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藝術批評,很多人知道其是一個新事物,新到它尚待“學科化”的地步。很多人知道,比起藝術歷史研究、藝術理論研究,藝術批評實踐和藝術活動策劃實踐是新事物,甚至很多人曾經(jīng)或正在對其大加排斥、貶斥。我曾多次聽說在國內(nèi)某些一流的美術學院,搞當代藝術批評和藝術活動策劃的專家不被搞藝術歷史研究和藝術理論研究的專家(尤其是搞傳統(tǒng)書畫鑒定、研究的人)認可,那些“老朽”認為搞當代藝術批評和藝術活動策劃的人搞的不是“學問”。這非常奇怪。當然,我同樣對從事當代藝術批評的人發(fā)表的貶斥考據(jù)學、考古學的言論不太贊同。難道這種“對立”能夠顯示我們的成熟和遠見?毫無疑問,我們需要辯證看問題。當代藝術批評和藝術活動策劃離不開藝術歷史研究和藝術理論研究。在一般情況下,藝術歷史研究和藝術理論研究是從事藝術批評活動和藝術活動策劃的基礎,也就是說當代藝術批評和藝術活動策劃也應該遵循基本的學理,離開藝術歷史研究和藝術理論研究,當代藝術批評和藝術活動策劃肯定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從事藝術歷史研究和藝術理論研究如果缺乏批評的精神和視角以及參與、改造世界的目的,其同樣會流為無意義之事。當代藝術研究也需要考古學,因為比起更多定論的古代史,現(xiàn)當代史更多爭議、虛假,從事現(xiàn)當代藝術研究的學者急需考古精神,當然批評、反省精神的重要性更不用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