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南針經典指標之CYC
【全贏內參】 日期:2013年04月24日 瀏覽: 9025 次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向大家介紹指南針經典指標——成本均線(CYC)的使用方法。
在一般軟件的使用中,大家可能更接觸的是移動均線MA。那么為什么指南針提出了成本均線的概念呢?我們先從兩種均線的區(qū)別說起。
移動均線MA是根據每天的收盤價進行加和平均得到的一條平滑曲線,比如5日移動均線的價格,就是用最近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做加和平均得出的價格,它表示最近五個交易日內投資者的平均買入價格。但5日移動均線真的能準確表達出最近五個交易日內投資者的平均買入價格嗎?其實不能,因為它使用的計算初始數(shù)值為收盤價,并不是投資者每天的成本價。比如一支股票,在某天交易的四個小時中,一直在開盤價5元附近震蕩,直到最后三分鐘,該股突然快速漲停,并以漲停價報收,假設5元處該股共成交20000手,漲停價5.5元處該股成交了5000手,那么該股當天投資者的成本價為:(5*20000+5.5*5000)/25000=5.1元,而按收盤價5.5來計算的移動均線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偏差。所以,指南針提出了成本均線的概念,以每日投資者盤中的成本均價計算均線,這樣更加真切的反映出不同周期內投資者的平均買入成本。
根據長期跟蹤總結,我們建議大家設置四條不同周期的成本均線。它們分別是:5日成本均線(CYC5)、13日成本均線(CYC3)、34日成本均線(CYC34)以及無窮成本均線(CYC∞),前三條線很好理解,為不同周期內投資者買入股票的平均建倉成本,最后一條∞成本均線是指股票自上市以來所有所有持倉投資者的平均成本。
CYC形態(tài)特點:
一、短期成本均線在上,長期成本均線在下稱多頭排列,反之為空頭排列;
二、成本均線的多頭及空頭排列都相當穩(wěn)定,在行情真正反轉之前,假交叉要比移動均線少得多。
CYC主要作用:
一、區(qū)別大盤的牛、熊市;
二、跟據主力在成本均線之上或成本均線之下吸貨,判斷后市行情發(fā)展的緩、急程度;
三、預測股價上漲或下跌過程中的壓力或支撐位;
四、區(qū)別主力震倉、整理或出貨;
五、上升過程中,指示升后下跌的止損位置。
CYC結合資金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成本均線可以看作是不同級別的多空交戰(zhàn)的戰(zhàn)線,無窮成本均線是市場整體上多空交戰(zhàn)的戰(zhàn)線,通常我們把無窮成本均線作為判斷個股牛、熊的分水嶺,所以如果股價強力突破無窮成本均線,代表了前期套牢盤全部被解放,上方再套牢壓力,牛市或將來臨。
不過,股票要想不斷上漲必須有資金推動,即使是在上方沒有套牢盤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股價穿越無窮成本均線時,必須觀察資金的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有資金持續(xù)流入,則表明該股的主力繼續(xù)做多的可能性極大,眼前突破無窮成本均線只是行情的開始,后市股價會因為主力“不差錢”的原因節(jié)節(jié)攀升。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見圖1:
![]() 圖1所示為華誼兄弟這只股票近半年來的K線走勢圖,為使大家看的更加清楚,我們在主圖上只保留了一條成本均線,及無窮成本均線??梢钥吹剑衲?/span>1月中旬,該股穿越無窮成本均線,而我們注意到,10日多空資金顯示該股在穿越無窮成本之前,就有資金在不斷加倉進場,隨后該股在無窮成本均線處震蕩整固,資金并沒有翻綠,說明主力不想在此處出逃,震蕩只是在洗盤,所以我們應在該股股價回踩無窮成本均線時逢低買入,其后一波快速拉升使該股在短短10幾個交易日內由14元附近飆漲到20元的上方。那么這樣的機會是不是很難再次捕捉到呢?其實不然,從圖1中我們看到,短短兩個多月后,該股資金再次持續(xù)流入,股價在18元下方再次強力穿越無窮成本均線,隨后該股一路揚升,創(chuàng)出年內新高。
掌握好成本均線,再看清資金的方向,兩者結合,就會締造出極具實戰(zhàn)威力的選股方法,不知您學會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