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說老北京的茶樓,茶館,茶攤兒,茶棚,茶挑子。老北京的茶館隨處可見;但其中也有大小之分。 最大的要數(shù)大茶樓了,里邊設有雅座兒,用具考究。備有各種名茶。毛尖,雨前,明前,烏龍,普洱等??腿丝扇我馓暨x。還配備各種精致的小點心,如有需要可隨時給客人上。一般這類茶館檔次較高。有錢人帶著姨太太,或商人談買賣就會到大茶樓來,顯的氣派,或當時的滿蒙八旗子弟等。他們每天吃飽了無事可做,整天提籠架鳥,吃喝玩樂,每天泡茶館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事。北京最有名的茶樓有天會軒,天全軒,,裕順軒,,匯豐軒,天壽軒,新泰軒等二十多家大茶樓。后來清朝滅亡,換了民國,這些茶館大多倒閉;接著應運而生的是新型文明茶樓,有碧巖軒,玉壺春,集賢堂等,紅極一時。待盧溝橋事變以后,這些茶樓也逐漸蕭條。 清茶館專門賣茶。而書茶館則有說書的,唱大鼓的等。清茶館屋內(nèi)備有長條桌子,長條凳,早晨就營業(yè),一般晨練的,遛鳥的,或早起不吃飯先喝茶的。說起來這里還有個典故。乾隆年間,江南的一個巡撫為了升官,特意送給和珅一些明前茶,正好讓劉墉看見,和珅怕劉墉,次日上朝和珅就把明前茶轉(zhuǎn)送給皇上,皇上要考考和珅問:和愛卿,你說這明前茶什么時候喝最好呢?和珅答,晨起即飲最佳,皇上問:何以見得?和珅答曰:晨起飲可消積食,清肺火,通腸胃,順便沖沖龍溝兒。后來就有了吃早飯前飲茶為叫沖沖“龍溝兒”一說,其實也不無道理,明前茶卻可消積食,潤腸胃。那些遛鳥的也在茶館里扎堆兒,常提著畫眉,百靈,黃雀等,在茶館“壓音兒”所謂壓音就是讓鳥(特別是百靈鳥與畫眉,還有八哥兒,鷯哥兒)學幾種別的鳥叫聲還有貓的叫聲,而不能學雜了。學了不該學的就叫“臟口”。常有幾個好養(yǎng)鳥的人特意到這兒來給鳥壓音兒。還有“串套”活動,那就是愛養(yǎng)鳥的到茶館里比賽鳥哨??凑l養(yǎng)的鳥叫的好,音兒正,沒臟口。 再有就是棋茶館(社):屋內(nèi)設備很簡單,備有長條桌,棋盤(棋子自備),客人邊喝茶邊下棋,“兩軍對壘,黃河為界”。那看棋的比下棋的人還多,有時觀棋的忍不住亂支招,下棋的臉紅脖子粗,有時還能打起來。再說茶棚。每年初夏至深秋都有茶棚,。最有名的是什剎海岸邊的大茶棚。蘆席圍蓋,竹竿做支架,岸邊一半,水里一半。客人坐在其中品茶,觀荷,看魚戲水,很愜意。到天兒一涼棚拆人散,第二年再說了。還有一種叫做“野茶館”的,是和廟會連著的,無固定場所。跟著廟會走,哪里有廟會哪里就有野茶館,大長條桌子,長條板凳,也賣大碗茶。那喝茶的人純粹是為了解渴,喝涼水怕鬧肚子。比茶棚更低的就算茶挑兒了。茶挑兒大多是近郊農(nóng)民,也有城市貧民,投資不多,只一副挑子,兩個筐,這筐里邊放著一把二尺多高的綠釉陶罐;那邊筐里是粗瓷碗。壺內(nèi)的茶葉無非是高末或高碎,挑著走街串巷,專門為趕大車的,拉洋車的,蹬三輪,打短工的預備的,便宜又解渴。茶挑兒還經(jīng)營副業(yè),那就是賣零只煙,一盒煙可以拆成零只賣,沒錢人很歡迎,抽一根兒過過癮得了。遠遠看見茶挑兒來了。有句俗話是“龍王爺?shù)幕镉嫛退膩砝玻 ?nb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