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時期瓷器的鑒定 1、元明兩代瓷器的砂底,露胎處均可見星點裝或大片火石紅斑。這種火石紅斑,自元代開始出現(xiàn),經(jīng)明代,沿續(xù)到清代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 2、釉面多為青白色,色澤清雅、柔和悅目。 3、所繪龍紋,不如元代兇猛,多為五爪龍。元代所繪的折枝或纏枝蓮葉紋的葉形較大,為大花、大葉,到洪武時則明顯縮小。 4、瓷器底足中心乳釘狀突起,是元代器足遺傳。 5、明代早期紋飾,大多簡練嫻熟,豪放生動。官窯器的紋飾精細秀麗,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風(fēng)格。 |
|
來自: btdv > 《真?zhèn)舞b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