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 凡是嘗試過“先學后教”的教師都知道,課堂上提供給學生自習的時間一般是20分鐘左右,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高度集中注意力。因為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學生一方面要閱讀材料,一方面又要完成自學指導題,這對初一學生或者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挑戰(zhàn)。如果學生課前沒有進行準備,面對生僻的單詞、生澀的詞組或枯燥的文章,就會像一只無頭蒼蠅,在課堂上毫無頭緒,根本無法提起對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設立一定的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自學。課堂上,我首先提出合適的“自學”目標,然后通過巡視、質(zhì)疑、個別詢問、集體討論等形式進行調(diào)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然后認真分析,這些問題是傾向性的還是個別問題,是舊知識還是新知識方面的問題,把帶傾向性的新問題進行梳理、歸類。 教師應適當指導。學生明確了自學的目標與相關方法與要求后,教師應讓學生盡快地通過引橋,駛上自學的快車道。在這一過程中,應盡量鼓勵、促進學生高效完成自學任務。教師應及時表揚速度快、效果好,特別是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的學生;對“走錯”或“迷路”的學生說幾句悄悄話,給他們“指南針”,講話不宜多,以免分散學生自學的注意力。 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兵教兵” 所謂的“兵教兵”就是讓學生教學生,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氨瘫钡哪康脑谟谧屓w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但課堂上往往是好學生更活躍,擁有更多的發(fā)言權,而學困生則往往會淪為聽眾。因此“兵教兵”的學習方式常常容易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兵教兵”的本意在于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如果能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帶動成績稍差的學生,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兵教兵”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僅應要求成績好的學生自己探索問題,還應要求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充分發(fā)揮領導及協(xié)調(diào)能力,給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分配,帶動學困生熱情參與,使每個小組都形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 “兵教兵”要的不是熱鬧場面,而是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因此教師在恰當設計問題的同時,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單獨思考時間和空間。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始終要求每個學生先思考,再討論,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形成對問題的看法。只有有了看法,在交流時才能形成思維碰撞的火花。 “后教”要明確教的內(nèi)容。教師教的不再是面面俱到的全部知識,而是學生在“先學”之后依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如何了解學生哪些知識點還沒掌握?這就需要教師在“先學”過程中巡視、觀察,讓學生未掌握的知識點充分暴露出來。 “后教”還要明確教的方式?!氨瘫边^程中,有些學生的知識可能不完整或者不完全正確,教師對此要及時補充或者更正。 “后教”還要達到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要求,不能就題論題,也不提倡答案標準化。教師還應當通過學生的課堂練習尋找相關知識的學習規(guī)律,讓學生真正知其所以然。此外還要提醒學生哪些錯誤是容易犯的,架起一座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以免學生走彎路。 如何轉(zhuǎn)變教學評價方式 在新型課堂中,學生的進步不能單獨用分數(shù)來評價,以前單一的評價方式已不能適應多元化的課堂體系,因此課程評價方式也需要轉(zhuǎn)變。 首先,從評價目標來說,要從“單一”轉(zhuǎn)向“多元”。教師評價角度要從以往單一的知識方面的評價,轉(zhuǎn)向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素質(zhì)全面提高角度的評價。比如,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習慣等是否有進步。這種評價能打破傳統(tǒng)的唯分數(shù)論,讓學困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亮點。 其次,評價要從“重教”轉(zhuǎn)向“重學”。要從注重對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如教態(tài)、語言、板書等,轉(zhuǎn)向?qū)W生學習狀況的評價,例如要看學生自學時的情況,是否緊張地動腦、動口、動手,自學的效果如何。這樣,評價主體由“重教”轉(zhuǎn)向“重學”,促使教師把備課、講課的功夫花到引導學生學習這方面來,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能讓學生愛學、樂學、會學,能力不斷增強。 最后,從評價重點來說,要從“形式”轉(zhuǎn)向“效果”。課堂上有效地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真正全面提高了學生素質(zhì),特別是能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這樣的課就是好課,相反,教師講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應算是好課。這樣,教師能從實際出發(fā),講究實效,杜絕形式主義和花架子。“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很多方面還在磨合中,教師應勤思考、多改進、求實效。(來源:智夫勤的博客—《中國教育報》作者:孫曉行 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