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分析1.鯽魚所含的蛋白質(zhì)質(zhì)優(yōu)、齊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zhì)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jīng)常食用。 2.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luò)、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chǎn)后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 3.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于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chǎn)婦食用。 4.2 相關(guān)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之人食用;適宜孕婦產(chǎn)后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飲食不香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fā)不快者食用;適宜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2.感冒發(fā)熱期間不宜多吃。 4.3 食物相克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樸一同食用。吃魚前后忌喝茶。 4.4 食療作用 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yǎng)不良性浮腫者宜食;孕婦產(chǎn)后乳汁缺少者宜食;脾胃虛弱,飲食不香者宜食 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fā)不快者宜食;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宜食。 忌:鯽魚補虛,諸無所忌。但感冒發(fā)熱期間不宜多吃。 4.5 【食療偏方】綠茶鯽魚 原料:鯽魚、綠茶。 制法及用法:將鯽魚去腮、內(nèi)臟,留下魚鱗,腹內(nèi)裝滿綠茶,放在盤中,上蒸鍋清蒸熟透食用。 功效:適用于糖尿病而引起的口喝不止。 鯽魚豬蹄 原料:鯽魚、豬蹄。 制法及用法:用鮮活鯽魚與豬蹄同煨,連湯食用。 功效:可治產(chǎn)婦少乳。[2 .6 營養(yǎng)素 每100克鯽魚所含營養(yǎng)素如下
5.7 食療價值5.8 簡述鯉科動物鯽魚的肉。鯽魚又稱鮒魚、喜頭、童子鯽。我國除西部高原外,各地江河湖塘等均有分布。獲得后,去鰓、鱗、內(nèi)臟,洗凈鮮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開胃,利水除濕。 [參考]含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A、B1.B2.B12和煙酸、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虛弱,少食乏力,嘔吐或腹瀉;脾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虛弱,乳汁減少;便血,痔瘡出血。 [用法]煎湯,煨食,蒸熟,入菜肴。 5.9 附方1,鯽魚溫中羹:大鯽魚1尾;草豆寇6g,研末,撒入魚肚肉,用線扎定,再加生姜10g,陳皮10g,胡椒0.5g,用水煮熟食。亦可酌加適量食鹽。 源于《吉林中草藥》。本方用鯽魚重在補脾開胃,所加諸藥均屬溫中健胃之品,且能調(diào)味,故有良好的補脾溫中、健胃進食之功。用于脾胃虛寒,食欲不振,飲食不化,虛弱無力等。 2,煨鯽魚:鯽魚1尾,不去鱗、鰓,腹下作一孔,去內(nèi)臟,裝入白礬2g,用草紙或荷葉包裹,以線扎定,放火灰中煨至香熟。取出,隨意食之,亦可蘸油鹽調(diào)味食。 源于《百一選方》。本方取鯽魚健脾養(yǎng)胃,用白礬收斂固澀。用于久瀉久痢,不思飲食,脾胃虛弱,大便不固的病人;痔瘡便血而無濕熱者亦可食用。 3,鯽魚赤小豆湯:鯽魚3尾,商陸10g,赤小豆50g,一并填入魚腹,扎定,用水煮至爛熟。去渣,食豆飲湯。 源于《肘后方》。本方取鯽魚、赤小豆補脾利濕,商陸攻逐水飲。用于水腫而脾虛者,可收到補脾及利水消腫之功。 4,千金鯽魚湯:鯽魚250g,豬脂100g,切塊,漏蘆30g,鐘乳石15g。用水和米酒各半共煮至爛熟,去渣取汁,時時飲服,令藥力相接。 源于《千金藥方》。漏蘆、鐘乳石均能下乳汁,常相配伍。本方配入鯽魚更能補氣生血、催乳。用于產(chǎn)后氣血不足,乳汁減少。 5.10 烹飪指導(dǎo)1.鯽魚紅燒、干燒、清蒸、汆湯、均可,但以汆湯,最為普遍 2. 冬令時節(jié)食之最佳;鯽魚與豆腐搭配燉湯營養(yǎng)最佳 3.如用陳皮和鯽魚煮湯,有溫中散寒、補脾開胃的功效,適宜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虛弱無力等 4.巧去魚腥味: 將魚去鱗剖腹洗凈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去魚的腥味,并能使魚滋味鮮美 鮮魚剖開洗凈,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吃過魚后,口里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5.11 其他相關(guān)鯽魚為淡水內(nèi)河魚,《呂氏春秋》云:魚之美者,有洞庭之鮒。觀此則鯽魚為佳品,自古尚矣。 《唐本草》:合莼作羹,主胃弱不下食。 《本草經(jīng)疏》:鯽魚調(diào)味充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本草圖經(jīng)》:鯽魚,性溫無毒,諸魚中最可食。 《醫(yī)林纂要》:鯽魚性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清,所以可貴耳。 張鼎:和蒜食少熱,同砂糖食生疳蟲,同芥菜食成腫疾.同豬肝雞肉雄肉鹿肉猴肉食生癰疽,同麥門冬食害人。 《本經(jīng)逢原》:鯽魚,有反厚樸之戒,以厚樸泄胃氣,鯽魚益胃氣。 《隨息居飲食譜》:外感邪盛時勿食,嫌其補也,余無所忌?!讹嬍稠氈罚忽a魚子忌同豬肝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