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譯文] 聽到傳聞不加考證而隨意傳播,從道德上來講,是應當拋棄的。 [出典] 《論語陽貨》 注: 1、【出處】:《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薄稘h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FONT> 2、【近義詞】:小道消息、捕風捉影、海外奇談、齊東野語 3、俗語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意思是凡事要事實求是,以事實為依據(jù),對傳言要仔細分析,探其究竟,在未弄清事實之前,不能妄加評論,四處傳播,也就是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 4、孔子告誡人們,仁德之人,不論做什么事,都要嚴謹認真,注重事實,深入求證,相信自己,在流言蜚語面前,頭腦清醒,明辨是非,沒有確鑿證據(jù),決不聽人所傳,便傳已所聽,違背道德. 5、孔子在強調(diào)在學習的時候,遇到知識問題一定要深入,不能道聽途說;同樣在做事的時候也要堅持這一原則. 6、這句名言警戒我們,不管是讀書做學問,還是提高道德修養(yǎng),做人處事,應該根據(jù)實際的事實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問題,而不要輕易去相信一些流言.同時說明,凡是要做調(diào)查研究,才能弄清楚真相,謊言重復多少次都還是謊言,但對于聽到謊言的人來說往往會造成一種真實的效果,造成視聽混亂,這是值得人們注意的.....
|
|
來自: hjmhjmhjmm > 《古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