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翻雜書樂余年 書籍是知識的載體。一般而言,讀書可以益智廣才。時下在北京中關(guān)村,流傳汗一個新概念——“知本家”,正刮起一場“知本家風(fēng)暴”。所謂“知本家”,簡言之就是以知識為資本的一個群體。它顯示,知識已成為一種獨(dú)立的力量、主流的力最走L時代的舞臺。 對于現(xiàn)在的老人來說,健康第一,長壽其次。我個人體會,保健康.養(yǎng)身心,樂度余年有效方法之一是閑翻來書、“閑翻”是隨時,隨意,隨便翻翻,有興趣就讀下去.沒有興趣就丟開。“雜書”是指有別于專業(yè)書。對老人來說.更應(yīng)是“讀書無禁區(qū)”,什么書都時以隨便翻翻。竊以為,這樣做有幾項(xiàng)好處—— 一曰活腦筋,使老人多有的癡呆慢點(diǎn)來,最好下來。此“流水不腐,戶樞不蠢”之理也。 二曰廣見聞、可以激活求知欲望。有求知欲望是身心健康的一種表現(xiàn);得知未知之事是一種難以言傳的樂趣。我近日閑翻陳修園著的《醫(yī)學(xué)三字經(jīng)》,他對“人”字的解釋是我向所未知者:“人具陰陽。人字左筆為陽,右筆為陰;陽清而輕,故左丿輕,陰濁而重,故右丶重;陽中亦有陰,故主丿先重而后輕;陰中亦有陽,故右丶先輕而后重。陰陽合而為人.即其字可悟也。”他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學(xué)說來解釋漢字,新人可目,給我啟發(fā)。 三曰有助談資,便于廣交朋友。老人怕孤獨(dú).愛閑聊。閑聊要有話題,更要有知音人。先賢說過:“兩個人如果讀過同一本書,他們之間就有了一條紐帶”。同聲相應(yīng)才能聊天不倦,有趣;否則“雞同鴨講”,話不投機(jī)半句多,彼此乏味失歡。 四曰利于教孫弄孫。如果爺爺奶奶是個多知多聞、思想活躍的老人,那么,“潤物細(xì)無聲”,對孫輩的健康成長將會大有裨益。 五曰可以將讀書得來的感悟?qū)懗晌恼?,換點(diǎn)買書飲茶哄孫錢。這種錢來得正經(jīng)、正道,用起來舒心舒坦,亦健康身心之樂也。 是以我主張:閑翻雜書樂余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