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穴位簡介京門穴 (GB25 Jing men)
穴位位置 出《脈經(jīng)》。別名氣府、氣俞。屬足少陽膽經(jīng)。腎之募穴。在側(cè)腰部,章門后1.8寸,當?shù)谑吖怯坞x端的下方。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jīng)和第十一肋間動、靜脈。
![]() 側(cè)腰部,第十二肋游離端下方凹陷處,前距章門約一寸八分,后略平志室。在側(cè)腰部,章門后1.8寸,當十二肋骨游離端的下方。
《針灸甲乙經(jīng)》:“在監(jiān)骨下(上),腰中挾脊,季脅下(后)一寸八分”?!秱浼鼻Ы鹨健罚骸霸诒O(jiān)骨腰中季脅本,挾脊。”《循經(jīng)考穴編》:“一頭齊神闕,一頭齊命門,折中是穴?!笨晒﹨⒖?。
解剖有腹內(nèi)、外斜肌及腹橫?。挥械谑焕唛g動、靜脈;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jīng)。
尋找方法找京門穴的時候,最好用敲打法把它敲出來,用手指骨節(jié)硌側(cè)面那個位置,如果很敏感就是該穴。但是要記住,此穴是在骨頭的邊緣,不在肉上,在對應著大腿兩側(cè)的高點處。
3功效健腰,利水,消脹。
主治: 古代記述:腹脹,小腹痛,里急,洞泄,水道不通,溺黃,腰痛,骨痹痛引背。腸鳴,泄瀉,腹脹,腰脅痛。
〖取穴方法〗側(cè)臥或俯臥位,于側(cè)腰部第十二肋骨游離端下方取穴。 〖刺灸法〗斜刺0.3~0.5寸;艾炷炙3~5壯,或艾條炙5~10分鐘。 〖注意事項〗不可深刺,以免傷及內(nèi)臟。 〖作用〗益腎健脾,化氣利水,通絡(luò)止痛。 〖主治疾病〗呃逆、嘔吐、腹脹、腸鳴、泄瀉、小便不利、尿黃面腫、小腹痛、惡寒發(fā)熱、脊強反折、肩胛內(nèi)廉痛、腰肋痛。 〖配伍應用〗 腹脹不得息:配三里穴、章門穴、厲兌穴、內(nèi)庭穴、陰谷穴、絡(luò)卻穴、昆侖穴、商丘穴、陰陵泉穴、曲泉穴(《備急千金要方》)。 配伍:配行間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配身柱、筋縮、命門治脊強脊痛。
近人報道:腎炎,肋間神經(jīng)痛。
方例: 尿黃、水道不通:京門、照海。
洞泄不化:京門、然谷、陰陵泉。
洞泄體痛:京門、昆侖。
脊{23}反折:京門、石關(guān)。
小腹腫:京門、蠡溝、中封。
腰痛不可以久立俯仰:京門、行間。
腰痛:京門、腎俞、膀胱俞、委中。
刺灸法: 斜刺1~1.5寸。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斜刺0.5~0.8寸;可灸。
其它: 腎臟募穴。
4其他相關(guān)京門穴雖然在膽經(jīng)上,但它是腎的募穴,腎氣很容易在這里會聚。所以腎虛、腎氣不足的人,如腰酸。腰痛的人,平時要多揉揉這個穴。揉的時候要用指節(jié)骨頭來揉,揉之前如果怕找不準穴位,就先敲一下這個位置,一敲就能找到,然后使勁揉,把這個痛點給揉散。-減肥。治前列腺疾患、便秘,偏頭痛.乳腺增生,婦科病:斜推腹、敲帶脈
帶脈、五樞、維道、居髂這幾個穴位沒有一個是好找的。像帶脈穴在與肚臍眼相平的腰側(cè)位置,有的肥胖者根本找不著,而且它很不敏感,按它的時候只是按在了皮上。
至于五樞穴、維道穴、居囂穴就不用找了,因為既不好找也不好揉。但有一個方法可以把它們的作用全發(fā)揮出來,這就是推腹法。要側(cè)著推,往中間推,往大腿根部推。有前列腺病的人,從斜的方向多推是最好的。
對京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居骼穴這一塊兒。還有“敲帶脈”的一招可以全部搞定。晚上睡覺前平躺著放松,想像身體如爛泥一樣,您就敲肋下兩邊,除了京門穴邊上的骨頭敲一敲,肋骨以下、胯骨以上有贅肉的地方(也就是俗稱“草帽圈”和“游泳圈”的地方)也要敲。每次敲二三百下,手一酸、渾身都累了,也就想睡了。
“敲帶脈”一法年輕人特別感興趣,通常敲兩周以后就能看出有明顯的減肥效果,原來褲子挺緊的,現(xiàn)在可以塞個拳頭進去了。
對于老年人來說,“敲帶脈”可增增強大腸蠕動,治療便秘。因為按解剖學來講,帶脈的位置一邊是升結(jié)腸、一邊是降結(jié)腸,一敲就能振動大腸使蠕動加快,而且這幾個穴位都在膽經(jīng)上,敲打它們,膽汁分泌得就多,就能夠增強代謝,使大便通暢,原來兩天一次大便,現(xiàn)在變成一天兩次大便了。
如果長期便秘,敲帶脈穴還有一個即時的效果,就是當您因中氣不足而滿頭大汗、半天也解不出大便時,您就馬上開始敲,頭兩天不會感覺有什么效果,等敲1周以后,敲出一種條件反射來,再敲時大便就會很通暢了。這是老年人防治大便不通的最簡捷方法。
敲帶脈穴還可以馬上緩解偏頭痛。
帶脈區(qū)上邊通著乳房,把此處敲通了,上邊的淤阻就化解開了,所以敲帶脈可以讓人心情舒暢,防治乳腺增生。敲帶脈治婦科病也非常見效,可以改善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很多女士的難言之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