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自己患了痔瘡,趕緊到醫(yī)院做手術,當時確實是好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痔瘡卻又“卷土重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鶴洞分院外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潤成提醒說,很多痔瘡的發(fā)病與患者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有關,如果手術后不調整自己的不良習慣,比如繼續(xù)大嚼辛辣刺激性食物,那么痔瘡發(fā)生的“土壤”并沒改變,很可能會再次復發(fā)!
醫(y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鶴洞分院外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潤成
痔瘡一般不會癌變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很常見,但同時人們對痔瘡也有很多誤解。有些人覺得痔瘡太普遍了,根本就不需要治療。還有些人覺得,痔瘡會導致癌變,所以一旦患了痔瘡,立刻要求醫(yī)生手術切除。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陳潤成說,很多人覺得大便出血就是痔瘡,自己處理一下就好了,根本不用到醫(yī)院看。還有的干脆就以為是濕熱引起的,喝點清熱的涼茶或中藥都能搞定。事實上,大便出血也可能是腸癌的警兆,只要到外科做個指檢和肛窺,都能夠查清楚。如果一味忌病諱醫(yī),可能錯過早期治療的最佳階段。此外,只有那些沒有表現出癥狀的痔瘡是無需治療的,一旦有了出血、脫出、疼痛等癥狀,卻拖延不治,只會加重自身痛苦,也肯定會給健康造成危害。
痔瘡會不會發(fā)生癌變?其實,現代醫(yī)學至今尚未證實痔瘡有癌變的可能,臨床上也罕見痔瘡惡變的病例,不必為此憂慮。
患痔瘡別濫用手術治療
是不是痔瘡一定要手術治療呢?陳潤成指出,現在對于痔瘡,有些患者存在過度治療的傾向。其實,痔瘡的治療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第一,沒有不適癥狀,可以不用理會。第二,如出現不適,如疼痛、出血等,應進行對癥治療,消炎消腫并且止血。第三,痔瘡的復發(fā)率很高,建議盡量采用非手術治療的方法,通過飲食調節(jié),讓痔瘡長期保持在靜止狀態(tài)。除非確實情況很嚴重,藥物和其他治療都沒有效果,這時才考慮手術治療。
對于過度治療、濫用手術的患者來說,一是很可能面對復發(fā)的風險,第二也會增加術后感染的風險,此外,手術治療會帶來創(chuàng)傷,導致治療費用的增加,而這些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提醒:穿束腰褲會加重痔瘡
引起痔瘡的原因很多,像久坐、久站、勞累等都會影響到血液循環(huán),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從而引發(fā)痔瘡。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也可導致痔瘡發(fā)病率增高。有統(tǒng)計顯示,不同職業(yè)患者中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臨床上機關干部、汽車司機、售貨員、教師以及久坐的白領,痔瘡患病率明顯較高。
正因為如此,要防治痔瘡,也要從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第一是要注意飲食,忌飲酒、忌辛辣、忌飽食。因為飲酒可使痔靜脈充血、擴張,痔核腫脹,而如果嗜食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等,可促使痔瘡充血,從而加劇疼痛。此外,暴飲暴食、進食過飽,也會加大痔瘡的發(fā)病程度;第二要注意起居,忌久坐不運動,因為這樣會使腰、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受到障礙,而加重痔瘡的病情。此外不要穿束腰褲,因為過緊束縛腰部,這也會妨礙腹腔及肛門的血液回流,影響腸的正常蠕動,給排便帶來痛苦;第三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要憋便,因為糞便在腸道里滯留的時間長了,水分被過多吸收便會干硬,造成患者排便困難、腹壓增加、痔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