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聰(1939~1996.國畫家.所屬單位:北京畫院): 1.雅俗共賞并非衡量藝術的標準。曲高和寡才是真理。藝術性高的作品是需要具備一定藝術修養(yǎng)才能欣賞的,這自然是少數(shù)。然而,這正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高標準。 2.兒童做畫,畫心中所想,而非眼中所觀。孩子不可能熱衷于解剖,透視,素描關系這些技巧的搬弄,而是情感馳騁,隨心所欲,“萬物皆備于我”。這正是藝術家們夢寐以求的境界。 3.曾經(jīng)為之傾倒的形式,拿來卻成了桎梏,因為那不是自己心靈的頓悟,而是別人的靈光。 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想這是說我們與傳統(tǒng)的關系?!罢婷婺俊笔切枰獜摹按松街小碧鰜聿拍茏R得。 5.今人所說的傳統(tǒng),是前人的創(chuàng)造,而今人的創(chuàng)造也必然是后人的傳統(tǒng)。傳統(tǒng)從來是發(fā)展的。只有踏出前所未有的足跡,道路才能繼續(xù)向前延伸。 6.我愛水墨畫,變幻無窮的黑白常令我沈醉。 7.要有這個概念,我畫的是畫,而不是對象,才不至于自己被牽著,跟對象跑。 周思聰《人民和總理》 8.講究線本身的味道很重要,否則就不必用毛筆了,我現(xiàn)在不喜歡“率”的線,喜歡兢兢業(yè)業(yè),喜歡毛、澀的線。用筆慢一些易控制,可考慮到形的夸張,如過快很難出味道。態(tài)度要很嚴肅,千萬不能玩“率”,一筆下去,要負責任。 9.創(chuàng)作關鍵在于捕捉生活的深度,“意境”生活中美好的、很高情趣的東西。要極力地表現(xiàn)這種感受,排除其他人的影響,把自己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最可珍貴的是自己的感受。 10.生活的感受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講出來,不要通過看別人的作品來啟發(fā)自己的感受,不然往往是不痛不癢。要有真實地感受。 11.在創(chuàng)作中連自己也不感興趣的東西,就不要畫,最好是另起爐灶。 周思聰《荷塘》 12.藝術語言要自然、隨意,一過分,就不舒服。 13.細節(jié)的真實很重要,如失去這個,就概念,就假。真實性就是藝術的生動性。 14.直接的視覺感受,印象,記憶,儲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種訓練,才能創(chuàng)作。 15.對比強烈才能出味道,如兒童畫中畫兩個碗,一個畫成方的,一個畫成圓的,對比強烈有趣。這要加入自己主觀的處理,不至于受對象束縛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