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汁飲 [用料]荸薺、雪梨、鮮麥冬、鮮蓮藕、鮮蘆根、甘蔗各200克。 [制作]將6種原料分別洗凈,切碎榨汁。各汁液混合,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小火煮20分鐘即成,代茶飲。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適應(yīng)范圍]白血病有發(fā)熱、口干、便秘、有出血傾向、皮下出血點?;蚴彻馨⒎伟?、胃癌、鼻咽癌放療后癥見口干口苦,大便秘(便秘食品)結(jié)不通,舌紅、苔黃、脈數(shù)或有咳血、鼻衄、尿血者兼見上述癥狀者皆可用之。 [注意事項]使用時以熱毒內(nèi)阻或溫毒邪入營血分為主,以發(fā)熱、口干口苦、便秘、舌紅、苔黃、脈數(shù)為要點。本方偏于清涼滑利,若癥屬虛寒,大便溏泄者忌用。
白虎增液粥 [用料]生石膏40克,知母、玄參、麥冬、生地各1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 (1)將生石膏搗成細粉,加清水200毫升,中火煮20分鐘,去渣留汁。 (2)余中藥裝入紗布袋加水300毫升煮30分鐘,去渣留汁。 (3)粳米洗凈入鍋,加入石膏汁和藥片,加清水適量,熬煮至米爛成粥,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生津。 [適應(yīng)范圍]用于急性白血病高熱不退,汗出不解,口渴思飲,鼻衄不止或其他腫瘤癥見高熱不退,證屬實火者,見有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者皆可用之。 [注意事項]使用時注意以實證為主,見高熱不退,舌紅,苔黃,脈數(shù)為要點。性偏寒涼,如屬終末期病人證見虛寒者慎用。
大棗桂圓薏米粥: 大棗10個,桂圓20克,薏米40克,加水適量熬成粥,早晚食用。大棗、桂圓、薏米均為健脾益胃滋補之品,經(jīng)常食用可增強體質(zhì),提高機體抗癌免疫功能。腫瘤患者貧血、身體虛弱或因放療、化療引起血紅蛋白低下、白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者,均有較輔助療效。
百合干地黃粥: 百合30克,干地黃50克,粳米25克,蜂蜜適量。將百合洗凈,干地黃加水浸泡30分鐘,煎汁去渣;粳米洗凈。將地黃汁、百合、粳米同放鍋內(nèi),加水煮粥至熱,加蜂蜜(蜂蜜食品)調(diào)味服。具有養(yǎng)陰清熱,涼血安神作用。適用于白血病屬于陰虛血熱者。癥見神疲乏力,午后潮熱,五心煩熱,心煩失眠等癥。
薺菜粥: 鮮嫩薺菜100-200克,粳米100克,白糖20克,精鹽、食油適量,將薺菜洗凈,切碎,壓軋取汁(或用白凈布絞汁),粳米淘洗凈;將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沸,轉(zhuǎn)為小火熬煮到米熟,下入白糖、食油(油食品)、精鹽、菜汁,繼續(xù)用小火熬煮到米爛成粥,即可食用。早、晚餐服食,每日1-2次。本品特點:粥爛軟,味咸微甜,功用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白血病發(fā)熱出血癥。研究認為薺菜甘淡酸涼具有抗腫瘤止血作用。
涼拌絲瓜: 鮮嫩絲瓜1-2條,麻油,醬油各適量,鹽、味精各少許。將絲瓜刮皮,洗凈,瀝干,剖兩半切成3厘米段或0.6厘米厚的片。絲瓜片加鹽拌勻,放1小時后將鹽瀝去,放入大碗內(nèi),加香油、醬油、味精,略拌和即可食用。本品特點:綠色,味清香,爽口。功用為清熱化痰,涼血止血。用于白血病發(fā)熱出血,痰核結(jié)塊等癥。
白茅花茶 [配方]白茅花10克。 [制法]煎湯,取汁。 [功效]涼血止血。 [主治]鼻衄、尿血等出血癥。
蜂臘雞蛋 [配方]新鮮雞蛋5個,阿膠珠粉10克,蜂臘30克。 [制法]蜂臘溶化,打入雞蛋,加入阿膠珠粉,攪勻。 [用法]日1劑,分2次食。 [功效]活血軟堅。 [主治]適用于慢性白血病。
薏苡仁粥 [配方]薏苡仁30~60克,粳米50~100克。 [制法]薏苡仁干燥,研成細粉,同粳米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餐溫?zé)岱场*? [功效]健脾胃,利水濕,抗癌腫。 [主治]適用于脾虛泄瀉,水濕腫滿,風(fēng)濕痹病,筋脈拘攣,并可作為防治癌腫的一種輔助食療措施。
鮮蘑白菜水餃 [配方]鮮蘑菇100克,面粉、白菜各50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面粉與微量精鹽、200克冷水相和,反復(fù)擦搓成光滑、柔軟的面團,加蓋醒15分鐘。白菜洗凈,入沸水中燙軟,剁碎,與鮮蘑末拌合,加姜汁、蔥花、黃酒、精鹽、麻油(油食品)、味精,調(diào)制成餡,把面團分60份,搟皮,包成餃子,入沸水中煮熟。 [用法]隨意吃。 [功效]解毒抗癌。 [主治]適和于白血病、子宮癌、皮癌、肉瘤等。
清炒刀豆子 [配方]鮮刀豆子300克,海米100克,食油3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海米泡開。鍋燒熱,倒入食油,油熱后放入蔥、姜略炒,入刀豆子、海米、鹽,翻炒幾下,加味精出鍋。 [功效]溫中補氣益腎抗癌。 [主治]適用于癌癥(癌癥食品),為放療、化療的輔助治療。
馬齒莧阿膠湯 [配方]馬齒莧60克,阿膠10克。 [制法]馬齒莧洗凈,水煎取汁,阿膠烊化兌入。 [用法]每服2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清熱解毒、滋養(yǎng)補虛。 [主治]急、慢性白血病有腸道感染,低熱貧血者。
口蘑燴豆腐 [配方]口蘑15克,豆腐1小塊,火腿末、豌豆各10克及調(diào)料適量。 [制法]口蘑泡開后洗凈,泡蘑菇水澄清待用;豆腐切長條形,用開水燙后撈出瀝水。鍋內(nèi)放鮮湯及泡蘑菇水燒開,放入口蘑、豆腐、火腿末、豌豆,加鹽,燉煮約10分鐘,勾芡,調(diào)入味精,淋少許麻油。 [用法]佐餐食。 [功效]補氣健脾益胃。 [主治]適用于肺病,白血病、貧血,嬰幼兒(幼兒食品)缺鈣(鈣食品),缺鐵(鐵食品)等癥。
蒜苗炒河蚌肉 [配方]蒜苗、河蚌肉各250克,蒜2瓣及調(diào)料適量。 [制法]蒜苗洗凈,切成2~3厘米長的段,河蚌肉用刀背拍松,沸水中略燙后切成片,加黃酒,鹽伴勻待用,菜油燒熟,降溫片刻爆香蒜茸,姜末,下蒜苗煸炒至半熟,入蚌肉,調(diào)入精鹽、白糖,沸煮約4分鐘,加味精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抗癌利尿。 [主治]可作為一切惡性腫瘤,白血病的輔助治療。
大蒜(大蒜食品)豆腐 [配方]嫩豆腐400克,青大蒜10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法]菜油燒熱,待降溫至六成熱時,放入蒜段煸炒至軟,加入豆腐塊,邊炒邊加適量的黃酒、醬油、精鹽、白糖等調(diào)味品(調(diào)味品食品),再加少許水煮沸,勾薄芡,調(diào)入味精。 [功效]補虛解毒。 [主治]一切惡性腫瘤及白血病患者之膳食。
大蒜燒茄 [配方]大蒜25克,茄子500克,食鹽2克,白糖5克,醬油10克,味精1克,生姜5克,蔥白10克,干淀粉10克,菜油50克,清湯200克。 [制法]茄子撕去蒂把,洗凈,切成兩半,在每半的表面上劃成約1厘米寬的十字花刀,然后切成約4厘米長、2厘米寬的長方塊(深切不斷為度)。每瓣蒜切成兩半,將盛菜油的鍋燒熱,煉至油泡散盡,冒青煙時離火。待油稍降溫后,把茄子逐個放入鍋內(nèi)翻炒,下入姜末,醬油、鹽、蒜及清湯,燒沸后,用文火燜10分鐘,翻勻,撒入蔥花,用白糖與淀粉加水調(diào)成的芡汁勾芡,調(diào)入味精。 [功效]清血熱,行氣滯,利水濕,解邪毒。 [主治]適用于紫斑、白血病等治療。
蟾蜍煮雞蛋 [配方]蟾蜍(活)一只,雞蛋一枚。 [制法]蟾蜍洗凈,去內(nèi)臟,腹內(nèi)放入雞蛋1個,縫合,煮30~40分鐘。 [用法]每日取蛋食之,7日為一療程,觀察癥狀和血象,如無不良反應(yīng),可再服。 [功效]解毒抗癌,扶正祛邪。 [主治]急性白血病。(轉(zhuǎn)自天天營養(yǎng)網(wǎng)
十全大補湯 [配方]黃芪、黨參、茯苓、白術(shù)、熟地、白芍各10克,當(dāng)歸5克,肉桂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棗12枚,生姜20克,肥雞半只,老鴨子半只,肘子250克,豬肚250克,墨魚50克,棒骨500克,香菇(香菇食品)、蘑菇、冬筍、花生米各50克,花椒、鹽、胡椒粉、蔥節(jié)、料酒、味精各適量。 [制法]將黃芪去蘆頭,加水略浸泡后,切片,晾干,大棗用酒刷干,雞、鴨、肘子洗凈,墨魚泡軟,撕去膜(不去骨)、棒骨捶破,冬筍切片,蘑菇切兩片,香菇切塊,沸水鍋中氽下下,撈出晾涼。將黨參、黃芪、大棗、花生米4味包成一包,白術(shù)等9味包成一包備用。鍋內(nèi)放冷水6000毫升,置旺火上,放入鴨雞、肘子、豬塊、墨魚、棒骨、兩個藥包,蔥節(jié)、花椒,燒沸30分鐘后。改用文火,加入料酒、繼續(xù)燉至湯濃縮至3000毫升時,再減小火力,燉至雞、鴨爛熟。取出熟雞切塊,鴨斬長條,豬肚切絲,肘切為12塊,墨魚去骨切片,以上分別盛在12個碗中另取小鍋,放入冬筍、香菇、蘑菇,倒入部分原湯,燒沸后,將冬筍,蘑菇和香菇塊均勻地放在12個碗中。將全部原湯過濾、除去雜物,倒入小鍋內(nèi)燒沸,加入鹽、哧精、胡椒粉,攪勻,分別舀入以上12個碗中。 [用法]每日1次,每次1碗,晨起空腹食用。 [功效]黃芪、黨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大棗補中益氣,健運脾胃,當(dāng)歸、熟地、川芎、白芍、墨魚、肥雞、老鴨、肘子、花生、棒骨滋陰補血(補血食品),肉桂助陽以生血。本品補氣血,健脾胃,扶虛弱。 [主治]病久體虛、陰陽雙虧,白血病的輔助治療,白細胞減少癥。
冬瓜苡米湯 [配方]冬瓜300克,苡米30克。 [制法]二者同煮1小時。 [用法]取湯,加鹽或糖調(diào)味后飲湯,每日或隔日1次。 [功效]健脾利濕,解毒清熱。 [主治]對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有促進作用,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用于白血病及其他腫瘤的輔助治療,用于小兒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疾病。
黨參24克、龍眼肉24克、兔肉250克。 加水燉熟,油(油食品)鹽調(diào)味服食。主治慢性白血病氣血不足。 肉桂3克、當(dāng)歸11克、黃芪11克、白術(shù)9克、茯苓9克、熟地16克、黨參12克、白芍11克、甘草7克、川芎11克、豬排骨300克或雞1只。 中藥常法水煎去渣,加入肉及清水,文火煮3~4小時,飲湯食肉,可連用五天,每天一小碗。余下的放冰箱保存。主治白血病氣血不足。 羊肉500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當(dāng)歸25克、生姜。 羊肉洗凈切小塊,黃芪、黨參、當(dāng)歸用布包扎,加水共煮至羊肉將爛時放生姜和適量鹽,待羊肉熟爛即可飲湯食肉。主治白血病貧血明顯者。本品有溫補作用,久食可生熱。 鮮旱蓮草60克(干品30克)、鱉甲24克、豬脊骨500克。 一起加水熬3小時,調(diào)味飲湯。主治白血病發(fā)熱有出血傾向者。 豬皮500克、紅棗250克、冰糖適量。 豬皮去毛洗凈加水適量燉煮成粘稠羹湯,再加紅棗煮熟,入冰糖分頓隨量佐餐食用。主治白血病紫癜明顯者。 雞蛋1個、阿膠6克、龜板18克、淡菜9克。 先煮龜板、淡菜,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加入阿膠烊化,打雞蛋取黃入內(nèi),攪拌即可,頓服。主治白血病陰虛出血。
首烏6克、雞蛋2個。 加水同煮,蛋熟后去殼煎片刻,吃蛋飲湯。主治白血病頭昏眼花、腰膝酸軟、自汗盜汗明顯者。 菌靈芝(靈芝食品)15克、黃精15克、雞血藤15克、黃芪15克、豬或牛蹄筋100克。 諸味同燉,去藥渣,飲湯食肉。主治白血病貧血嚴重者。
鮮胡蘿卜不限量,壓汁備用。每次口服50~100毫升(可加少許白糖),每日三至五次。 草莓汁80克、檸檬汁90克、蜂蜜(蜂蜜食品)50毫升、涼開水100毫升。將所有原料混合。主治白血病燥熱便秘(便秘食品)者。 生大黃9克、丹皮3克、玄參9克、生地9克、大青葉9克、蟬衣5克、花粉6克、人中黃4.5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粒細胞白血?。ê喎Q急粒)。 人參(人參食品)10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阿膠15克、鹿膠15克、龜膠15克、白術(shù)25克、當(dāng)歸25克、黃芪50克、熟地2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粒和急單。 西洋參10克、炒棗仁25克、桂圓肉15克、木香10克、黃芪30克、白術(shù)30克、當(dāng)歸25克、茯苓15克、遠志15克、首烏15克、灸甘草15克、阿膠15克(烊化)、熟地2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粒和急性單核細胞白血?。ê喎Q急單)。 黃芪25克、首烏25克、熟地15克、白術(shù)10克、生地15克、黨參15克、黃精30克、大棗20個、五味子9克、阿膠15克(烊化)。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淋氣血兩虧。 長春花15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ê喎Q急淋)。 苡仁30克、生地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30克、山豆根15克、黃藥子10克、玄參10克、銀花10克、烏梅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粒。 半枝蓮30克、白茅根30克、地骨皮15克、杞子20克、生地20克、熟地15克、知母10克、黨參15克、黃精15克、黃柏10克、牡丹皮10克、山萸肉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白血病。
水牛角30克、牡蠣30克(先煎)、生地30克、赤芍12克、麥冬10克、川貝母10克、阿膠15克(烊化)、玄參10克、桅子10克、夏枯草10克、黃芩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淋。 黃芪24克、黨參15克、生地15克、龜板15克(先煎)、阿膠15克(烊化)、石決明15克、地骨皮15克、當(dāng)歸10克、牡丹皮10克、蘇木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慢性白血病。 黨參15克、當(dāng)歸15克、白芍12克、黃芪12克、核桃樹皮9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粒。 生地30~60克、丹皮12克、水牛角50克、玄參50克、茜草12克、板藍根50克、山桅子12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白血病。 生地12~18克、夏枯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重樓9克、銀花15克、土茯苓30克、山豆根12克、生慈姑9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慢性白血病。 半枝蓮15克、敗醬草15克、生大黃3克、白花蛇舌草15克、三棱6克、雞內(nèi)金10克、莪術(shù)6克、苡仁12克、丹參12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白血病肝脾腫大明顯者。 麝香0.3~1.5克(沖服)、川芎15~25克、血蝎1.5克(沖服)、桃仁15克、紅花15克、元胡15克、郁金15克、丹參20~50克、赤芍2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白血病疼痛明顯者。 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茅根24克、補骨脂24克、白花蛇舌草15克、仙鶴草24克、生地24克、黃藥子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白血病體虛者。 青蒿10克、白花蛇舌草24克、天冬24克、山豆根10克、鱉甲24克(先煎)、夏枯草15克、半枝蓮15克、大黃3克、黃藥子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主治急性白血病淋巴結(jié)腫大明顯者。
如發(fā)病急驟,高熱不退,出汗多,口渴欲飲,牙齦、鼻腔出血,皮膚有紫斑,甚至便血、尿血,小便少,尿色如濃茶時,可選用下列藥食:
知母15克,生地20克,粳米50克。先將知母、生地煮20分鐘,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加入冰糖適量,分2~3次服用。本品有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功效,對本病退熱止血有幫助。急性期可每周服用3~4次。 鮮茅根200克、鮮藕250克。先將茅根和藕洗凈,壓軋取汁約100毫升,加入白糖適量。如無鮮茅根可用干品100克,煎水取汁代用。本品具有生津止渴、涼血止血作用,常服無不良作用,可代飲料常服。
牡丹皮15克、紫草根20克、魚鰾膠20克。先將牡丹皮、紫草根洗凈,用800毫升水煮30分鐘,去渣取汁,將魚鰾膠烊化,加白糖適量,分2次飲用。本品涼血止血,有補氣血功效,常服對本病有幫助。
雪梨、荸薺、甘蔗各250克,鮮麥冬100克(若缺,可用干品30克煎湯取汁替代)。上述材料洗凈,切碎壓軋取汁,加冰糖適量,煮開或隔水燉后冷藏分服。本品性皆甘潤清涼,有清熱涼血功效,白血病發(fā)熱、出血者可常服。
鮮嫩絲瓜1~2條,不刮表皮,洗凈后入沸水焯過,切片或絲,加麻油(油食品)、鹽、味精適量拌勻即成,佐餐食用。本品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功效,對白血病發(fā)熱、出血或痰核結(jié)塊者服之甚宜。 如起病緩慢,而見肝脾腫大,頸腋處痰核流注,面色萎黃,氣短乏力,低熱盜汗,時有齒齦、鼻腔、皮下出血或嘔血、便血、尿血,可選用下列調(diào)補品:
鮮海帶100克(干品減半),洗凈用開水焯過切成絲,用麻油(油食品)、鹽、香蔥拌勻,佐餐食用。本品有一定的軟堅化痰作用,對白血病肝脾腫大,頸、腋淋巴結(jié)腫大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海蜇皮50克、荸薺100克。先將海蜇皮充分漂洗后切碎,文火煎煮半小時,再加入去皮切片的荸薺,沸后10分鐘離火。本品有軟堅消積功效,對白血病淋巴結(jié)腫大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海蜇皮性涼不易消化(消化食品),故對胃寒消化不良者不宜多服。
芋頭100克、粳米50克。先將芋頭洗凈,去毛刮皮,切成薄片,與粳米煮粥,加適量白糖,即可。芋頭有解毒散結(jié)作用,對消散白血病的頸、腋部痰核有一定的幫助。本品有小毒,每周服1~2次,不宜多服。
香菜(即芫荽)30克、肉絲50克。先將香菜洗凈入開水焯過,切碎,再將洗凈的肉絲在油鍋內(nèi)爆炒一下,加適量鹽、味料、生姜絲,熟后將香菜拌入即可。本品能發(fā)散寒熱,對慢性白血病惡寒發(fā)熱者適用,需要時可每周食用3~4次。 嫩薺菜100~200克、黑木耳10克、雞蛋1只。事先將黑木耳洗凈浸泡備用,將薺菜去根洗凈,同黑木耳同炒,放400~500毫升水,煮開后將打碎的雞蛋(或去蛋黃)倒入湯內(nèi),放鹽、調(diào)味料即可。本品有解毒消瘤作用,對白血病頸、腋淋巴結(jié)腫大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可常食。
如見疲乏無力,面色無華,五心煩熱,腰膝酸軟,低熱盜汗,心慌失眠等癥狀時,可選用下列調(diào)補品: 天門冬100克、麥門冬100克、銀耳50克。天門冬、麥冬洗凈,加水1.5升,文火煎1小時,取汁入銀耳,文火再煎1小時,至銀耳爛熟時加適量冰糖或蜂蜜(蜂蜜食品),熬稠后冷藏,早晚各服1次,每次2匙。本品有滋陰清熱、潤肺補腎作用,且可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鮮白合50克、鮮地黃50克、粳米50克。先將白合剝成瓣,洗凈備用。將地黃洗凈煮半小時,取其汁入白合、粳米,如常法煮粥,入冰糖適量。本品有養(yǎng)陰清熱、涼血安神作用,并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治療有一定的幫助。
甲魚1只、水發(fā)豬蹄筋150克。先將甲魚宰殺洗凈去內(nèi)臟,在甲魚肚內(nèi)填塞豬蹄筋,加入蔥、姜、鹽、料酒、調(diào)味料,入蒸鍋燉約1小時,待甲魚爛熟后即可食用。本品有滋陰清熱、補腎養(yǎng)血、軟堅消積作用,對低熱盜汗、腰膝酸軟者有幫助。
如見面色蒼白,面目虛浮,足脛浮腫,乏力氣促,心慌目眩,低熱心煩,自汗盜汗癥狀時,可選用下列調(diào)補品: 核桃仁50克、黑芝麻15克,共搗成泥,加入白糖適量,每天當(dāng)零食吃。本品可溫腎養(yǎng)血,潤腸通便,對腎虛血枯兼有便秘(便秘食品)者宜用。但本品含脂量高,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 紅棗、黑棗各50克,黑木耳30克。先將黑木耳浸泡洗凈,加水1000毫升,入棗、黑木耳煮40分鐘,加冰糖適量,待融化后,即可食用。本品補氣養(yǎng)血,血虛者可常服。
桂圓肉15克,蓮子20克,粳米50克。先將蓮子浸泡1小時,加水800毫升,煮15分鐘,加入桂圓肉、粳米煮粥,加糖適量。本品補氣補血(補血食品),對晚期氣血雙虧、脾胃不健者可作日常主食用。
烏雞1只,當(dāng)歸30克。先將當(dāng)歸洗凈布包,烏雞宰殺洗凈去內(nèi)臟,然后將當(dāng)歸填塞雞肚內(nèi),加入蔥、姜、鹽、料酒、調(diào)味料,加水1000毫升煮開,改文火再燜1小時,待烏雞爛熟后去藥渣,即可食用。本品有補益氣血作用,對白血病晚期氣血雙虧者可每周食用1次。
新鮮胎盤1具。先將胎盤浸泡,漂清血水,切成小塊,加水100毫升,加入蔥、姜、鹽等調(diào)味品(調(diào)味品食品),置蒸鍋內(nèi)隔水燉至熟爛,即可食用。本品有大補氣血、益精填髓作用,又有多種抗體和抗腫瘤活性物質(zhì),對體虛者甚宜。
==========================小知識=======================
白血病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的血液系統(tǒng)腫瘤,對人體消耗極大,多屬臟腑內(nèi)虛,所以飲食上要加強營養(yǎng),增強機體抵抗疾病能力,以減緩病情,保證治療。營養(yǎng)素的供應(yīng):精選高熱量(每天至少6300~7560千焦耳)的高蛋白食物,瘦肉、禽蛋、魚類、動物內(nèi)臟和豆類及其制品;糖,每天至少300克;高維生素食(素食食品)物,新鮮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果汁等。要充分補充水分和維持其電解質(zhì)的平衡。如鈉、鉀、氯、鈣(鈣食品)的無機鹽供應(yīng);含水多津,清淡甘涼的汁、乳、粥、羹、湯類飲食,如西瓜湯、秋梨汁、番茄汁、甘蔗汁、牛奶、蜂蜜(蜂蜜食品)等。 化療時的飲食以高蛋白、多維生素(維生素食品)為主,如牛奶、雞蛋、鵝血、蘑菇、猴頭、大棗、蓮藕、菠菜、蘋果(蘋果食品)、柑橘、飴糖等。因化療而致惡心嘔吐、腹瀉、食少的患者,可用竹筍、蘆筍、甘蔗汁、秋梨、苡米、山藥等食物,其具有和胃止嘔,健脾止瀉的作用。 放療時的飲食以滋潤適口,營養(yǎng)豐富為,如山藥粉、杏仁霜、鯽魚、鱔魚、蓮藕、黑芝麻、桑椹、香蕉、白梨等。 晚期患者多為氣血大傷,陰陽俱虛,臟腑失和,胃氣衰敗,藥膳食療以補為主,但不宜大補,而宜于開胃進食,益氣健運為主。如肉湯、羹粥、牛奶、參湯等流質(zhì)易消化(消化食品)食品,尚可加用香菇(香菇食品)、甲魚、海參、胎盤、穿山甲、蛤士蟆油(油食品)、桂圓、大棗、石榴等。制作烹調(diào)又應(yīng)當(dāng)考究,有益增進食欲。 發(fā)熱、出血、貧血是白血病的常見重要癥狀之一,需多吃些補血(補血食品)、生血、活血的食物藥膳,如龜膠、阿膠、烏龜湯、骨頭湯、魚鱗膠、山藥粥;虛證出血貧血者宜用西洋參、龍眼肉、大紅棗、連皮花生、鮮豬殃、鵝血等具有益氣滋陰養(yǎng)血作用的食物。對于血熱妄行當(dāng)選涼血止血的食物中藥,鮮藕、白茅根、大小薊、薺菜、馬蘭菊、茄子、木耳等取汁飲用。 飲食治療和藥物治療要貫通一致,因此要選些中草藥與抗白血病的食物一起食用。 白血病不宜服用益血生 食物 草莓對治療白血病、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有良療效 蜂王漿 蜂王漿具有滋補、強壯、健脾的功效,尤其適宜癌癥病人治療后白細胞減少者食用。有報道說:一位70多歲的老婦人,因乳腺癌,后又發(fā)生肺癌,年高體弱,白細胞僅1000/毫升,既不能手術(shù),又不能化療,老人只得試服鮮蜂王漿,10多天后,白細胞升至5000/毫升。 大棗 大棗有補脾、益氣、養(yǎng)血的功效,凡血虛、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者,均宜食用。對腫瘤病人經(jīng)放療或化療后引起白細胞減少者,民間習(xí)慣用紅棗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香菇 據(jù)報道,從人工栽培的鮮香菇中提取的多糖類,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明顯療效。民間對白細胞減少癥,可用鮮香菇適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還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來增強惡性腫瘤病人的化療放療效果,預(yù)防和治療化療、放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癥。 人參 人參能大補元氣、強壯身體,對白細胞減少癥表現(xiàn)為氣虛及陽氣不足、體虛氣短、怕冷乏力者尤為適宜。 黨參 黨參有補氣、健用胃、養(yǎng)氣血的作用,為氣虛之人常用之品。據(jù)藥理實驗報道,黨參給正常家兔連續(xù)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多,黨參對因放射線療法及化學(xué)治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花生米 花生有"植物肉"、"長生果"、"中國堅果"的美譽,是家庭日常待客的果品之一,它營養(yǎng)豐富,藥用也佳。近代實驗研究,花生能升白細胞,尤其是對腫瘤病人因放療、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有明顯的療效。 白血病患者在攝取營養(yǎng)和用餐方面應(yīng)注意些什么呢? 1、高蛋白 白血病是血細胞發(fā)生了病理改變所致,這類病人機體內(nèi)蛋白質(zhì)的消耗量遠遠大于正常人,只有補充量多質(zhì)優(yōu)的蛋白質(zhì),才能維持各組織器官的功能。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食品)另一功能是構(gòu)成抗體,具有保護機體免受細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所以,白血病患者應(yīng)攝人高蛋白飲食,特別是多選用一些質(zhì)量、消化(消化食品)與吸收率高的動物性蛋白和豆類蛋白質(zhì),如禽蛋、乳類、魚蝦、瘦肉、動物血、動物內(nèi)臟、豆腐、豆腐腦、豆腐于、腐竹、豆?jié){等。以補充身體對蛋白質(zhì)的需要。 肝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多種維生素(維生素食品)和重要的礦物質(zhì)等。每100克肝臟含蛋白質(zhì)21.3克,比瘦肉高35%,比雞蛋高30%。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鐵(鐵食品)、硒和銅等在動物肝臟中含量也較豐富。此外,肝臟還含有較多的核酸,它在預(yù)防癌癥(癌癥食品)中起著潛在的作用。白血病患者日常飲食中經(jīng)常吃些動物肝臟,是有極大益處的。 2、多進食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臨床資料證明,惡性腫瘤患者中約有70~90%的人體內(nèi)有不同程度的維生素缺乏。國外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蔬菜食品)與水果(水果食品),能阻止癌細胞生成擴散。攝人大量維生素c,還能增強機體的局部基質(zhì)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控制和治療癌癥的目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有油(油食品)菜、雪里蕻、西紅柿、小白萊、韭萊、薺萊、山楂、柑桔、鮮棗、獼猴、沙棘及檸檬等。 維生素a可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調(diào)動機體抗癌的積極性、抵抗致病物侵人機體。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胡蘿卜、南瓜、蛋黃、動物肝臟、魚肝油、苜蓿、柿子椒以及菠萊等。 3、多攝入含鐵質(zhì)豐富的食物 白血病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是貧血,所以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鼓勵病人經(jīng)常食用一些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血、甲魚、豌豆、黑豆、綠色蔬菜、大棗、紅糖、黑木耳、芝麻醬、蛋黃等。 近年來有人試用鵝血治療惡性腫瘤,取得了一定療效。白血病患者宜常食鵝血,鵝血的食用方法頗多,可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調(diào)劑食用。 4、少食多餐,容易消化 白血病患者,尤其在化療過程中,消化系統(tǒng)往往會出現(xiàn)諸多反應(yīng)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癥狀,此時可采取少食多餐的進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體積小、熱量高、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如糕點、巧克力、面包、鵪鶉蛋、魚松、酸牛奶、獼猴桃、鮮蔬汁等。 5、根據(jù)病情對癥調(diào)理飲食 病人如有食納不佳、消化不良時,可供給半流質(zhì)或軟飯,如二米粥、肝末粥、蒸蛋羹、酸奶、豆闖腦、小籠包子等,同時可佐以山楂、蘿卜等消導(dǎo)性食物。 總之,白血病患者由于機體代謝亢進,需給以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而易消化的飲食,以補充體內(nèi)熱量及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耗。尤其是進行化療期間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yīng),應(yīng)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型,以引起患者的食欲。 囑病人禁食帶骨碴、硬殼的食品 吃魚時要注意魚刺,以免刺傷口腔粘膜和牙齦,引起出血而發(fā)生感染。根據(jù)病人的口味,食欲的壞以及吸收消化功能,烹調(diào)和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又豐富營養(yǎng)和易于消化(消化食品)的流質(zhì)、半流質(zhì)、軟食和小點心等食物,以增進食欲,加強營養(y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