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正常脈象——胃、神、根 在中醫(yī)理論中,正常脈象可以用“胃、神、根”三個字來概括。正常脈象的形象特征是:寸關(guān)尺三部皆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當于72-80次/分(成人),不大不小,從容和緩,節(jié)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隨生理活動、氣候、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等的不同而有相應(yīng)變化。 ①有胃 “有胃”是指指下具有從容、徐和、軟滑的感覺。平人脈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來去從容,節(jié)率一致;即使是病脈,不論浮沉遲數(shù),但有沖和之象,也是“有胃氣”。 ②有神 “有神”是指脈率整齊、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脈,但未至于散亂而完全無力;弦實之脈,仍感柔和之象,皆屬“有神氣”。反之,脈來散亂,時大時小,時急時徐,時斷時續(xù),或弦實過硬,或微弱欲無,皆是“無神”。 ③有根 “有根”主要表現(xiàn)為尺脈有力、沉取不絕兩個方面。若病重,但尺脈沉取尚可摸得,則為腎氣不絕,尚有生機;相反,若尺脈沉取不應(yīng),說明腎氣已敗,病情危篤。 6、脈象的生理變異 ①個體因素的影響:性別、年齡、體質(zhì)、脈位(斜飛脈、反關(guān)脈)對脈象的影響。 ②外部因素對脈象的影響:情志、勞逸、飲食、季節(jié)、晝夜、地理環(huán)境等對脈象的影響。 二、病理脈象解析 1、28脈的分析(獨立脈象) ① 以脈位異常為主的脈象——浮、濡、芤、革、沉、伏、牢、短、長 “脈位異?!钡母拍睿褐该}體位置發(fā)生了上下、左右等的位置性質(zhì)的變化。舉例: 1)浮脈: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不足。主病表證、虛證。 2)濡脈:脈象特征——浮而細軟,不任重按,重按不顯。主病虛證、濕證。 濡脈脈象分析:脈居淺位,即輕按即得,重按不足;脈體細小如線;脈管彈性無力。 3)沉脈:脈象特征——輕取不得,重按始得。主病里證。 沉脈脈象分析:脈位居深沉,輕、中等力量不能按及,重力才能按及。 4)短脈:脈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滿部。主病氣病。 短脈脈象分析:僅在關(guān)部搏動明顯,寸、尺部模糊或不明顯。 5)長脈:脈象特征——首尾端直,超過本位。主病脈長而強硬有力者為邪氣有余。長而柔和者為正常脈象。 長脈脈象分析:脈管前后位置超過寸、關(guān)、尺三部,脈體長且直。 6)芤脈:脈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蔥管。主病失血、傷陰。 芤脈脈象分析:脈位浮即輕取即得;脈型為上、下、兩旁皆見脈管,而獨中空。 7)革脈:脈象特征——浮而博指,中空外堅,如按鼓皮。主病精血大虧,陽氣外浮。 革脈脈象分析:脈位浮即輕取可得;脈管外皮堅硬但中間空虛而不應(yīng)指;整個脈管有如按在鼓皮上。 8)伏脈:脈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則伏而不見;其脈位較沉脈更深。主病邪閉;厥證;痛極。 伏脈脈象分析:指力要重按致筋骨才能感覺到脈搏,甚至仍然難以感到有脈搏。 9)牢脈:脈象特征——兼具沉、弦、實、大、長五脈之象,堅牢不移。主病陰寒內(nèi)實;疝氣癥瘕。 牢脈脈象分析:分別見沉脈、弦脈、實脈、長脈的分析。“大脈”之象為:脈體(脈管)寬大,但脈來氣 勢無洶涌之勢。 ② 以脈率異常為主的脈象——數(shù)、疾、遲、緩 “脈率異?!钡母拍睿褐该}博在每分鐘之內(nèi)的速率超過正常或低于正常。舉例: 10) 數(shù)脈:脈象特征——脈率快速,脈率在90-139次/分(一息5至以上),脈律整齊。主病熱證。(“一息”指正 常人呼吸的“一呼一吸”的時間。) 11)遲脈:脈象特征——脈來緩慢,一息少于4至,脈律整齊。主病寒證。 12)疾脈:脈象特征——脈來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鐘140次以上)。主病陽抗陰竭,元氣將脫。 13)緩脈:脈象特征—— 一息四至,來去緩怠或脈形弛縱,缺乏足夠的緊張度;脈率稍慢于平脈而快于遲脈,主病 濕證;脾胃虛弱;病久獲治后,則為正氣來復(fù)。 ③ 以脈律異常為主的脈象——促、結(jié)、代。 “脈律異?!钡母拍睿褐该}博節(jié)律不整齊。舉例: 14)促脈:脈象特征——急數(shù)而又不規(guī)則,間歇性停頓。主病陽熱亢盛。 促脈脈象分析:脈率急數(shù),脈搏大于90次/分,脈律不規(guī)則停頓。 15) 結(jié)脈:脈象特征——脈來緩而時一止,止無定數(shù)。主病陰盛氣結(jié),寒痰血瘀,癥瘕積聚,宿食內(nèi)停等。 結(jié)脈脈象分析:脈來緩慢而又不規(guī)則的停頓,脈率小于或等于90次/分,脈律不規(guī)則停頓。 16) 代脈:脈象特征——脈來中止,止有定數(shù),良久方還。主病臟氣衰微、疼痛、驚恐、跌仆損傷。 代脈脈象分析:脈率正常,60-90次/分。脈律有規(guī)則停頓。 ④ 以脈形異常為主的脈象——洪、細、滑、澀、弦、緊 “脈形異?!钡母拍睿褐该}博動時給人感覺其形態(tài)異常,包括搏幅和升降速度、表面光滑度、彈性、體積和指下面積等。舉例: 17) 洪脈:脈象特征——脈體闊大,狀如洪水,來盛去衰。主病陽熱亢盛,殘陽外脫。 洪脈脈象分析:脈體闊大;搏幅大;升降速度極快有如“來時氣勢盛大洶涌,而去時氣勢減緩”;脈博動 有力不虛。 18) 細脈:脈象特征——脈體細小,狀若絲線,應(yīng)指明顯。主病虛證、濕證。 細脈脈象分析:脈博動時指下感覺脈體細如絲線狀,有細線條的感覺。 19) 滑脈:脈象特征——脈搏來去流利圓滑,如盤走珠,應(yīng)指圓滑。主病痰證、食積、實熱證(正常人與妊娠期婦女 也可見滑脈)。 滑脈脈象分析:脈搏動時指下感覺脈來流利,脈氣勢流暢;有如盤走珠而快速流過之感,表面光滑。 20) 澀脈:脈象特征——來去艱難應(yīng)指澀滯,無潤滑感(與滑脈相反),有如“輕刀刮竹”。主病澀而有力為實證、 血瘀、食積、痰阻;澀而無力為精傷、血少。 澀脈脈象分析:脈體搏動時無光滑感,脈流如艱難地流過,表面有細小的鋸齒感覺。 21)弦脈:脈象特征——形直體長,如按琴弦。主病肝膽病、疼痛、痰飲、瘧疾。 弦脈脈象分析:脈管體長、直;指下感覺如琴弦,緊張度稍高。 22) 緊脈:脈象特征——脈來繃急,狀如轉(zhuǎn)索。主病寒證、痛證、食滯胃腸。 緊脈脈象分析:脈體緊張度高,搏動時指下有脈流在旋轉(zhuǎn)之感,脈應(yīng)指有力。 23) 動脈:脈象特征——脈形如豆,滑數(shù)而短,厥厥動搖,關(guān)部尤顯。主病痛證、驚恐。 動脈脈象分析:脈搏動的明顯感覺主要在一個部位,多見于關(guān)部(即短);表面光滑,速度快(即滑 數(shù));搏動時還有如豆子在跳動。 ⑤ 以脈勢異常為主的脈象——實、虛、弱、微、散 “脈勢異?!钡母拍睿褐该}博氣勢、力量的改變。 24)實脈:脈象特征——寸、關(guān)、尺三部有力,有充實感。主病實證。 實脈脈象分析:脈體長、大,有充實感,脈勢有力,脈位寸、關(guān)、尺三部舉、按均有力。 25) 虛脈:脈象特征——脈博動時有空虛感、無力。主病虛證。 虛脈脈象分析:脈勢無力,有空虛感;舉、按、尋均無力。 26) 弱脈:脈象特征——極細軟而沉弱。主病氣血不足;陽虛。 弱脈脈象分析:脈博位置深沉(即沉脈),脈來博動時指下感覺脈體細如絲線狀,有細線條的感覺(即細脈);脈彈性軟;脈搏力量極弱。 27) 微脈:脈象特征——脈形細小,脈勢軟弱,按之欲絕,若有若無。主病氣血大虛;陽氣衰微。 微脈脈象分析:脈博形如細線,無力無氣,似有似無。 28)散脈:脈象特征——浮散無根,稍按則無,至數(shù)不齊。 散脈脈象分析:脈博位置?。摧p按即得),稍用力按則無脈博可感覺到;脈博次數(shù)不整齊,不同“一息”之內(nèi)或多或少; 2、 怪脈:包括危象之脈,多見于心臟病心衰、心律不齊,如釜沸脈、屋漏脈、雀啄脈、解索脈、魚翔脈、蝦游脈、彈石脈。 3、相兼脈 ① “相兼脈”的概念:相兼脈是指獨立命名的脈象相互兼見合并,如:浮緊、浮緩、浮數(shù)、浮滑、沉遲、弦數(shù)、滑 數(shù)、洪數(shù)、沉弦、沉澀、弦細、沉緩、沉細、弦滑等。 ② 相兼脈的主病:是各脈主病的綜合。如:浮數(shù)=浮脈+數(shù)脈,主?。罕頍?。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中醫(yī)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