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肉炒韭菜:
制法:核桃肉50克,入熱油鍋炒黃;韭菜250克,洗凈切段,倒入鍋內(nèi),加鹽少許,炒熟佐餐。韭菜以早春吃最佳,其性溫驅(qū)寒,可殺菌。
功效:補腎助陽,核桃能延緩腦神經(jīng)衰老,是益智、強身、健腦的佳品。核桃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以提高皮膚的生理活性使皮膚更加細(xì)膩有光澤。此菜適用于寒痰咳喘,陰虛腎寒,腰膝冷痛,陽痿早泄。
山藥燉排骨:
制法:山藥100克,排骨500克,料酒10克,姜5克,蔥10克,鹽4克,味精2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將山藥用溫水浸泡一夜、切成片,排骨洗凈、剁成段,姜拍松,蔥切段;將山藥、排骨、料酒、姜、蔥同放燉鍋內(nèi),加入清水280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鐘;最后加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山藥燉排骨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藥含有多種營養(yǎng)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shù)等癥,皆可服之;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yǎng)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可降低血糖, 延年益壽,對于肝臟也有滋補功效。
黑芝麻紅棗粥
制法:粳米150克、黑芝麻20克、棗(干)25克、白砂糖30克;黑芝麻入鍋,炒香,研成粉末;粳米洗凈,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紅棗洗凈去核;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粳米和紅棗,旺火燒沸;然后改小火熬煮,待米粥爛熟;調(diào)入黑芝麻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fā)早白、脫發(fā)、腰膝酸軟、四肢乏力、五臟虛損、皮燥發(fā)枯、腸燥便秘等病癥,在烏發(fā)養(yǎng)顏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春筍炒肉絲
制法:枸杞30克,瘦豬肉100克,春筍30克,豬油、食鹽、味精、醬油、淀粉各適量。 將肉、筍切絲,枸杞子洗凈;將鍋烘熱,放人豬油燒熱后投入肉絲和春筍爆炒至熟,放入調(diào)味料即可。
功效:滋補肝腎。適用于肝腎陰虛型更年期綜合征,以癥見頭暈耳鳴,胸膈煩熱、小便不利者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