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者往往神志不清、驚慌亂動,會死命抓住夠得著的一切東西,包括援救者,因此應盡量采用救護器材進行救護,如救生圈、套桿、繩索、船只與木筏等。因為用器材救護既省力又安全,效果也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下水救人。一般游泳技術(shù)不高的人下水救人,往往力不從心,救人不成反而會賠上性命。 水下營救溺水者的方法如決定下水救人,下水前要迅速脫掉衣服、鞋、襪,準確判斷溺水者方位,如在江河岸邊,要從溺水者斜上方入水,順流而下,既省力又快捷。 施救者要從溺水者背后去接近溺水者,以免被對方突然抓住或抱住。具體方法是:當溺水者停留在水面時,游至距溺水者3~4米處,要急停、踩水、深吸氣,穩(wěn)定一下情緒,準確地從溺水者的身后接近。 把溺水者牢牢抓住,托出水面,叫溺水者鎮(zhèn)定,大聲安慰和鼓勵他。拖運掙扎亂動的溺水者可采用側(cè)泳抱溺水者上體拖運法或側(cè)泳抓溺水者手臂拖運法. 盡量不要讓溺水者纏上身來。如發(fā)出指示沒有獲得反應,不得不游過去,而溺水者又忽然起而相纏,就必須立刻用仰泳迅速后退。退至溺水者抓不到處,把一塊布、一條毛巾或一個救生圈扔過去,讓溺水者抓住一頭,自己抓住另一頭拖他上岸。 下水救人雖然應盡力避免被溺水者抓住,但有時仍難免被抓住不放,此時必須采用合理的方法脫離溺水者,解脫動作既要迅速、突然,又要熟練。 溺水者都不愿意沉到水底去,而愿浮出水面多吸一口氣,所以若被溺水者纏住而不能迅速解脫時,只能一同沉入水中,溺水者一憋氣,就會自行松手。因此,解脫抓纏多在水下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