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淼魚餌首席釣手——獨獨 很多釣友都喜歡用面餌來海釣,面餌以其方便,釣獲穩(wěn)定,釣獲魚種豐富,釣法更具休閑性而得到廣大釣友的喜愛。但很多釣友看到別人用,自己也想用,但總是找不到感覺,然后就懷疑自己的面餌配的不好,三下五下沒有釣到魚就放棄了。用面餌進行海釣最具優(yōu)勢的方法是長漂釣法。學(xué)習(xí)面餌長漂釣法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事實上有時并不是面餌配的好就一定能釣到多的魚,或就一定比其他釣餌釣的多,想要釣獲好還要在釣技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和實踐。 一、 面餌長漂釣法的基本原理 ! 用面餌進行海釣,打破了傳統(tǒng)海釣用餌(蝦、蟲、蟹等)的限制,將淡水的臺釣引入海釣中,使海釣人能感受到更多的釣魚樂趣,可以讓很多熱衷淡水臺釣的釣友在海里也可以嘗試淡水臺釣的感覺。 , 基本原理:長漂懸墜,誘釣結(jié)合,隨流找魚。 1、臺釣與面餌長漂釣法的比較: 相似點:(1)釣組大致相同。太空豆變成了棉線結(jié),魚漂滑動的距離不同。(2)靈敏度接近。(3)調(diào)漂理念接近。臺釣一般是調(diào)四釣二,面餌長漂釣法是調(diào)七、八釣一或二。淡水水面一般較平靜,二四的差別比較明顯。海釣時海面上一般有風(fēng)有浪,如果二四則不明顯,不容易從漂上看出面餌的狀態(tài)及魚吃餌的漂訊,七一則空鉤時有七目在海面上,有面餌時只有一目或二目在水面上,差距較大有餌無餌較明顯,更容易做出判斷。(4)均為粉制餌,用餌相近,都可以達到誘釣結(jié)合的目的。 不同點:(1)單鉤非雙鉤。 (2)子線變長,一般在0.8-1.5米之間。 (3)水深不同要用卷線輪。(4)定點釣與流動釣。(5)操控性不同,基本不動和放線讓漂隨波逐流。(6)面餌比重相差較大,同樣大小的面餌,海水要有七到八目的浮力,而淡水只有一到兩目的浮力。 2、面餌長漂釣法與浮游磯釣的比較: 相似點:(1)釣組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線結(jié)-漂(波)-連接環(huán)-子線-鉤。(2)外海釣魚需打粉。(3)磯竿使用的理論相同。 不同點:(1)長漂與阿波。 (2)傳統(tǒng)餌(南極蝦或蝦肉)與面餌。(3)釣組的重量分布不同。磯釣重量基本分布在整個釣組,面餌長漂釣法主要在下半部分。(4)阿波與長漂在水中的阻力不同,一般來說長漂比較輕,行走的速度比阿波會快一些,釣組在水中的斜度不同,長漂釣組更接近釣棚。(5)在魚吃鉤后,水阻分析。阿波水阻較大,長漂水阻相對較小,向下方向的橫截面積不同水阻不同,長漂相對阿波來講魚吃鉤后不明顯頂口。(6)通常情況在魚排或船釣磯釣長竿用的較多4.5米到6.3米,面餌長漂釣法短竿用的較多2.1-3.6米。(7)面餌在整個釣組中起到小夾鉛的作用。磯釣用餌要盡量輕。(8)波抗浪性強,長漂抗浪性較弱。 3、 傳統(tǒng)海釣用餌與面餌的比較 單一的味道變成了復(fù)雜的味道,具有了更強的擴散功能,味道漂的更遠更持久。 舉例 蝦--------面餌 饅頭-----蛋糕(糕點) 肉--------肉丸、香腸 面餌成份的多樣性包含了一般魚喜食的物質(zhì),如蝦、蟹、螺、貝等,并且擴散性強,這是其他傳統(tǒng)餌無法達到的,傳統(tǒng)餌味道單一,餌的擴散性差。很多次經(jīng)驗告訴我們,今天用蝦釣的好,第二天用蝦就差很多,可能蟲又比較好用,就是說魚也是有厭食的時候,而面餌以其成份的多樣性增加了魚的就食的機會。 面餌在這種釣法中既起到了食餌的作用,又起到了誘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面餌還起到了夾鉛的作用。當(dāng)你投餌入海后,魚漂尾部大部分在水面之上,這時整個魚漂承擔(dān)的重量為除面餌和魚鉤以外的重量,大部分為鉛墜的重量,隨著面餌的下沉,面餌的重量慢慢的加到了魚漂上,這時魚漂會在面餌重量的作下緩緩下沉,當(dāng)魚漂不再下沉了,整個釣組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樣就可以通過對魚漂的觀察而判定水下面餌狀態(tài)了。 兩個極端的狀況:一種狀況是當(dāng)面餌入水到達釣棚后,魚漂只有少部分漂尾露在水面以上;另一種狀況是鉤上面餌徹底脫落后,魚漂大部分漂尾會露出水面。那么這兩次的漂尾差的浮力即為面餌的浮力,漂尾差的大小取決你用的魚漂漂尾的粗細程度,我們都知道浮力為物體排開水的重量。較細的漂尾形成的漂尾差就會大一些,后之亦然。當(dāng)面餌在水下隨著水的浸泡、水流和拖動的作用下慢慢的霧化,使面餌在水中緩慢的上升(這個過程有時不明顯這取決于面餌霧化的均勻程度,但事實是存在的),直到面餌全部霧化,魚漂回到調(diào)漂時的狀態(tài)。這樣你就可以通過魚漂推斷面餌目前的狀態(tài)了,面餌是大是小,面餌是否已脫落。這種釣法比較接近淡水的臺釣釣法,但在釣組搭配和釣法上有所不用。 總結(jié):面餌長漂釣法在釣組方面更靈敏,釣餌在作釣過程中起到了誘餌的作用,誘魚的效果更強。作釣距離短,漂訊視覺更清晰。 二、 面餌長漂釣法配件及裝備、釣組搭配和選擇 . 第一、漂與平衡鉛的搭配 面餌長漂釣法的核心。長漂的選擇與所釣的區(qū)域關(guān)系密切。 (1)漂 在排磯長漂釣法中,長漂的選擇非常重要,一般現(xiàn)在市面上出售較多的專門用于海釣的長漂按號數(shù)分有1、1.5、2、2.5號等,一般的海釣長漂價格在15元左右。這種漂并非針對面餌長漂釣法所設(shè)計,靈敏度比臺釣的長漂差很多,體積和漂的自重也較臺釣漂大。 我們需要在臺釣長漂中去選取合適的魚漂,由于臺釣漂有很多品牌,價格也有很大差異,大概在30元到100元不等。就臺釣漂而言,我們在選漂時,不能單單只看品牌和號數(shù),因為不同品牌的魚漂同一個號數(shù)浮力也是不同的,這點在選漂時要格外注意。 : 幾個選漂注意的事項: 第一、 要選擇硬尾,碳腳的漂。在海中作釣時水一般較深如果是軟尾在魚漂到達釣位后,要立起來時軟尾會比較慢的立起來,碳腳比木腳重也更利于魚漂立起來使面餌能盡快到位,亦可避開小魚。 第二、 不要只看號數(shù),要試一下浮力。以3克至5克的鉛墜,把魚漂拉到漂尾基本在水面以上為佳(漂尾出水大概10-12公分6-8目的樣子)。 第三、 材料以巴爾杉木和蘆葦為最佳。這種材質(zhì)浮力較大。 第四、 觀看漂下沉的速度。如果放了面餌以后,魚漂的漂尾部分會緩慢下沉,這個漂是好漂,因為這個漂浮力是均勻釋放的。反之如果下降的太快了,這個漂不是好漂,當(dāng)然也不是不可以作釣。 一般來說,在排釣時根椐水的深淺、水流的大小一般可選擇2克到4克的漂為最佳,如小流用小漂,大流用大漂,水深用大漂,水淺時用小漂,這是一般的規(guī)律。(如果可以用小的盡量用小的,因為小的靈敏度更高,要視具體的地點,小魚的多少等因素決定) 在船釣時考慮到大部分作釣區(qū)域水較深,流水通常也比較大,可以選擇浮力在4克到8克的重量,用面餌長漂釣法時漂的選漂不宜過大,因為面餌長漂釣法的釣組重量的平衡點在下半部分,如果漂的重量太大,必然造成與子線的不協(xié)調(diào),影響釣魚的效果。 (2)平衡鉛 分兩種:一種通常稱為轉(zhuǎn)環(huán)鉛,一種稱為鉛皮座及鉛皮(與臺釣的一樣)。當(dāng)然還有將中通鉛用在面餌長漂釣法的釣組中的,只要你調(diào)漂調(diào)的合適一樣是可以用的。 兩種平衡鉛的比較:轉(zhuǎn)環(huán)鉛整體性強過鉛皮座,單位體積的重量比鉛皮座大(同樣重量的鉛,轉(zhuǎn)環(huán)鉛比鉛皮座會小一些,水阻更?。造`敏度也相對較好,另外,在上下水時轉(zhuǎn)環(huán)鉛更順,特別是在抽魚上鉤時有時鉛皮會松開形成水阻,降低效果。所以轉(zhuǎn)環(huán)鉛整體優(yōu)于鉛皮座,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轉(zhuǎn)環(huán)鉛在調(diào)漂時需要削下多余的鉛,比較麻煩,而鉛皮座則可以剪的比較準確,剪多了也可以通過增加小鉛皮包裹在鉛皮中予以調(diào)整。 第二、 主線與子線的搭配 ! 主線按性能分類一般有沉水、半浮、全浮幾種,在風(fēng)較大時不適于用全浮的主線,以半浮為佳,在無風(fēng)時用全浮的較好,比較好操控,在魚就餌時可以比較穩(wěn)當(dāng)?shù)氖掌鹛摼€。 子線一般常用的是碳線,具體在選擇時要考慮子線的揉韌性,在水中的狀態(tài)以自然飄動為宜。 主線與子線要搭配合適,整個釣組才會比較自然協(xié)調(diào)。一般來講主線與子線的號數(shù)差應(yīng)小于等于1,比如3號主線配2號子線或2.5號子線,如配1.5號子線則差距過大有時會造成魚就餌假動作較多,降低中魚率。在水中主線與子線的差距不大的話,整個釣組在水中會比較順,當(dāng)水流較大時主線向前走的速度會快于子線走的速度,主線在前,子線在后,會造成主線與子線的夾角,如果這個角度大的話會影響魚的就食,一般魚是頂著水流上來的,角度太大,魚就食時會碰到子線,增加魚的警覺性。 但為了防止中魚后線容易被排上的纜繩磨斷,有時也會用大于主線的子線,前提是主線的拉力夠大,否則一但斷線可能連漂及整個釣組都沒有了。 第三、 子線與竿、輪的搭配 一般來講較小的子線應(yīng)配較軟的磯竿,這樣在你抽竿時對子線的瞬間拉力會被竿的彎度所緩沖,保護子線不會在抽竿時斷子線,這種情況在我們平時用較細的線釣魚時經(jīng)常碰到,一抽竿,連魚的拉力都沒有感覺到,子線就斷了。 用較細的子線時,首先要調(diào)好輪的泄力,如1號子線可以相對要松一點,而1.5號子線就可以相對緊一點,以免在魚拉力過大時斷線跑魚。盡量選用帶手剎的絞,以便在碰上大魚后,魚逃跑的瞬間速度泄力還來不及出線時可以用手剎絞來調(diào)節(jié),必要時在中魚后有手剎的絞可以在拉力過大時放線出去,等魚的沖勁過了再向上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子線的承受力。 第四、 子線與鉤的搭配 , 當(dāng)子線較小時對應(yīng)的鉤也應(yīng)適當(dāng)用小一點或細一點的鉤,在不考慮魚大小的前題下,如果鉤太大了,重量也大,容易在抽魚時瞬間斷線。而且細的子線與大的鉤在水中也不會顯得自然。 部分面餌使用參考 考慮因素 海水深淺 流水 季節(jié) 日夜 水深 水淺 流大 流小 夏秋 冬春 白天 夜晚 魚漂浮力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小 大 主線號數(shù) 小 大 大 小 大 小 小 大 子線長度 短 長 短 長 短 長 長 短 子線號數(shù) 小 大 小 小 大 小 小 大 面餌的揉搓 重搓 輕搓 重搓 輕搓 重搓 輕搓 重搓 輕搓 魚竿號數(shù) 小 大 大 小 小 大 注:以上參數(shù)均為相對的,而非絕對.有時要根據(jù)魚的大小來確定。 三、 面餌長漂釣法的釣組 1、 基本釣組 原則:配件少,一步到位,不加夾鉛 從上到下順序 棉線結(jié)-半擋(半圓型)-漂座(代轉(zhuǎn)環(huán)的)-太空豆-(20公分距離以上)-轉(zhuǎn)環(huán)鉛或鉛皮座-子線(0.8-1.5米)-鉤 漂座上插入長漂(太空豆可換成防撞豆) 2、一般可考慮的幾組的搭配: A、如果水深(5米到10米),如碼頭、防波提、船釣,無太多障礙物,最大四斤以內(nèi)的立魚,夏天可以2號竿配2-3主1.5-2子,4到6號長漂,配0.8號千又鉤。如果有大紅由可以選最大的配組,即3主2子。冬天立魚精口,則可用到1.5-2.5主0.8-1.5子,2到4號長漂,配0.5號千又鉤。子線長度可在0.8到1.5米之間。有溜魚空間。 B、如果水淺比如魚排,障礙物多,特別是夏天大物較多,則可以用3號竿4-5主3-4子,1到3號長漂,0.8到1號的千又鉤,子線長度可在0.6到1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