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上的妖怪,要么貪圖唐僧肉,說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要么便是看中唐僧的一表人才,想要留他在洞中,來一場人妖情未了。這兩種妖怪,其實都是想要唐僧的肉身,那么有沒有第三種妖怪,既對唐僧的肉和人都不感興趣的呢?
說這些什么意思呢?那就是這熊怪,絕非什么貪吃貪色的尋常妖怪,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也懂規(guī)矩知文雅,用一句流行語來說,這黑熊是個有品位有氣質(zhì)的優(yōu)雅妖怪,雖然長得黑且丑。 不但是有品位,這黑熊怪能力也頗強,你看孫悟空初次找他之時,很是費力地把自己吹噓了一通,說自己如何求師問道學到一身本領(lǐng),又如何大鬧天宮,而今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你知道我厲害,那就該老老實實交出袈裟以免挨打云云。
按理說你猴子既然如此厲害,那就該三兩棒把這黑熊打個稀巴爛,驗證你確實是了不起。可事實又如何呢?事實就是無名的黑熊拿一支無名的紅纓槍擋住了了不起的孫悟空手中那了不起的金箍棒,十幾回合下來,就是不分勝負。而且打到一半,黑熊說小孫,俺要吃飯去了,立馬便虛幌一槍走人,孫猴子想不放人都不行。 事實上黑熊真沒拿猴子當回事,回到洞府,一邊安排宴席,他一邊寫起了請?zhí)虾牵∵@簡直就是目中無猴啊。 按說這黑熊精也是妖怪,他所住的地方應(yīng)該是陰風凄雨,就好比這山名黑風山一樣,可是在西游記中,這山卻“是座好山”。吳承恩還寫了如下詩詞: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雨過天連青壁潤,風來松卷翠屏張。山草發(fā),野花開,懸崖峭嶂;薛蘿生,佳木麗,峻嶺平崗。不遇幽人,那尋樵子?澗邊雙鶴飲,石上野猿狂。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擁翠弄嵐光。” 待孫悟空打上門去之際,看見門上有一副對聯(lián),上寫:“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庇谑抢蠈O也忍不住夸贊了一句,說這妖怪其實“也是個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 后來觀音菩薩下凡來幫老孫捉妖,居然也贊這地方好,說這孽畜占了這座山洞,實在是也有些道分。 西游記中但凡景色的描寫,大抵都與人物有關(guān),似后來的白骨精那種妖精,便十足陰森,沒這般好山好水。所以在這邊稱王的黑熊精,似乎也很有一股仙氣,與廟里的老和尚是好朋友,見他著火還趕急著要上去救一把。對放在眼前的唐僧,似乎也沒什么大興趣,至少沒一點要吃唐僧肉的意思。 而當變化成金池長老的孫悟空上門探底,結(jié)果身份暴露之后,這猴子與黑熊又大戰(zhàn)一場,從洞口打上山頭,從山頭殺在云霄,一直打到日落西山。這一回可不是短兵相接,而是真正的棋逢對手,可依然不分勝負。 遇上這樣的實力派對手,孫悟空真是沒轍了,他只好去找觀音。而那觀音也不硬來(硬來恐怕也難得便宜),而是變化成黑熊的道友,讓猴子變作仙丹,騙黑熊吞下,這才將他制服——黑熊肚子痛,自然無法動手。于是觀音立即拿出一個禁箍兒,給他戴上,到這個時候,觀音才真正制服了老熊,其實就和當初讓唐僧拿緊箍兒給猴子戴上是一個緣故——對手太強,不戴箍兒不念經(jīng)沒辦法制服。
可為什么觀音會相中這黑熊呢?實在是因為這老黑根基好,唐僧肉擺在他面前他不吃,卻一眼瞅中這袈裟,這就是與佛有緣啊,而他自身的修為也實在不錯,連大鬧天宮的孫猴子都只能與他打成平手,這樣的妖怪,在西游記中能有幾個呢!要知道后來許多妖精能與猴子抗衡,都是憑借手中的寶貝,敢于直接與猴子單挑而不落敗的,貌似也只有這熊與后來的牛魔王吧! 本文為司馬路大話西游第47集,欲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點擊右方司馬路大話西游目錄 |
|
來自: 冬日彤 > 《司馬路玄奘西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