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熊掰玉米的故事大家熟悉。黑熊右爪掰下個玉米,順手往左腋一夾;走上幾步,右爪再掰下個玉米,順手再往左腋一夾,前面夾住的玉米已經掉了。如此循環(huán),左腋下永遠只夾住一個。 猴子比黑熊聰明。因為聰明,它就不會只拿一個。首先,它知道多拿對自己有好處;其次,它知道怎么能夠多拿。所以,人們稱熊為笨熊,稱猴為猴子精。成精的好處,《西游記》里多有描述。搶占多拿,欺負四鄉(xiāng);生活腐敗,善能偽裝;奉上欺下,獨霸一方;權色交易,妖精勾結;畸形怪狀,冒充人樣。 猴子身手敏捷,能在山巖飛檐走壁,能在樹頂上躥下跳,要想抓住它很難。云貴高原山里人如何抓猴子的。
 山里人逮猴子的辦法。取個較重的壇子,壇口正好夠猴子手臂伸入即可。壇子內放半壇花生,讓猴子手臂伸入能夠抓一把花生。壇子外,零星散三二顆花生,引導猴子到壇子處。一切準備好后。山人躲到樹叢里,手拿可以敲響的家伙,就等猴子出現。

果然,幾只猴子鬼鬼祟祟過來,警惕性很高。突然,發(fā)現地上的花生,爭奪起來。一只猴子圍著壇子轉了二圈,終于知道可以用手去抓里面的花生。于是,右爪穿過壇口,伸入壇內,狠狠抓一大把花生……說時遲,那時快,山人敲響手中的家伙,那只猴子就像被壇子粘著一樣,想逃跑又拖著壇子;山人跑上前去,輕易逮住猴子。
有提問者:壇子又不是萬能膠,怎么會粘住呢?猴子比黑熊聰明,幾乎和貪婪的人一樣,凡有貪念的人絕對不會放棄每次機會。知道多拿花生對自己有好處。猴子右手空爪伸入壇口時很輕松;臨逃時刻,爪子狠狠抓一大把花生,膨脹的右爪被壇口卡住,仍堅決不放開花生。 膨脹的右爪來自于膨脹的貪念,聰明反被聰明害——并非王熙鳳弄權。 是動物就做笨熊吧,回家至少還有兩個玉米,左腋下夾一個、右爪剛掰一個。家有兒女一雙,正好每只小熊一個玉米。老熊只能啃玉米桿了,誰讓你是頭老老實實勤勤懇懇的笨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