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學酒”一共七課,將會定期更新。堂哥不是要把大家訓練成專業(yè)的品酒師,堂哥只想讓你從此不再是個“小白”!相信大家跟隨堂哥一起學完這七課,您就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葡萄酒知識,學會了如何品酒、選酒、鑒別酒的真假。 —————————————————— 加入酒友匯(點擊即可進入酒友匯) 第一課我們主要是來認識什么是葡萄酒以及其分類。 酒種類繁多,我們首先來對酒進行分門別類,劃分的方法很多。有按顏色分,有按酒精含量分,有按原材料分,也有按酒品的生產工藝來區(qū)分,這應該是目前比較科學的分類方法,即將酒分為三類:蒸餾酒、發(fā)酵酒和調配酒。
蒸餾酒是以谷物、薯類、糖蜜等為主要原料,經發(fā)酵、蒸餾、陳釀、調配而成,酒精含量在18%到60%之間,因原料和具體生產工藝不同,蒸餾酒的種類數不勝數,風格迥異,如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和白酒。
(3)黃酒:是以稻米、小麥、玉米等為原料,加入酒曲、酵母等糖化發(fā)酵劑發(fā)酵釀制而成的發(fā)酵酒。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葡萄酒屬于發(fā)酵酒中的果酒。 下面我們來看看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的規(guī)定(OIV,1996)是如何定義葡萄酒的。通常來說,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鮮葡萄果實或葡萄汁經完全或部分酒精發(fā)酵后獲得的飲料,酒精含量不低于8.5%。所以親們在商場超市購買葡萄酒的時候可千萬要注意了,葡萄酒的葡萄汁含量是100%,凡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統(tǒng)統(tǒng)就是“水貨”,里面可是摻不少水的哦!
傳入高盧地區(qū)的葡萄酒釀制技術先到達了普羅旺斯,隨后北上羅訥河谷和朗格多克地區(qū)。而今天聞名天下的法國波爾多和勃艮第兩個產區(qū),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作為希臘葡萄酒和意大利葡萄酒的進口集散地,后來才開始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經歷歐洲各國的海外殖民擴張運動后,葡萄酒釀造工藝才慢慢擴散至世界各地。這么看來,海外殖民統(tǒng)治在成為多國分裂,喪失主權的罪魁禍首之時,也正是推動葡萄酒發(fā)揚光大的莫大功臣。有的時候,老天爺還真會看玩笑!在海外殖民統(tǒng)治時期,葡萄的種植面積和地域不斷地得以擴展,從而造就了風格絢麗多姿的葡萄酒。 中國人所說的“干紅”,其實涉及到兩個分類概念,“干”是指酒中的糖分很低,基本上喝不出來甜味,而“紅”則是從葡萄酒酒液的顏色來區(qū)分。我們就看看目前葡萄酒的主流的分類方法吧。
(二) 按殘留糖分的含量分類 a) 干型:殘留糖分含量4克/升以下;
(四) 按釀造方法分類 “酒友匯”是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愛好者俱樂部,已經在全球88個城市設立分站,每個城市每月舉辦不少于兩次線下學習交流活動。歡迎加入酒友匯大家庭,詳情點擊“閱讀原文”。 2011-2014 WineClass.cn 唯愛與美酒不可辜負 愛酒、愛生活 紅酒課堂 微信號:mywineclass |
|
來自: 天平的故鄉(xiā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