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痙攣
眼瞼痙攣中藥方劑
眼瞼瞬動 黎明質醫(yī)案:李某某,女,56歲,1989年10月8日初診。自述左側上下眼瞼動三年余,多方治療罔效。近月來病情加劇,一日之間瞬動發(fā)作數(shù)十次,每次3~5分鐘,瞬動時畏懼視物,以手覆壓左眼,終止家務,直待瞬止。視力不減,無羞明眵淚,食、便正常,惟素易怒易郁,情緒不穩(wěn),舌淡、苔白潤,脈寸浮尺沉。
推論病機,當屬腎水凍結,木失所榮,陽虛風動。擬用真武湯增減。處方: 制附片6克,白芍20克,茯苓、谷芽各15克,白術、僵蠶、防風各10克。5劑。 服用第3劑后,瞬動大減,盡劑而病告愈。又擬柴芍六君子湯5劑善后,隨訪7個月病未復發(fā)。(柴芍六君子湯,處方:柴胡9g,白芍、黨參、白術各15g,茯苓12g,陳皮、法半夏、炙甘草各6g。) (新中醫(yī)1991;〈11〉:41) 按語:腎水凍結,木失所榮,陽虛風動。方中用附片微量,恰如春日遲遲,使冰凍緩緩而解,澤土榮木;白芍重用,直取涵木息風;谷芽以助茯苓,白術復蘇土運制水泛濫;僵蠶、防風從標而治。共奏陽氣健運,水潤木榮,其風自息之效。 中醫(yī)方劑(一) 【辨證】心肺兩虛,痰氣上沖。 【治法】補氣逐瘀,解痙化痰。 【方名】補氣鎮(zhèn)驚湯。 【組成】炙黃芪24克,柏子仁12克,川芎6克,遠志10克,菖蒲10克,茯神10克,當歸身10 克,杭白芍10克,棗仁(炒)10克,半夏10克,膽星6克,細辛3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路際平方<眼瞼痙攣>
大秦艽湯治療眼肌麻痹50例
臨床資料 50例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19-67歲,病程2天-3個月。伴糖尿病者4例,腦血栓者5例,外傷者3例,均為單眼發(fā)病,其中右眼35例,左眼15例。復視像檢查:水平復視46例,垂直復視4例。50例患者均有眼球活動受限、復視、頭暈、惡心等癥狀。 治療方法 以《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大秦艽湯為基本方劑:秦艽、羌活、獨活、防風、白芷、當歸、熟地、川芎、白芍、細辛、白術、黃芩、生地、茯苓、石膏。辨證加減:無內熱者去石膏、黃芩,加白附子、全蟲祛風痰、通經(jīng)絡;舌有瘀點、瘀斑者加桃仁、紅花;舌苔厚膩脈滑者可去地黃,加半夏、南星、橘紅以祛痰燥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10天為1個療程。 服藥1個療程后8例痊愈,服藥2個療程后23例痊愈,服藥3個療程后9例痊愈,經(jīng)3個療程治療 后有效者8例,無效2例。50例中,3個療程后痊愈率80%,有效率16%,總有效率為96%。
【組成】秦艽90克 甘草60克 川芎60克 當歸60克 白芍藥60克 細辛15克 川羌活 防風 黃芩各30克 石膏60克 吳白芷30克 白術30克 生地黃30克 熟地黃30克 白茯苓30克 川獨活60克 【用法】上十六味,銼。每服30克,水煎,去滓溫服,不拘時。
【組成】秦艽三兩(9克),川芎、獨活、當歸、白芍、石膏、甘草各二兩(各6克),羌活、防風、白芷、黃芩、白術、茯苓、生地、熟地各一兩(各3克),細辛半兩(2克)
【功用】祛風清熱,養(yǎng)血活血?!局髦巍匡L邪初中經(jīng)絡證??谘蹎J斜,舌強不能言語,手足不能運動,風邪散見,不拘一經(jīng)者。
48.李某,女,30歲,左眼瞼跳動,三月不愈,西醫(yī)診為眼肌痙攣,治而乏效。舌質正常,無苔,脈細而數(shù),神情煩躁,唇淡口和,溲清便潤。自云病后服螞蟻、全蝎等藥反益劇。 此虛風妄動也。宜靜以制動,施以龍牡,今反以蟲類搜之,其氣益張,無怪其投而弗效也。余予仲景桂甘龍牡湯,復陽寧風,并加白附子引入頭面,2劑而愈?!秲冉?jīng)》云;“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神安筋柔,肌不再動矣. 【組成】桂枝3~9克、甘草9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
49.患者有左側面癱病史。左眼瞼跳動半年余,每日除睡覺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則癥狀加重,他人肉眼可見。患者情緒低落,曾到多家醫(yī)院求診,均診為面神經(jīng)痙攣,先后給予針灸、局部封閉,及緩痙藥物(藥名不祥)治療,收效甚微。給予芍藥甘草湯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頭翁20克,蜈蚣3條(研沖)。日1劑,6劑后癥狀消失。上方不變,繼服6劑加以鞏固,隨訪兩周未復發(fā)。
治眼肌麻痹秘方
1.患者有左側面癱病史。左眼瞼跳動半年余,每日除睡覺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則癥狀加重,他人肉眼可見?;颊咔榫w低落,曾到多家醫(yī)院求診,均診為面神經(jīng)痙攣,先后給予針灸、局部封閉,及緩痙藥物(藥名不祥)治療,收效甚微。給予芍藥甘草湯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頭翁20克,蜈蚣3條(研沖)。日1劑,6劑后癥狀消失。上方不變,繼服6劑加以鞏固,隨訪兩周未復發(fā)
2. 去痹湯
【來源】許吉生,《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海風藤、絡石藤各3克,制川烏(或制草烏)、炮山甲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驅風逐邪,通經(jīng)活絡。
【方解】病程短暫,謂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搜風止痙;川烏祛風散濕;海風藤、絡石藤、穿山甲通絡。方中劑量雖輕,而療效甚著。說明用藥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臨床用藥亦同屬此理。方中大辛之品,投之過重,恐有耗陰之弊。方中用藥,恰到好處,故取效頗捷。
【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加減】煩躁失眠,加茯神、遠志;孕婦,去山甲,加川斷、苧麻根。
【療效】治療13例,其中單眼外肌麻痹5例,單眼動眼神經(jīng)麻痹4例,單眼全眼神經(jīng)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內。皆服藥2~4周而愈。
3.培土健脾湯
【來源】龐贊襄,《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炙黃芪各9克,銀柴胡、升麻、陳皮、鉤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氣,養(yǎng)血祛風,通經(jīng)活絡。
【主治】各類眼肌麻痹及重癥肌無力癥。
【療效】治療眼肌麻痹13例14眼。結果治愈10例,有效3例。療程6~40天,平均20天。
4.溫腎益脾湯 【來源】李樹勛,《千家妙方·下》 【組成】黨參20克,黃芪、仙茅各25克,芡實、金櫻子、巴戟天各10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補脾益腎。 【主治】眼瞼下垂(眼肌重癥肌無力型)。 【療效】治療7例,均獲得滿意療效。
5.左眼瞼跳動半年余,每日除睡覺外,少有停歇。睡眠不佳及情志不舒則癥狀加重,他人肉眼可見?;颊咔榫w低落,曾到多家醫(yī)院求診,均診為面神經(jīng)痙攣,先后給予針灸、局部封閉,及緩痙藥物(藥名不祥)治療,收效甚微。給予芍藥甘草湯加味:白芍40克,炙甘草12克,白頭翁20克,蜈蚣3條(研沖)。日1劑,6劑后癥狀消失。上方不變,繼服6劑加以鞏固,隨訪兩周未復發(fā)。
6.主治眼皮跳:葛根湯(葛根12克 麻黃9克(去節(jié)) 桂枝6克(去皮)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藥6克 大棗12枚(擘) +勾丁+秦艽。 《驗證病案》:此方來源于臺灣張步桃老中醫(yī)《小中藥.大功效》一書中,臨床上經(jīng)常遇到面部痙攣和眨眼癥,過去一直也沒有什么好辦法,自從看到張步桃一書之后,頗受啟發(fā)。憶2007年3月一日,藥店小會計馮玲珍小姑娘,對我說,我這老眨眼的毛病你能否治一下,我說多長時間了,她說大約有七八年了,一緊張就更厲害,恰巧這兩天我剛看完,張步桃寫的《小中藥.大功效》一書,其中專門談到這個病。于是順手拈來,開了方子:葛根麻黃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棗 炙甘草 勾丁秦艽又加上了蟬衣和蜈蚣全蟲以增強解痙鎮(zhèn)靜作用,誰知五付藥就大見成效,十付藥就治愈了。真是靈驗。同年,我在星月醫(yī)院,用此方還治療過一位50多歲的婦女,一見強光就眨眼不停,也是十余付藥就治愈。
7.俄羅斯眼科專家推薦“眼肌保健操” 眼睛的某些問題,借助于眼部肌肉的鍛煉完全可以解決。俄羅斯醫(yī)學院直屬門診部眼科的幾位專家推薦了一套“眼眼肌保健操”。 這樣一套簡單的眼肌保健操能夠很好地鍛煉眼部肌肉,預防眼部痙攣、緩解疲勞。它對于年輕人的治療效果是最明顯的,可以幫助他們大大改善視力。對于年長的人,經(jīng)常做這套操同樣可以大到抑制度數(shù)加深和快速消除疲勞的作用。這套眼保健操每天要做兩次,每次不少于3—5分鐘。 做法: 1.放松。閉上眼睛,努力使身體放松。 2.圓周運動。睜著眼睛,眼球做圓周運動:先是順時針,然后逆時針轉動。 3.直線運動。眼球快速的做水平運動:從右到左和垂直運動:從上到下。 4.“拘”眼。使勁閉眼,然后睜開眼睛放松。 5.斜視??醋笙陆牵裨诳醋蠹缫粯?,集中目光注視這一點。眨三次眼后換右邊。 6.斜視。類似剛才的做法,但要先看左上角,然后看右上角。 7.“黑暗中放松”。用雙手手掌蓋住閉著的雙眼,手指在額頭交叉,放松,盡量使眼睛處于完全黑暗中。 8.眨眼。輕輕地快速眨眼最少100次。 9.“對眼”。眼睛看鼻子。將手指尖放在鼻梁上,看指尖。 10.“由近看到遠”。走到窗前,仔細看近處的東西??梢允谴巴獾囊黄瑯淙~,或者是合乎護眼眼睛距離的貼在玻璃上的一個紙點兒。然后從這一紙點想像向屋內引出一條直線 ,順著直線向后退,目光向前注視遠方,努力看清遠處的紙點。醫(yī)生們提醒說:除最后一節(jié)外,其余每節(jié)都坐著完成,采取舒服的姿勢。但是,背要挺直,脖子、肩膀最大程度地放松。當眼睛按照確定方向運動時,在每個動作的終點要固定幾秒。每個方向動作要重復最少7—10次。動作可以按照各種次序完成,可以只選其中幾個動作在上班的時侯做。這套眼保健操對電腦使用者尤其必要。
主治眼皮跳:葛根湯+勾丁+秦艽。 《驗證病 案》:此方來源于臺灣張步桃老中醫(yī)《小中藥.大功效》一書中,臨床上經(jīng)常遇到面部痙攣和眨眼癥,過去一直也沒有什么好辦法,自從看到張步桃一書之后,頗受 啟發(fā)。憶2007年3月一日,藥店小會計馮玲珍小姑娘,對我說,我這老眨眼的毛病你能否治一下,我說多長時間了,她說大約有七八年了,一緊張就更厲害,恰 巧這兩天我剛看完,張步桃寫的《小中藥.大功效》一書,其中專門談到這個病。于是順手拈來,開了方子:葛根 麻黃 桂枝 白芍 當歸 柑桔 炙甘草 勾丁 秦艽又加上了蟬衣和蜈蚣全蟲以增強解痙鎮(zhèn)靜作用,誰知五付藥就大見成效,十付藥就治愈了。真是靈驗。同年,我在星月醫(yī)院,用此方還治療過一位50多歲的婦 女,一見強光就眨眼不停,也是十余付藥就治愈。
8.眼瞼痙攣偏方 補氣鎮(zhèn)驚湯 〖 驗方/偏方類別 〗 偏方 屬其他 五官科 〖 組 方 〗 川芎6克,遠志10克,炙黃芪24克,柏子仁12克,菖蒲10克,茯神10克,當歸身10克,半夏10克,膽星6克,杭白芍10克,棗仁(炒)10克,細辛3克,甘草4.5克。 〖 制作方法 〗 水煎服。 〖 用 法 〗 每日1劑,日服2次。 〖 功 效 〗 補氣逐瘀,解痙化痰。
9.慈禧太后用的臍療方:
患上了面肌痙攣,宮廷秘方可治痊 面肌痙攣又叫面神經(jīng)痙攣癥。其主要表現(xiàn)是一側面部表情肌肉 不自主地陣發(fā)性不規(guī)則抽搐,常先開始于眼輪匝肌,表現(xiàn)為一側眼瞼閃電樣不自主抽搐,較嚴重者則擴散到同側的其它面部表情肌, 而以牽引口角肌肉的顫抽最為明顯。每日發(fā)作數(shù)十次甚至上百次。 呈苦笑面容,患者十分難受。中醫(yī)稱之為面風,是血虛風邪中絡所致。西醫(yī)則認為是面神經(jīng)炎癥、腦動脈硬化癥、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癖
等所致。【配方】;天麻、防風、白芷、荊芥穗、羌活、辛夷、細辛、全蟲、僵蠶、白附子 各等分。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取10--15克,用醋調膏納入其臍中,以膠布固定。 【按語】;此方出自《清代宮廷醫(yī)話》,為御醫(yī)給慈禧太后治療面肌痙攣的臍療方。
10.眼肌痙攣驗方
郝文軒 眼肌痙攣,古名目(目閏),病雖小恙,治愈較難。后本“靜以制動”之義,自擬一方名曰“解痙舒攣”湯。藥物組成:桂枝20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白芍20克,白附子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方中龍牡熄風定痙,白芍甘草舒筋活絡,主以桂枝者,俾藥入肝也,引以白附子者,緣其善去面上游風也。如我縣宋店某女,20歲,1989年12月1日診。左眼眼肌痙
|