [此變化氣質(zhì)工夫也。]
持躬類
聰明睿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 ?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 不與居積人爭富。不與進取人爭貴。
不與矜飾人爭名。不與少年人爭英俊。不與盛氣人爭是非。

[陳榕門云,皆退一步想,談古祿云,新吾先生五不爭,其一曰不與盛氣人爭是非,所謂是非亦不可不爭,但彼以盛氣加之,我以和氣應之可也,程明道與王安石論新法,不合,安石勃然發(fā)怒,明道露色語之曰,天下事非一人之私議,愿公平心以聽之。安石為之屈服,此與盛人爭是非之法也,]
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 ? 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一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于禍,] ? 濃于聲色。生虛怯病。濃于貨利。生貪饕病。 ? 濃于功業(yè)。生造作病。濃于名譽。生矯激病。

[萬病之毒,皆生于濃,吾以一味解之曰淡,夫魚見餌不見釣,虎見羊不見阱,猩猩見酒不見人,非不見也,迷于其中而不暇顧也,此心一淡,則艷冶之物不能移,熱鬧之境不能動,夫能知困窮抑郁貧賤坎坷之為祥,則可與言道矣,]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何處。顧本來面目。在古人像個甚人。

 

 


[方格敏公云,人之為人有幾等,總要為不可少之人,若庸庸碌碌,可有可無,是謂醉生夢死,
污穢天壤,雖富貴不足齒數(shù)也,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 ? 莫輕視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輕視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古語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蓋同此日也,以之作惡,則無窮之禍?;诖?BR>日,以之為善,則不朽之業(yè),亦基于此日,茍不棄時,而此心快足,雖夕死何恨,不然,即百歲幸生也。]
醉酒飽肉。浪笑恣談。卻不錯過了一日。 ? 妄動胡言。昧理從欲。卻不作孽了一日。
[無論造孽結(jié)冤,而把彌天蓋地的力量,積慶垂麻的日子,忙過錯過,豈不可惜。]   ?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一能勝予。君子不可無此小心。吾何畏彼。丈夫不可無此大志。 ? 怪小人之顛倒豪杰。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 ? 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君子。
[或問人遭患難,是不幸事,曰患難亦是不經(jīng)事人良藥,明心煉性,通變達權(quán),正在此處得力,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后乃視為故常,恬不為意,則敗行喪檢,莫大之患。]  
經(jīng)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經(jīng)營;多一分道義。 ?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過。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 ?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夸學。
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惡;最難得一個悔字。 ? 諉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眾人事。 ? 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陳榕門云,讓美歸功,功自易集,分怨共過,過亦何傷,此惟明于大體而存心公恕者能之,
毋毀眾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世人常把好事讓與他人做,而甘居己于不肖,又要掠個好名兒在身上,而詆他人為不肖,悲夫,是益其不肖也。] ? 毋沒天下之理。以護一己之過。
[今人有過,則在文飾彌縫上做工夫,費盡了無限巧回護。成就了一個真小人,] ?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 實處著腳;穩(wěn)處下手。
讀書有四個字最要緊:曰闕疑好問。 ? 做人有四個字最要緊:曰務實耐久。 ? 事當快意處須轉(zhuǎn)。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
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 ? 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貽子孫。 ?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隨緣。一生牽惹之勞,總因好事。 ?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
[不見可欲時,人人都是君子,一見可欲時不是滑了腳跟,便是擺動念頭,茍非中存有主,將
自己底身家性命體貼一番,鮮有不墜入魔障者,先輩詩云,世上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生平,沉溺者可以驚心回首矣。]  ? 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
白,否則必至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能改過則天地不怒。[王文成公云,人果能一旦洗滌舊染,雖昔為寇盜,今日亦不害為君子,
袁了凡云,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可為悔過者法。] 
能安份則鬼神無權(quán)。[人能置身靜穩(wěn)中,即鬼神造化,亦奈何他不得,先輩詩云,安分身無辱,
知幾心自閑。] 
言行擬之古人則德進。功名付之天命則心閑。 ? 報應念及子孫則事平。受享慮及疾病則用儉。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貴莫貴于無求。賤莫賤于多欲。樂莫樂于好善。 ? 苦莫苦于多貪。長莫長于博謀。短莫短于自恃。明莫明于體物。暗莫暗于昧幾。 ?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忍辱者天不能禍。能無求者天不能賤。
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貪生者天不能死。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 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絕。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 ? 天厄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樂吾神以暢之。 ? 吉兇禍福,是天主張。毀譽予奪,是人主張。立身行己,是我主張。 ? [陳榕門云,在我者勉之,在人者聽之,在天者順以受之而已。]  ? 要得富貴福澤,天主張由不得我。要做賢人君子,我主張由不得天。 ? 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貴以下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 [陳榕門云,四語合來,無非要人重仁義而輕勢利。]
護體面不如重廉恥。求醫(yī)藥不如養(yǎng)性情。立黨羽不如昭信義。作威福不如篤至誠。 ? 多言說不如慎隱微。博聲名不如正心術。恣豪華不如樂名教。廣田澤不如教義方。 ? 行己恭。責躬厚。接眾和。立心正。進道勇。擇友以求益。改過以全身。
[劉念臺云,改過一法,是圣賢獨步工夫,層層剝換,不登巔造極不已,常人恥聞過,卒歸下
流,悲夫。]
敬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緊鑰。
度量如海涵春育。應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威儀如丹鳳祥麟。 ? 言論如鼓金戈石。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抱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 ? 振衣千仞岡。灌足萬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氣節(jié)。 ? 珠藏澤自媚。玉韞山含輝。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蘊藉。 ? 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懷。
處草野之日,不可將此身看得小。居廊廟之日,不可將此身看得大。 ? 只一個俗念頭,錯做了一生人。只一雙俗眼目,錯認了一生人。 ? [陳榕門云,語云,凡病皆可看,惟俗不可醫(yī),正謂此也。] ?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诓煌?。
君子所以存誠。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 君子所以慎獨。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 ? 君子所以宜家。不負天子。不負生民。不負所學。
君子所以用世。以性分言。無論父子兄弟。即天地萬物。皆一體耳。
何物非我。於此信得及。則心體廓然矣。以外物言。無論功名富貴。即四肢百骸。亦軀殼耳。
何物是我。於此信得及。則世味淡然矣。 ? 有補於天地曰功。有關於世教曰名。
有學問曰富。有廉恥曰貴。是謂功名富貴。
無為曰道。無欲曰德。無習於鄙陋曰文。無近於曖昧曰章。是謂道德文章。
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自君子觀之,人欲是極苦的,天理是極甜
的,小人反是故從欲則如附膻,從理則若嚼蠟。]
熱鬧榮華之境,一過輒生凄涼。清真冷淡之為,歷久愈有意味。[潘少白云,至理所在,入其
中則樂見,若外飾之事,初見絢然,入其中則索然,真見道之言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