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美國亂世佳人博物館愛情故事
圖/文 羽佳zm
一個沒有任何名氣的作者,僅憑一部愛情小說,便名揚天下的人,她是誰?她來自哪里?也許答案很多人
已經(jīng)猜到,沒錯,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瑪格麗特 米切爾,來自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一座南方城市。
凄美的愛情,動人的故事,戰(zhàn)爭的摧殘,一切如颶風來臨,席卷世界。
讓我們在《亂世佳人》主題曲伴奏下,看一看瑪格麗特因小說而取得的巨大成就。
1936年6月30日小說《飄》出版,立即打破美國出版界銷售記錄,日銷量最高5萬冊,第一年200萬冊。
1937年獲得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xié)會獎。
1939年獲得紐約南方協(xié)會金質(zhì)獎章。
小說出版當年就被好萊塢以5萬美元購得改編電影版權。
1939年電影《亂世佳人》問世,轟動全世界。主演費雯麗一舉成名。
1939年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榮獲獎8項大獎,其中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編劇
獎、最佳攝影獎等。
小說出版當天,家里電話每3分鐘響一次,每5分鐘有人敲門,每7分鐘有一迭電報送上門來。
公寓門口總站著十幾個人,他們靜靜地等候著瑪格麗特出來,以便請她在小說上簽名。
僅一周就有300本《飄》寄上門,請求簽名后再掏錢寄回。
各種邀請巡回講演、采訪、慈善捐款絡繹不絕
截止70年代末,小說已經(jīng)被翻譯成27種文字,在全世界銷量超過2000萬冊。
《飄》的出版,使瑪格麗特 米切爾幾乎一夜之間變成了美國文壇名人,成了南方城市亞特蘭大人人皆知的
女作家。
就是這么一位作家,卻感嘆成名后的苦惱,她說:“我不知道一個作家的生活會是這個樣子,如果我事先知
道的話,我絕對不會企圖去當一名作家。過去的幾十年里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寧靜。這是我自己選擇的一種生
活方式,因為我不善于與人交往,我喜歡安靜,也因身體不很好,需要休息。近日來,我的生活已經(jīng)徹底喪
失了那種寧靜安謐的氣氛”。
1949年8月16日,瑪格麗特 米切爾因車禍不幸去世,年僅49歲。
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筆下描繪的郝思嘉為了追求心中愛情,一生不折不扣,最終幡然醒悟時已為時已晚。
人世間動人的愛情故事,多以曲折、悲情、執(zhí)著而扎根于人的心中,讓人回味,并久久揮之不去。
從以下家中一樓門口安置的一排郵箱足以看到,當時瑪格麗特 米切爾火爆程度有多大。
瑪格麗特 米切爾之家,可供游人參觀。
此地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亂世佳人》博物館,一個是瑪格麗特 米切爾故居。
瑪格麗特 米切爾之家門廳。
參觀需要購票,按時間順序有專人講解。
不能拍攝的起居室里,有著溫馨的裝飾。
雙人床上,瑪格麗特與第二任丈夫的合影,似乎在講述著作者生前的愛情故事。
拐角布藝沙發(fā),被一縷夕陽熱情洋溢地包裹。
落地窗簾,靜靜地散發(fā)出誘人的色彩,古色古香的圖案,演繹著那個時代的時尚。
繪有美麗圖案的地毯,格調(diào)高雅,踩上去,松軟舒適。
一切如主人般,安謐溫潤。
瑪格麗特 米切爾就是用這臺老式打字機,敲出了曠世杰作《飄》。
也敲出了“When Atlanta talks, the world listens當亞特蘭大說話時,全世界都在諦聽”名言。
各國出版小說的展示,共翻譯了27種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