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門慶的大老婆吳月娘信奉神佛,因此《金瓶梅》里尼姑的身影很多。今天要說的是那個姓“薛”的姑子。
薛姑子在先前的博文中提到過兩次,一次是她“出租”禪房供人偷情,另一次是為賺錢出售“女性保健品”。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薛姑子的出家原因和發(fā)財之道。
薛姑子出生在一個小戶人家,自幼聰明伶俐,并且長得也有幾分姿色。十六七歲找了一個會“蒸餅”手藝的男人嫁了。
薛姑子家住廣成寺附近,結(jié)婚以后,就跟著丈夫在寺前以賣蒸餅為生。不料生意淺薄,這薛姑子就有些不尷不尬。她因見寺里多有和尚們出來賣蒸餅,她便與他們調(diào)嘴弄舌,眉來眼去,說長道短。弄得和尚們個個兒心猿意馬,如癡如醉,腰間那話硬邦邦的。和尚們因見薛姑子姿色不錯,也樂得與其耍嘴。于是久而久之,彼此便勾搭上了。
薛姑子每趁丈夫出去,她便悄悄去寺中找和尚們耍子,早晚已經(jīng)“征服”了五六個。
同樣,她的“付出”也換來了和尚們豐厚回報,常常有人把寺院里供奉的火燒、饅頭、栗子等拿出了送給她,也有人把施主施舍的銀子拿出來,給她買花戴,更有人把寺院中的布送于薛姑子,讓她做裹腳。這一切她那專心做生意的丈夫都沒有察覺。
后來薛姑子丈夫由于過度操勞賺錢,累的大病一場死了。薛姑子沒有悲傷,反而高興。
丈夫死了不久,她便在與和尚們的商議之下,在廣成寺附近的地藏庵里出了家。她這一出家,更方便了與鄰居和尚們鬼混了。
可是廣成寺的香火也不怎好,時間一長,哪有那么多銀子來“供奉”薛姑子,于是廣成寺方丈找來薛姑子,對她說:
“我有個賺錢的法兒,你要不要?”
薛姑子道:
“什么法兒?”
方丈道:
“如今有不少富家妻女信神敬佛,你若能多習(xí)些佛經(jīng),去為她們說經(jīng),必然有不少回報?!?/span>
薛姑子一聽,倒不失為一個賺錢的法兒。可是她不識字,亦看不懂佛經(jīng),于是對方丈道:
“不如你們多講些,說與我聽也好。”
從此,這些和尚們每與薛姑子玩耍,就說些佛經(jīng)故事給她聽。時間長了,薛姑子心中塞滿了佛經(jīng)故事。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滿腹“經(jīng)典”的薛姑子漸漸成了界內(nèi)的名人。開始找她講經(jīng)說法的大戶人家的娘們兒也越來越多,薛姑子因此“財源滾滾來”。
薛姑子賺錢的方式不只是為別人講經(jīng)說法,有時候她還順便賣些上面提到了“女性保健品”,說是吃了可以“返老還童”。同時她還向有心出軌的富貴娘們引進(jìn)和尚,她做牽線人,亦可得些錢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